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自動駕駛資本與技術熱,晶片廠商混戰ADAS

2021-02-25 MEMS

在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6),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擴張意圖非常明顯。光是在自動駕駛車的晶片細分市場中,除了輝達(Nvidia)、Mobileye、恩智浦(NXP )和德州儀器(TI)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外,還湧現出了許多「新面孔」——例如IP供應商CEVA以及英特爾和高通(Qualcomm)等。汽車OEM廠商正敞開雙臂歡迎這些市場新進業者,IHS Automotive資訊娛樂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研究總監Egil Juliussen在CES上表示,「這個領域突然變得熱鬧非凡。」

戰爭迷霧?

到現在為止,投資方和媒體社群都非常熱衷於支持自動駕駛車技術——傳感、攝影機、雷達和光達、地圖繪製、演算法、深度網絡(或者非深度網絡)與人工智慧等等。

但對於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來說,仍不清楚的是這些技術在自動駕駛車設計的演進中將如何收場,更不必說在這場戰爭中誰勝誰敗了。


Mobiley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Amnon Shashua

Mobiley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Amnon Shashua表示,他起初以為競爭對手故意傳播有關這些技術的錯誤消息,想要造成「戰爭迷霧」。但他現在意識到,「人們真的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們真的不了解。」

在今年的CES上,Nvidia挾其「深度學習」技術以及Mobileye展示地圖繪製技術,成為這次展會上最耀眼的明星,這兩家公司在ADAS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都相當激烈。

Mobileye在其新聞發布會上毫不客氣地公開批評Nvidia。Mobileye執行長Shashua指出,「我在Nvidia聲明中發現的是一個用液體冷卻的超級電腦,功耗達到250W,成本近1萬美元。我認為這樣的東西根本不屬於我們的世界。」

Ceva執行長Gideon Wertheizer將上述兩強之間的公開爭執描述為「投資的橋段」。事實上,Mobileye的股票在Nvidia發表聲明後不久就應聲下跌了近10%,而在CES上召開新聞發布會後又漲了一些。

多源地圖繪製

不過,Mobileye的聲明確實含有一定的重要技術份量。Wertheizer在一次接受《ETimes》的專訪中特別介紹了Mobileye最新開發的地圖繪製技術——稱為道路體驗管理系統(REM),並認為它對競爭晶片供應商以及恩智浦、博世(Bosch)與Denso等一線廠商來說可能「最具威脅性」。

據Mobileye透露,REM可以為精確定位和高解析車道資料創造「多源即時資料」,這是支援完全自動駕駛所需的重要資訊層。


Mobileye REM技術的後端作業(來源:Mobileye)

這種技術是根據執行於Mobileye EyeQ處理晶片的軟體。它能以極低的頻寬擷取地標和道路資訊——大約每行駛一公裡擷取10Kb(相形之下,Google進行定位和繪製HD地圖時大約每公裡1Gbit)。Mobileye解釋道,在雲端執行的後端軟體可以搭載車載軟體的所有汽車所發送的資料片段整合成一個全球地圖。

Mobileye的目視判讀機制(有助於壓縮資料)應該可以協助汽車製造商創造自己的『道路指南』(Road Book)。

Mobileye將會鎖定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Mobileye的多源位置協調系統只能在安裝有Mobileye EyeQ晶片的汽車上才能工作。簡言之,「Mobileye正鎖定其客戶。」Ceva公司的Wertheizer指出。

很明顯地,隨著越來越多安裝Mobileye晶片的汽車上路,REM也變得越來越成功。Shashua認為,REM對於汽車OEM來說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為「大型汽車製造商在創造自家道路指南時可以發揮其於規模上的優勢。」

啟用REM對汽車製造商來說並不困難,Shashua指出,因為Mobileye的EyeQ晶片早已存在汽車生態系統中。建置REM所需要的就是EyeQ晶片和一條通訊鏈路——例如對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來說,可以使用自己的On-Star系統。

