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標準是指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影響食品安全的各種要素以及各關鍵環節所規定的統一技術要求。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主要涉及:
一、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中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中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包括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人體攝入的危害物質超過一定含量,就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必須測定一個保障人體健康允許的最大值,規定食品中各種危害物質的限量。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必須制定標準嚴格限定其品種、使用範圍和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嬰幼兒主輔食品的各種營養成分必須搭配科學,某種營養成分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少了會導致營養不良,多了也會引起中毒。同樣,其他一些特定人群對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也有特殊要求,需要制定標準。
四、對與食品安全、營養有關的標籤、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食品的標籤、標識、說明書中的許多內容都直接或間接地關係到消費者食用時的安全,如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編號。這些內容的標示都應當真實準確、通俗易懂、科學合法,需要制定標準規定統一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衛生要求。
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中的每個流程都有一定的衛生要求。例如,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淨、消毒;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此外,食品安全標準還包括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以及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