今天又是廚房魯~叮~
據說春節返鄉要提供7天核酸報告,雖然具體操作和安排還沒公布,但這麼突然「勸你不要回家過年」的方式,也是萬萬沒想到。
前幾天北京廣東還有「過年不回鄉企業給補貼」的新聞,我還期待著能不能借「單位需要我」「我要多賺錢」之類的理由,「勉為其難」留在上海……
現在看來,我這樣的單身汪不回家,可是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啊!歐吼~
好啦,不開玩笑,嚴肅臉,疫情當前大局為重,不論回不回家,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健康,做好個人防護,多喝水少熬夜,努力鍛鍊,不給醫護人員和醫療系統添麻煩。
以防萬一,我開始動手準備做一些容易保存又好吃的菜,萬一未來又要長時間居家隔離,在家也不虧待自己。
蘿蔔糕在南方(福建、廣東)很普通,潮汕和福建地區叫它「菜頭粿」,是廣東早茶店必點茶點之一,菜市場也能買的到成品,回家煎一煎就能吃;
還記得第一次在香港的新興食家,吃到蒸的蘿蔔糕,就對這種軟糯鮮香的口感充滿驚奇:
蘿蔔怎麼能這麼好吃?
一絲根莖食物的臭味和澀味都沒有?
而在漳州吃到的煎蘿蔔糕,外層酥香,加上辣椒醬加持,蘿蔔的鮮完全被激發出來,吃一口絕對停不下來。
在外面吃到好吃的東西,一定要收集方子回家復刻,這才是我嘛~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民間做蘿蔔糕的粉有三種:粘米粉、澄面、玉米澱粉。
但下廚房上又沒講清楚,為什麼到底要有區分,比例是多少,後來問了一位廚友才知道,蘿蔔糕不同的後續處理做法,是蒸還是煎,不同的吃法用到的粉比例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蒸蘿蔔糕,放的水和玉米澱粉都會多一點點,澄面要少一些,這樣蒸出來樣子好看,kua一筷子吃口感是糯的,蘿蔔味足。
像我個人喜歡煎的煎蘿蔔糕則整體偏幹,熱油小火煎,外層酥,香菇和蝦幹的味道就濃了。這次做的就是煎的,比例就在下面啦~
- 食 材 -
蘿蔔 臘肉 蝦米
500g粘米粉 100g澄面 100g玉米粉
- 制 作 -
1.蘿蔔去皮切絲(偷懶用擦板)
2.臘肉切丁(肥肉不要丟),和蝦米一起泡水;
2. 所有的粉放盆中調勻
3. 面盆放適量鹽、胡椒粉、味精、糖、麻油調味,再放350ml的水,一邊慢慢倒水,一邊把面和勻,不能有顆粒。
4.清水煮蘿蔔絲,一煮到變透明就可以了,注意不能煮得太爛。
5.蘿蔔裡放瀝水的蝦米、臘肉,加10ml生油攪拌均勻。
6.等蘿蔔絲再次煮開,加入兩勺調好的漿,攪拌至粘稠狀。
7.然後把攪拌好的蘿蔔漿全部放進調好的漿裡,快速攪拌均勻。
8.把調好的糊倒進容器裡,放進蒸鍋蒸25分鐘左右。
9.一定要放涼,切成塊狀,再下油鍋兩面香煎至金黃。
蒸完的蘿蔔糕,切成片,冷凍保存兩周都沒問題。作為防疫糧食,想吃的時候拿兩片出來煎一煎,5分鐘就能上桌,美滋滋吧~
朋友圈有個小可愛打趣說,新冠病毒是看不得「新春」也姓「新」嗎?怎麼老是和過年過不去……
玩笑歸玩笑,大家不論在哪都要做好個人防護哦,就算是不能出門的日子,也要吃的好一些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