通用汽車和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CES上宣布支援Mobileye提出的REM系統。另外一家規模與這兩家相當的客戶很快地也會籤約REM,Shashua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汽車產業中有三分之一都已經使用EyeQ晶片了,Shashua指出,「我們非常期望整個汽車產業都能用到REM。」目前只有豐田(Toyota)和戴姆勒(Daimler)這兩家公司尚未使用Mobileye的晶片。


Mobileye EyeQ晶片廣泛使用在汽車中(來源:Mobileye)

傳感器融合

截至目前為止,電子產業中的自動駕駛車主要解說員一直是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竭力鼓吹『深度學習』的黃仁勳經常教育人們,自動駕駛車需要一個功能強大的視覺運算系統來融合從攝影機和其它傳感器而來的資料。換句話說,Nvidia最新推出的Drive PX2被黃仁勳宣稱為『為汽車設計的超級電腦』,它將成為汽車的標準配備,可以用來感知汽車所處位置、辨識汽車周遭的物體,並且即時計算最安全的路徑。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在今年的新聞發布會上,Nvidia還發布了一款名為Digits的深度學習平臺。Nvidia已經在用這個平臺測試自己的自動駕駛車了。「自動駕駛技術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度,」黃仁勳指出,「它可不像你用監理所的手冊來編程『駕駛』這麼簡單。」

為了顯著縮短開發和訓練深度神經網絡所需的時間,汽車製造商需要像執行於在其伺服器超級電腦上的Digits這樣的工具,Nvidia指出。

根據黃仁勳的構想,每家汽車公司最終都將擁有一個端對端的系統——範圍從用於訓練深度神經網絡的Nvidia Digits到用於汽車中部署網絡輸出的NvidiaDRIVE PX 2。

為自動駕駛開發人工智慧軟體的布達佩斯公司AdasWorks創辦人兼執行長Laszlo Kishonti指出,該公司正與Nvidia合作開發用於富豪汽車(Volvo)的系統,這款基於GPU的系統可以即時處理來自多個傳感器的資料。

Kishonti表示,AdasWorks不用處理器,「我們採用GPU、FPGA或其它任何可用的嵌入式視覺SoC。」但使用Nvidia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在車載電腦上開發與驗證的逐行程式碼與伺服器上使用的程式碼是完全一樣的。


針對自動駕駛車的端到端深度學習平臺(來源:Nvidia)

相較於Mobileye僅關注於視覺處理,「我們的重點在於融合來自所有不同傳感器的資料。視覺只是眾多傳感器資料中的一部份,」Nvidia汽車整合部門資深經理Dave Anderson表示。

Nvidia設計的DRIVE PX 2可以處理來自12個視訊攝影機以及雷達、光達和超音波傳感器的輸入資料。他解釋:「我們融合了這些資料,使其得以精確地偵測目標物體、進行辨識,以及判斷汽車與周圍世界的相對位置,然後找到安全行駛的最優路徑。」

Ceva、高通也積極參與

然而,Nvidia並不是唯一推動深度學習用於自動駕駛車的企業。Ceva也在積極推廣該公司自有的XM4成像與視覺DSP,這些DSP使用的是Ceva的即時神經網絡軟體架構,名為Ceva深度神經網絡(CDNN)。

Wertheizer解釋說,該公司的客戶將選擇一種訓練有素的神經網絡,預先處理物件參數。透過使用Ceva的DSP引擎、韌體和CDNN,採用浮點網絡和權重描述的物件參數將 「在不損失精度的條件下」被轉換為定點客制的網絡和權重,他表示。

藉由Ceva的XM4 DSP,CDNN可以讓嵌入式系統執行「深度學習任務,而且其學習速度比基於先進GPU的系統能快三倍,功耗小30倍,所需記憶體頻寬小15倍。」Ceva指出。


Ceva深度神經網絡(來源:Ceva)

