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井穴:你的生命之井,按一按,疏通全身氣血!

2021-02-12 老薛堂微軍團

肩井,屬足少陽膽經。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口井,井口就是本穴,只有保持井口暢通,人體內的氣血才能源源不斷。

中醫古籍上對肩井穴有這樣的記載:「主肩背痺痛,臂不舉。」所以,捏拿按揉肩井穴治肩痛就不難被人理解了。

刺激肩井穴時感到疼痛,就說明你這裡已經有淤堵不通的地方了,只有把淤積的垃圾清理出去,才能消除疼痛。而按摩此穴的作用,相當於把人體的井蓋打開,通過此處把人體的垃圾清理幹。

如果人體是一口井,那麼井底就是腳底的湧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這口井上下暢通,人體內的氣血才能暢通無阻。

也就是說,湧泉穴生出的「生命之水」必須從人體的最底部傳輸到最頂部,如果肩上的肩井穴堵塞了,生命之水的作用就會大大減弱。

取穴位置

肩井穴位於肩膀的最高處,兩乳頭的正上方。當右手隨意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貼於頸部左側,右中指尖下即為此穴所在。

肩井穴的作用,就在於以一兩撥千斤的姿態來調節膽經氣血。

肩井穴屬膽經,而三焦經、胃經、大腸經也都在此附近經過,刺激肩頸穴,不僅刺激了膽經,相當於刺激了身體多條經脈,打通鬱滯的氣血,通暢身體的經絡。

容易緊張的,愛生悶氣的,乳腺增生的,睡眠不好的,壓力大、肩膀硬的(身心一體,壓力大,身體必然有負重感,肩頸都不會舒服),都可以隨時揉按,為自己疏通氣機,為身體和情緒找到出口。

特別是現在常見的「電腦病」、頸肩綜合症,按揉一下肩井穴就能很快緩解,他能把從肩關節到脖子的那條線都給放鬆了。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用手指壓住肩井穴,這時肩上的血液循環會變慢,硬邦邦的肩膀就會逐漸得到放鬆,所以說按揉肩井穴能夠很好的緩解肩關節的緊張和肌肉僵硬等症狀,並使肩關節到脖子的一條線都能放鬆。

當一個人感覺到累了時,不管是身體累還是心累,身體都會出現肌肉緊張的現象,這時候捏捏肩井穴,就是最好的放鬆身心的方法。

操作方法

一手搭於對側肩頭,用中指指腹按揉肩井穴,或用中間三指指腹按揉肩井穴區。按揉的手法要均勻、柔和、滲透,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鐘,左右手交替按揉

