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芸是一位來自雲南文山的傣族姑娘,在一歲那年,張芸的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了張芸與母親和哥哥仨人相依為命。家中沒有了頂梁柱,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即使條件非常地艱苦,張芸的母親還是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傾盡所有心血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
張芸
童年時期的張芸只有兩雙鞋,一雙是夏天穿的涼鞋,一雙是冬天穿的球鞋。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小心把球鞋打溼了,第二天去上學的話是沒有鞋子穿的。於是,保護好這唯一一雙「寶貝」,是張芸在冬季每天都要踐行的「神聖使命」。
但是在某個溼冷的雨天,經過一番長途跋涉的球鞋究竟還是不能逃脫「溼身」的命運,年幼的張芸只能穿上那雙夏天才穿的涼鞋,踩著路面上的冰碴,忍著疼痛走去上學,張芸回憶道,那時候實在是太冷了,路邊的水坑全被凍成了硌腳的冰塊,踩在上面,腳被凍得發疼,只能噙著眼淚慢慢挪動。為了不讓自己再遭受寒冷的襲擊,張芸便想了個辦法,在下午上學前,把溼淋淋的球鞋放在火堆旁烘烤,但是由於操作不慎,當她放學回到家,那雙唯一的球鞋已經在火堆旁燒成了灰燼。
那個冬天,她失去了唯一的一雙球鞋,也失去了寒冷冬天裡的一絲溫暖慰藉。
就這樣,張芸開始了自己的「跑地推」生活,剛開始,由於沒有經驗,張芸都比較緊張,為了幫她開啟創業之路的首單,當遇到一個新商戶,她的盒夥人夥伴便會鼓勵她:就當是來交朋友聊聊天,不用太在意結果,也不要太緊張~漸漸地,張芸開始大膽地與商戶交流,甚至獨自跑地推了。
張芸的寶寶
有的時候,因為要去地推,但是寶寶在家中又沒有人帶,張芸便會背上自己的寶寶一起去跑市場,她說想讓寶寶也耳濡目染,從小就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來的。
張芸與自己的寶寶在一起
我們問她:一邊帶娃,一邊跑市場,會不會覺得太辛苦了?張芸笑著回答我們:「我一點兒也不感覺辛苦,我做的事情一切都是為了寶寶的未來,以前沒有小孩的時候不懂,但是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我只想給自己的小孩最好的,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而且寶寶和我一起跑地推我也很開心,因為他就是撐著我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很質樸的話語,卻透露出偉大的母愛。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因為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這句話用來形容張芸的努力和付出,最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