在CES上,高通發布了整合LTE數據機和機器智能的Snapdragon 820車用系列產品。這個系列產品包含了高通的Zeroth機器智能平臺。Zeroth專案設計用於協助汽車製造商使用神經網絡為ADAS和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創建基於深度學習的解決方案。

但到目前為止,Snapdragon取得的設計訂單還只限於資訊娛樂功能。奧迪(Audi)在2017款汽車產品線中就選用了Snapdragon 602A處理器。

正如Ceva的執行長所指出的,Snapdragon 820A還提供了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評分,這是ISO26262定義的風險分類機制——針對道路汽車標準的功能性安全等級分類。

與此相反,覆蓋CDNN和XM4的Ceva端對端系統不久前才收到ASIL B證書,他補充道。

自動駕駛車的三大支柱

為了不被Nvidia以及也在推動深度學習的其他公司專美於前,Shashua在CES上提醒人們,Mobileye在ADAS和自動駕駛車市場中仍然遙遙領先。他強調,「攝影機不只是一個傳感器,而是自動駕駛車大腦的一部份。」

Mobileye執行長Shashua也在位於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電腦科學系任教。他在年初的Mobileye新聞發布會發表演講時表示,「感測、地圖繪製和規劃」是「自動駕駛的三大支柱。」

在他看來,目前有兩大陣營致力於解決無人駕駛導航的挑戰。第一個陣營是Google和百度(Baidu)等公司,目標是為特定地區創建極度詳細的地圖(釐米級精確度的3D地圖),然後搭配光達等低解析度的傳感器一起使用,在有地圖的區域就能以完全自動的模式讓汽車自動駕駛。

這種方法的問題是,地圖放大到全球等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隨時保持地圖更新也同樣困難,因為一開始要創建地圖所需的資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第二種方法是創建低解析度的世界地圖,然後採用車上較高解析度的傳感器——攝影機和其它傳感器對地圖進行增強。Shashua稱此為汽車產業的首選方法,因為它能讓汽車能「以部份自動功能到處行駛。」這種方法缺少的是人類等級的人工智慧(AI)來處理由傳感器所擷取到的資料,他指出。


自動駕駛車的兩大陣營(來源:Mobileye)

自動駕駛車的目標是「以完整功能隨處行駛,」Shashua指出,這正是Mobileye提出REM的切入點。REM是Mobileye藉由「更強大的人工智慧」創建高解析度地圖的一次嘗試。

這種系統設計可讓所有使用Mobileye技術的汽車有效地產生世界地圖,並創建Shashua所謂的『道路手冊』(road book)——一份基於雲端的詳細世界地圖。這份地圖可以不斷地即時更新,最終為所有汽車製造商使用。

道路指南

Shashua指出,每一家汽車製造商——福斯、通用和其他公司——都將開發並擁有一份『道路手冊』——彼此間最終可能進行交叉授權,從而形成全球索引。當問到Mobileye是否也會擁有地圖時,他表示,「不會,我們只是技術供應商。」但如果汽車產業今後開始討論「按裡程計費」(pay-per-km)的商業模型時,Shashua表示,「我們將會共同參與討論。」

當提到Nvidia時,Mobileye的這位執行長並未含糊其詞。「從某方面來毛,GPU作為視覺處理的黃金架構這個概念是非常錯誤的。」他認為Cuda「對於學術界來說是快速訓練神經網絡的一款優質程式設計工具。」事實上,這個工具可以讓你在開發必要演算法和創建優質展示產品中快速完成80%的工作。但他指出,剩下的20%(從產品展示到生產演算法)既困難又耗時。Shashua打趣地說,「剩下的20%是區別男人和男孩不同之處。」

終究,晶片架構並不是贏得自動駕駛車大戰的重點, Mobileye的這位執行長認為,「軟體和內容才是關鍵。」

本文作者:吉田順子,EETimes

推薦閱讀:智能車聯時代來襲,汽車電子產業鏈將誕生哪些機會?(請閱讀原文)

喜歡就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商情有料有深度!

