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冬季漫長而寒冷,
但每年四月春回大地前,
總有一個象徵春天腳步來臨的傳統節日,
要在二月或三月熱熱鬧鬧停留一周。
這個節日,在俄民間叫「送冬節」,
東正教則稱「謝肉節」。
謝肉節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節。過去人們認為,冬去春來是春神雅利洛戰勝嚴寒和黑夜的結果,因此每年都要舉行隆重儀式,送冬迎春,歡慶嚴冬長夜將盡,太陽又為大地送暖。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春耕節改稱謝肉節,被安排在春季大齋前一周。這周過後,將進入四十天的大齋期,期間主要禁食肉食和乳製品,故稱謝肉節。
謝肉節期間,無論貧富,俄羅斯家家戶戶的節日餐桌都少不了一道美味——春餅(布林餅)。
俄式春餅看起來與中國的攤煎餅非常相似,但因為和面時加入大量牛奶、鮮奶油和黃油,因而具有濃鬱的奶製品芬芳。食用時通常佐以酸奶油、果醬、蜂蜜、燻魚、水果、蔬菜等作為搭配餡料。
俄羅斯人普遍認為,麵餅讓人追憶亡人。在俄羅斯中部很多省份,謝肉節第一張春餅,要放置到天窗,用以祭奠去世的先輩。古斯拉夫人相信,隨著春日裡大自然的復甦,所有亡靈都能再生。但也有其他一些地方另有講究:第一撥春餅要分發給窮人,以善行求得全年富足平安。
謝肉節期間,每天的慶祝方式不盡相同,但滑雪橇、圓薄餅、圓圈舞卻是各地必不可少的節日元素。人們還會通過民俗體育比賽、音樂戲劇表演、化裝遊行等方式,載歌載舞送別寒冬,迎接春天。
大規模的狂歡從周四開始。「上流社會」講究搞狂歡舞會、假面晚會,老百姓則熱衷化妝集會、鬥拳比賽。稱作「寬恕日」的星期天,被認為是最有意義的一天。人們在這天互相請求寬恕,捐棄前嫌,重歸於好。
節日狂歡的最高潮是焚燒代表寒冬女王的稻草人。這個頭披圍巾、身穿花衣、腳套樹皮鞋的稻草人,早在謝肉節的第一天,就已傲然立在公園開闊地帶一座雪堆上。「寬恕日」傍晚,人們要向稻草人鞠躬、假哭、唱送冬迎春的歌曲,之後把這個象徵冬天的玩偶付之一炬:熊熊烈焰意味著春的開始,也標誌著為期七天的謝肉節落下帷幕。
世世代代的俄羅斯人就是這樣,
在謝肉節一邊盡情享受冬去春來的快樂,
一邊為齋期戒葷、淨化心靈作好準備。
冰雪之中,俄羅斯人用春餅呼喚太陽,
用笑容歡送嚴冬,
更用希望迎接萬物復甦的春天。
俄羅斯春之旅
就此展開
*旅遊產品日期及價格變化很快,請以預定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