簡單來說,揉按刺激肩井穴,可以讓膽經的清陽之氣如泉水一般湧出來,然後將鬱滯的氣血滌蕩開來,令全身的疏洩順暢平緩。

相關焦點

  • 肩井穴:一個穴位,疏通全身氣血!
    井,地部孔隙也,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口井,那麼井底就是腳底的湧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這口井上下暢通,人體內的氣血才能暢通無阻。中醫古籍上對肩井穴有這樣的記載:「主肩背痺痛,臂不舉。」所以,捏拿按揉肩井穴治肩痛就不難被人理解了。
  • 古法顫抖功:打通全身氣血、疏通經絡之妙法!
    凡是身體各部位經絡氣血暢通者,就不會感到疼痛。身體的經絡就像水流,要經常疏通,才不會生病。疏通經絡的方法有很多,顫抖就是既簡便又有效的方法。顫抖健身法動作輕鬆、溫和,又沒有場地、氣候限制,最適合中老年人做為日常保健操,尤其是下列疾病患者或高危險群者,如高血壓、心肌梗塞、狹心症、 老年痴呆症、白內障、支氣管炎等,不妨每日抽空做一做抖動身體的顫抖健身操,以保健防病。
  • 按一按這個「出氣筒」,大病小病全趕走~
    不用擔心,人體自有大藥,關衝穴就是治療「堵心」的一劑妙藥,而且勝過藥。為什麼關衝穴可以治療「堵心」的毛病呢?因為「心裡堵得慌」的根本原因就是氣不順,關衝穴是三焦經上的第一個穴位,三焦經就是主一身之氣得一條經絡,說白了就是調氣的一個通道,是人體的一個出氣筒。 位於人體的無名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
  • 千年養生秘訣:顫掌讓你氣血通暢!(附視頻)
    很多學員反應,剛開始來學功時,以為全身的動作最難學,沒想到,做到顫掌,就已經讓人驚訝不已,想不到自己竟然會敗在一個小小的末梢顫掌動作上。    這個方法很神奇,雙手一顫,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3分鐘,就能振動全身氣脈,調動全身氣血。
  • 五處穴:頭痛、目眩按五處!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神奇的穴位」,再點擊「關注」,就可以獲取「400個穴位視頻+14條經絡疏通方法疾病查詢 穴位查詢  海量名家視頻 岐黃中醫學堂  黃帝內經  艾灸刮痧按摩疏通方法 每天直播學習群學習的機會
  • 學會這一招,通經絡,暖全身,這個冬天不感冒!
    疼痛說明經絡不通,繼而導致氣血不通,產生「冷」的感覺。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比如我們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疼痛;接著,經絡被堵死,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麻木,只有改變坐姿,氣血通暢才能恢復知覺。
  • 立秋後做下這套拍拍操,每天五分鐘,通暢氣血、幫助預防疾病!
    拍手功效:可促進氣血通暢,增加身體熱度,從而增強體質,堅持拍手保健還能讓頭腦更清明。方法:將十指分開,掌心對掌心、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擊。尤其注意掌心一定要拍擊到。剛開始時力度可以稍微輕些,之後逐漸加重,以自身手掌能承受的疼痛度為準。注意,若太輕可能起不到刺激手掌反射區的作用。
  • 立春快到,疏通肝膽經
    有些朋友已經出現了肝火旺盛、情緒暴躁、口苦等肝膽淤堵的症狀,此時可以提前給身體疏通疏通肝膽經,調理氣機,都是非常必要的。① 皮膚冒油,頭髮出油,或是油脂性脫髮;② 血脂高,口苦;③ 太衝穴,按之格外酸痛;④ 兩肋隱隱脹痛;⑤ 眼睛紅血絲多,容易發乾、發澀;⑥ 偏頭痛,頭頂和兩側白頭髮很多;⑦ 大腿胖,容易有肉疙瘩;⑧ 虎口位置明顯發青;⑨ 眉毛、眼睛外側容易長斑、長疙瘩、紅點、黑痣等。
  • 按一按還能止鼻血!
    天府名意指本穴為肺經陽氣上輸天部之門府。本穴物質由雲門穴傳輸而來,和天府穴處的溫度場相比,雲門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仍處於高位,在天府穴處氣血物質的變化仍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所散之熱以陽熱之氣的形式上輸於天,穴名之意即在於強調穴內氣血物質的這一變化,故名天府。天府穴,專治「鼻症」。
  • 睛明穴:眼睛輸送氣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穴」。
  • 學會一招,通經絡,暖全身,這個冬天不感冒!
    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容易導致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很多人因此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發病機率也明顯增高,死亡率也出現明顯上升趨勢。說到底都是冬季經絡不暢、氣血不足引發的疾病。
  • 光療4穴,溫暖一冬!保健養生,預防冬季疾病~
    ——《內經》光是生命和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曬太陽可以溫煦體內的陽氣,但是冬季適合曬的陽光少之又少,還有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如何健康安全的補陽?這是光療非常擅長的,我們常常用來調理各種氣血瘀滯,受寒等等。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光線療法可以是深入滲透身體筋骨,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通過人工合成高密度太陽光,光神巴德爾陽氣補充儀能夠迅速打開氣結,消散淤血。使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濁氣,散寒回春。
  • 吃3黑、飲2茶、按1穴,全身上下都受補
    每年一入冬,「進補」就是咱養生一族繞不開的話題,小編今天就來聊聊立冬後該怎麼補~中醫認為,冬季最宜補腎,而黑色食物入腎,立冬後吃再合適不過!1. 黑芝麻 黑芝麻有「長生之食」的美稱,味甘性平,入肝經、腎經,有益肝補腎、潤腸通便、補益精血的功用。
  • 按上一季,老年病跑光光
    ……諸如此類的煩惱現僅就最關愛老人身康體健的一個奇效穴位——「養老穴」作一介紹,以供參考。1養老穴命名解讀養老穴,經穴名。屬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郄穴。出《針灸甲乙經》。養老穴:「養」,生養、養護之義。「老」,與少、小相對,為長為尊也。「養老穴」的意思是說,此穴對老年人非常容易患的各種疾病很有益。
  • 養生秘訣:顫掌3分鐘,疏通微循環,排毒抗衰老!
    這個方法很神奇,雙手一顫,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3分鐘,就能振動全身氣脈,調動全身氣血。如果操作熟練,這些振動可生出一波接一波的能量,在身體裡由近到遠的傳播,就如同蝴蝶效應一樣,在我們的體內產生多種意想不到的共振效應,可調理和檢查很多疾病。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囟會穴:每天按一按,趕走頭痛、失眠,還能改善你的健忘!
    囟,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各骨間的膜質部也,此指穴內氣血有腎氣的收引特徵。會,交會也。囟會名意指督脈上行的弱小水溼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上星穴傳來的弱小水溼,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如同腎氣有收引特徵,故名囟會。囟中、鬼門、囟門名意與囟會同,中指穴內,鬼指穴內氣血寒溼收引。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捶腿跟保護胃有什麼關係呢,捶腿,從大腿一直到小腿,捶的位置都是胃經,如果飯後捶腿,確實能震動經絡,疏通經絡,對胃有好處,能幫助消化,疏通胃氣。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
  • 頰車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頰車穴的位置:頰車穴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    「頰車」。「頰」,指穴所在的部位為面頰。「車」,運載工具也。頰車名意指本穴的功用是運送胃經的五穀精微氣血循經上頭。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五穀精微氣血,至本穴後由於受內部心火的外散之熱,氣血物質循胃經輸送於頭,若有車載一般,故名頰車。    本穴對面部美容有奇效,刺激此穴,可解決皺紋、水腫等面部問題。
  • 腕骨穴:你手上有個開關,按一下舒服死了!
    小腸主液,凡是津液失調或津液運行失常導致的疾病,求之於腕骨穴,都有效果。津液蘊於體內,日久化熱,溼熱交蒸,燻於皮膚,表現為皮膚發黃,中醫稱之為「黃疸」;津液虧耗,不能上達頭部潤澤眼睛,導致看東西時猶如翳膜覆蓋眼球;或者風寒之邪閉塞皮膚表面的毛孔,使體內之熱不能發出,進而出現熱病汗不出的津液失調等,都是腕骨穴的治療範圍。本穴具有祛風舒筋、活絡止痛之功,主治項強、指攣臂痛、頸項頷腫、驚風、瘛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