相關焦點

  • 侯曉迪專訪:自動駕駛來了,卡車司機怎麼辦?
    圖森互聯聯合創始人兼 CTO 侯曉迪獲邀在MIT CHIEF 自動駕駛分論壇演講,他向與會者介紹了圖森互聯基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算法的公司策略和發展方向。在隨後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資深編輯 Will Knight 主持的座談環節中,侯曉迪與AutoX創始人肖健雄、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媒體藝術與科學副教授 Iyad Rahwan、雲啟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榆鑌等人一起,就自動駕駛技術及產業現狀展開了討論,並分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分享了他們對自動駕駛的思考。會後侯曉迪接受了國內知名科技媒體機器之心的專訪。
  • 日本科技: 用AI研製新材料,晶片巨頭官宣5nm準備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日本正在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研製新材料。
  • Computex 2015晶片廠商哪家強:NVIDIA篇
    除了昨天給大家介紹的世界500強企業華碩之外,作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5自然也少不了各大晶片廠商的參與。首先來看一看遊戲玩家們非常熟悉也非常關心的NVIDIA。今年NVIDIA在Computex 2015的「Best Choice Award」頒獎中又是滿載而歸,其中NVIDIA DRIVE車載電腦、GeForce GTX 980圖形晶片和以及近來備受人們關注的SHIELD平板等三款產品,分別榮獲「車用電子」類別金獎、「計算機與系統」類別獎項、「行動應用與裝置」類別獎項。而這也為NVIDIA創下了在Computex上連續七年獲獎的新紀錄。
  • 專訪Embark:這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如何顛覆長途運輸?
    」選入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美國的Otto、中國的百度與福田合作的自動駕駛卡車赫然在列。近日,又一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浮出水面,它是來自美國的初創公司Embark,由Alex Rodrigues創立。這家公司也想變革人類運送貨物的方式。很多人認為,自動駕駛卡車將會是自動駕駛技術最早商業化的形態。
  • 每日全球併購:中投與GIP等37億美元收購亞洲最大獨立再生能源生產商,德爾福4.5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10/25)
    (路透社) 德爾福4.5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Nutonomy汽車零件製造商德爾福(Delphi)宣布4.5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nuTonomy。這筆收購交易除了4億美金現金外,德爾福還將支付5000萬美金績效資金。
  • 美麗境界資本收購德國公司Cordenka:對價2.4億歐元 100%股權收購
    11月15日,美麗境界資本歐洲併購基金(一期)(以下簡稱「美麗境界資本」)宣布,完成首單交易,以2.4億歐元對價收購德國Cordenka公司(以下簡稱「Cordenka」)100%股權。高盛集團和霸菱銀行為此次交易牽頭提供銀團貸款,香港農銀國際參與共同投資。
  • 一手報告:特斯拉自動駕駛體驗
    編輯/許夢縈前幾天,特斯拉Model S電動轎車的車主們會發現自己的寶貝兒又玩出了新花樣:能夠自己走道了。當然,目前它只擁有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特斯拉推出內置軟體7.0版,擁有全新的自動駕駛功能,包括直走、變道和平行停車。特斯拉Model S電動轎車更新後,並不意味著實現了完全自動功能,駕駛者仍需雙手緊握方向盤上,但新的自動功能使駕駛體驗更安全便捷。經過一年的努力,此次主要更新了自主巡航功能。
  • FMCW雷射雷達:自動駕駛汽車的另一種新選擇
