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尷尬,北京現性別友善廁所

2021-02-22 新華網


近日,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的辦公室及北京的多家咖啡廳和酒吧內衛生間開始使用「性別友善廁所」標識,即面向全性別人群開放廁所。據該項目發起人介紹,此標識的意義並非現有的男女獨立廁所變成男女共用廁所,或是修建新廁所,而是倡導創造更多性別友善的空間,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如廁。


流性人(指在不同時間經歷性別認知改變的人,在他內心男孩兒和女孩兒的性別特徵和表現交織在一起,而不適應傳統的女孩或是男孩的框架。)超小米告訴記者,儘管是男兒身,他在成長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不同,他內心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是女性,這樣的矛盾使他內心飽受煎熬。

25歲那年,他給自己買了第一雙黑色的高跟鞋,這雙高跟鞋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我穿上高跟鞋走出去,迎面而來的人對我指指點點,但是我毫不在意,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性別表達方式」。

然而,上廁所這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曾給他帶來極大的困擾。「那一次,我受到了極大的羞辱。」他說,去年「十一」期間,他留著中長發,剃掉鬍鬚,穿一件白色帶蝴蝶結的襯衫,下穿一件黑色紗質褲裙,在西單的一家商場購物時,他走進廁所,「為了避免麻煩,通常我都會上殘障人士的獨立廁所」。但當日該廁所無法正常使用。情急下,他進入男廁所,但因為裝扮,男廁所的保潔指引他前往女廁所。令他意外的是,他在女廁所如廁後,卻被門口的管理員堵住,「可能是保潔對我的身份起了懷疑」。

超小米回憶,該管理員出言不遜,將他當成「流氓」,進女廁所是意圖不軌。隨後他被帶到保安室。面對毫無證據的指控,超小米表示願意配合對方調查。但保安和該管理員對他的審問與嘲諷讓他倍感羞辱及憤怒,「他們對我的解釋報以不屑的哄堂大笑,覺得我好像有毛病」。

儘管最終該工作人員讓超小米離開,但被無端盤查後,超小米內心充滿委屈。迫於無奈,他也只能妥協,「畢竟我身份證上是男的,也確實進了女廁所。即使報了警,也未必會對我有利」。

NGO組織安德諮詢中心的楊剛得知超小米的遭遇後,考慮到此前其他朋友如廁中遇到的不便,他發起了「性別友善廁所項目」,並於5月初進行線下推廣。目前,包括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的辦公室、多家咖啡廳及酒吧開始使用「性別友善廁所」標識。

楊剛說,「性別友善廁所」表達了該機構在性別問題上的立場。這種廁所的受益人群包括中性打扮人士、跨性別人士,帶小女兒出門的爸爸、帶小兒子出門的媽媽,帶年邁父母出門的成年子女等,可避免在上公共廁所時遭遇尷尬。6月,他們還打算製作一張北京的「性別友善廁所地圖」,並籌劃與此相關的工作坊,為那些打算改造和維護廁所的組織和個人提供諮詢和培訓服務,他們還將獲得一個「性別友善廁所」標識和認證證書。(記者武紅利實習記者王悅)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孟靈修