    他們將光學相控陣添加到了帶有邊緣耦合器的晶片上平衡探測器,用於發射光和接收光,以創建無透鏡的晶片級FMCW雷射雷達。他們選擇1550nm雷射光源通過矽波導進行傳輸,並對頻率先上升後下降地線性啁啾其頻率。他們報告了在46°×36°的範圍內轉向光,但範圍僅限於2m,解析度很低。從那以後,其他人已經報告了更好的集成雷射雷達結果和更長的範圍。
  • 【技術】物聯網感知層進入技術創新爆發期
    《年報》顯示,物聯網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其他新一代IT技術及5G、SDN/NFV、低功耗廣域通信網為代表的信息通訊技術(CT)加速融合,產業生態全面升級,呈現出集成創新、全面智化等特徵。  《年報》顯示,物聯網感知層進入技術創新爆發期。全球晶片技術創新突破摩爾定律「天花板」,標誌性事件是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1nm分子級電晶體研發成功。
  • 活動報導:新興生物檢測晶片的發展 旅美科協上海辦
    醫療產業價值鏈將由「有病治病」上移至「無病防病」;4. 癌症、遺傳病、傳染病等的篩查與早期診斷將成為巨大產業;5. 伴隨診斷將成為藥物與治療的標準配置。胡教授指出,正是基於半導體晶片的新一代分子診斷技術將是本次醫學革命的基⽯。半導體生物檢測全球市場發展迅速,例如生物傳感器全球市場近幾年銷售額以12%的速度增長,預計2016年達到140億美金。
  • 英偉達宣布5級全自動駕駛平臺:兩顆下下代GPU 功耗500W
    NVIDIA GTC 2017圖形技術大會第二站在德國慕尼黑上演,NVIDIA放出了一枚超重磅炸彈:全新的Drive PX Pegasus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將實現Level 5也就是完全自動化的無人駕駛,這也是眾多科技公司的終極追求。
  • 聯合課程(二) 李振宇:深度報導的深度解剖
    在深度報導中,為了拍攝到有價值的畫面,往往採取多機位拍攝,再由後期剪輯整理,這是一種工業化的新聞生產方式。但對深度報導記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備與別人溝通和打交道的能力,其次才是文字表達和電視技術手段。【人間世】第九集 · 《團圓》講述公民器官捐獻的故事其中還有一期是反映年輕癌症媽媽的報導,這些選題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而能夠拍攝到這些主題的關鍵就是記者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 業界 | 全新A8:奧迪強勢推出全球首臺量產型Level 3自動駕駛汽車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新一代量產車正在逐漸加入「智能化」元素。
  • 特斯拉Model X自動駕駛撞車了!
    一位特斯拉Model X車主自動駕駛時奧茲巴格宣稱,他剛剛購買近一周的特斯拉Model X SUV汽車自動加速,最後撞向了一座建築物,當時,他的妻子正試圖將這輛車停靠在一家購物中心附近。為此,奧茲巴格在特斯拉論壇上發布貼子,內容為「今天,我們購買才5天的Tesla X汽車在進入一個停車位時,突然自動加速,而且速度很快,最終撞向了一座建築物。幸好,汽車安全氣囊打開了,不過,我妻子的胳膊上有電灼的痕跡。
  • 經濟學人:優步將出售自動駕駛部門, spin-off是什麼意思? | 金融英語
    2016年,時任優步執行長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稱自動駕駛汽車是一項關鍵任務。他說,如果有人能打敗優步,讓它們工作,那麼競爭對手提供免費計程車出行的能力將意味著「優步將不復存在」。
  • 深度揭秘:iPhone 6S A9處理器 真外星黑科技!
    點擊上面的藍字一鍵關注iPhone頻道☀ iPhone頻道是微信裡最熱的、粉絲最多的蘋果類公眾號!
  • 【熱點追蹤】能源網際網路助推碳減排;全球首款意念機將發布;固態氫動力無人機測試成功;谷歌智能駕駛汽車在美合法化
    產業創新再進一步據媒體報導,國家發改委研究起草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已送審,條例旨在通過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A股上市公司中:喜臨門(603008)持股35%的神燈科技致力於腦電檢測技術的研發和市化研究,其腦電監測晶片技術極具競爭性。蘇州固鎝(002079)全資子公司明銳光電從事MEMS傳感器的研發,可用於智能穿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