相關焦點

  • 「性別友善廁所」的善意,你感受到了嗎?
    在北京市方家胡同內的「雙城咖啡酒吧」拍攝的「性別友善廁所」。 新華社記者吳凱翔攝最近,北京紀安德諮詢中心發起鼓勵商戶和各種機構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的活動。截至目前,北京已經有30家這樣的廁所,下一步紀安德還將製成地圖,標記出這些廁所的地理位置。一起加入這項活動的還有聯合國婦女署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這個廁所對所有性別開放。」「性別友善廁所」項目負責人楊剛告訴記者,他的一位朋友生理性別為男性,但喜歡化妝和穿女裝,曾在北京西單商業區的某購物商場上廁所時遭遇窘境。
  • 連"性別友善廁所"都不知道?你out了!
    近日,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的辦公室及北京的多家咖啡廳和酒吧內衛生間開始使用「性別友善廁所」標識,即面向全性別人群開放廁所。據該項目發起人介紹,此標識的意義並非現有的男女獨立廁所變成男女共用廁所,或是修建新廁所,而是倡導創造更多性別友善的空間,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如廁。
  • 所謂的「人妖」如何上廁所,男廁還是女廁?
    一個跨越性別的群體,形成泰國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著全世界人們的目光,他們就是所謂的「人妖」。泰國雖然是一個僅有6000萬人口的小國,然而每年都有700萬境外遊客到此觀光旅遊,成為泰國經濟的支柱。泰國的旅遊業極富地方特色,其中一個舉世聞名的活動節目,當屬「人妖」特色歌舞表演,這可以說是泰國的一大「國粹」。
  • 世界廁所日:是一個特別有「味道」的日子
    你可能想像不到,人的一生中約有3年的時光是在廁所裡度過的。如廁,看上去是件小事,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部分。在2013年,由於糟糕的衛生條件,世界上每天有1000名兒童死於腹瀉,而這些死亡是可以預防的。清潔和安全的廁所條件有助於提高女孩在學校的出勤率。但很多地方的女孩因為缺乏乾淨安全的廁所而錯失教育機會。
  • 世界各地的男女廁所標誌設計,看著真讓人捉急!
    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要不怎麼說經常去旅行的人都是見多識廣的呢下面這些男女廁所的標誌就問你能看懂幾個女人去廁所多數是補妝男人去廁所的目的就單純很多了就是這個feel,倍兒爽!這也太簡潔了點吧千萬可得粘牢了要不正三角變成倒三角那還真…挺…尷尬
  • 從玫瑰少年葉永鋕談性彆氣質
    葉永鋕是性彆氣質較陰柔的臺灣國中三年級男生。在2000年4月底,他被發現倒臥在臨近教室的廁所,並於隔日去世。葉永鋕事件被認為是臺灣針對同志暴力事件中最悲痛的案例。玫瑰少年葉永鋕因其性別特質而遭受暴力並不是孤例,針對性別特質的暴力今天仍未停止 。陰柔特質的男性何以成為暴力受害者?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從社會性別開始說起。
  • 支付寶友善福怎麼獲得機率大 支付寶友善福圖片
    支付寶友善福怎麼獲得?支付寶友善福怎麼獲得機率大?
  • 北京市已建成253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為積極應對老齡化需求,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主要從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務、老年友善環境4個方面推進醫療機構為老服務。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全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更好地適應老年人健康及醫療需求。
  • 印度全是露天廁所,女性到底怎樣上廁所?真實情況讓人心痛
    這部影片的就是廁所英雄,它講述了一個印度女性上廁所的社會問題。他說印度影片一樣,它是從小處出發,而後直擊社會根源問題。影片就講了一個新媳婦嫁到了一個沒有廁所的印度農村。而沒有廁所的印度農村,自然而然的就面臨著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想上廁所的話,只能在半夜的時候到野外去上廁所。她的丈夫對此也很頭痛,每天都在帶著媳婦蹭各種廁所。而真實情況則更讓人心痛。
  • 北京一條路現兩個名引爭議
    林翠路林萃路 一條路現兩個名路牌顯示不同路名昨天,北京晨報記者來到昌平區林翠路和黃平路交叉口,在該丁字路口的東北角,一個路牌被杆子高高掛起,標識清晰地指出了路名「但家住路西側的張先生說,這條路確實是叫「林翠路」, 「是其中一個牌子寫錯了,自打我前年搬到這兒就是這樣,挺滑稽的,看著尷尬,沒想到這都能出錯」。對於兩種錯誤路牌,昨天昌平區市政市容委設施科工作人員也已獲知情況,並向記者詢問了具體位置,表示會派人去現場查看。
  • 爆笑段子:你們經歷過哪些尷尬的事情?我就服那個剁兩腳結果掉廁所的
    你們有沒有經歷過這麼尷尬的事情呢
  • 《廁所革命的實踐》| 男女廁位數量如何規劃?請把握這四個原則
    公共廁所規模大小有其相應規定,設計部門在新建公共廁所時基本遵循了這一規定,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存在廁位總數不足或男女廁位數量比例失衡的問題。如在景區、車站、大型商場、會議中心等地方,由於設計不合理,男女廁位數量比例未經認真統籌考慮,常常會造成女性如廁困難,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 明星尷尬瞬間:周深在廁所被錯認成女生,保安把助理錯認成楊迪
    明星出現在我們面前,大部分都是光鮮亮麗的,但偶爾也會有尷尬的時候,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個明星的尷尬瞬間。這個視頻在網上熱傳,隨後當事保安回應稱:自己並沒有接錯楊迪,當時是因為想把他們一個一個接下來,只是楊迪比較隨和,不講究,自己就跟著下來了,保安表示:上熱搜讓自己很尷尬,現在身邊的人都在笑他。
  • 北京這家老字號「現搖元宵」回來啦!
    >現搖元宵回來啦(戳圖看視頻↓)時隔20多年,北京稻香村的現搖元宵正月初六首次回歸,率先出現在盒馬鮮生十裡堡店、崇文門店,以及物美超市玉蜓橋店和天通苑店。北京稻香村第三營業部(東直門)和第十八營業部(南湖南路)也在店內開闢專區現搖元宵,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
  • 【特別推出】與跨性別朋友的相處手冊(第三季)
    強硬地要求小菲遵守所謂被指派性別的規則,這恐怕不是作為朋友的合適做法。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允許跨性別者依照性別認同來使用一些場所及設施,會侵害到順性別朋友的權益。但我們忍不住要說,這種所謂的侵害,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並不存在。
  • 有哪些國家允許在護照上選擇第三性別?| BBC新聞
    2010年泰國北部一家公立中學裡出現了第一個「第三性別廁所」,專門供「變為女子的男性」使用的廁所。2013年1月,尼泊爾政府發布「第三性別」可申請身份證的相關命令。「第三性別」群體開始逐漸收到重視那麼有哪些國家允許在護照上選擇第三種性別呢?來看報導
  • 「男女同廁」和「跨性別人士毀滅女性運動」再次引恐慌,這一波謠言又有什麼新花樣?
    如果一個人今天自我認定是男的,明天自我認定是女的,隨便進廁所,那不是亂套了?再回顧這項行政令。跨性別者通常指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與被指派性別不同的人。除了一般認為的自我認同性別與生理性別不同的跨性別者,還包括變性者和易裝者等等。
  • 透明廁所敢來嘛!2020日本東京攜手設計大師共建創意廁所!
    許多外國遊客對日本公共廁所的印象是「乾淨、漂亮、無異味」,而日本也以此為傲,將廁所視為重要的「款待(おもてなし)」文化之一。2020年日本財團推動「THE TOKYO TOILET」計劃,以熱鬧的澀谷區為中心,攜手安藤忠雄、伊東豊雄、隈研吾等知名建築師,規劃了17間創意公共廁所,個個都極具特色且空間寬敞,顛覆大眾對公共廁所的印象。
  • 西湖公園裡的這一幕,太尷尬!
    網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要你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最近有市民反映稱,在西湖公園一處涼亭附近,一些打牌下棋的人經常隨地小便,他們好像不尷尬,但其他遊客以及公園管理方就十分尷尬了。很多人在那邊打牌,打完牌以後就去小便,廁所離那邊打牌差不多是一百米左右,有廁所不去,那些人就在那邊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