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國內經商的朋友們講,曾經火爆一時的很多自助餐(如上海)目前大部分都是慘澹經營,要啥沒啥,要說這整黨整風目標對準的也不是吃自助餐的群體呀,咋還影響到了自助餐生意了呢?難道我的攻略流傳過去了?
紐西蘭有兩個比較著名的自助餐,都位於山頂上,一個在皇后鎮,一個在羅託魯瓦。皇后鎮的我沒去吃過,不過後一個我倒是挺熟。
與紐西蘭其他大部分景點類似,想吃山頂餐最好預訂,並非說不預訂就肯定吃不上,但是預訂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訂得稍微晚一點。眾所周知,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扶著牆進去,扶著牆出來」,一般最低的目標也是一頓管三頓,所以中午吃稍微晚一點可以有效提高戰鬥力,同時距離晚上睡覺時間也近了一點,一舉兩得。
到山頂上是有纜車的,只要是去吃飯的,乘坐纜車就不花錢。那個誰,你就別幻想自己爬上去再爬下來了,那得耗費多少體能啊,乘坐纜車可以有效地攤薄成本,節約體力,天氣好時可以飽覽美好的城市風光,最重要的是下頭就是一個標準的山地自行車賽場,經常有騎行的孩子們自上而下騎著山地車狂衝,刺激得很,看了就想多添一碗飯。
如果有潛力的也可以自己把山地車運上去,然後上下折騰幾圈,這樣的手法也能多吃不少,不過多數人沒有這項技能,依我看就算了。當然還可以嘗試一下旁邊的那個巨大的「甩」,倆人坐上頭由鋼絲繩吊著,「忽」地一聲放開飛出好幾十米,在空中劃出極為美妙的弧線,非常適合把陳年剩飯全吐出來,到了關鍵時候尖叫都不夠用,心裡一定就得想事後要多吃幾碗飯壓壓驚。
做好了這些個準備,就可以踱步入內切入正題了,當然,吃貨的斯文也是需要的,比如按照順序排隊,別急三火四地暴露自己。可以先來碗味噌湯漱漱口,餐前什麼麵包片黃油的千萬別去碰它,你總不至於那這些來糊弄自己的肚子吧。接下來根據自己的口味很優雅地把喜歡的食物弄到自己盤子裡,這裡面當然也是有順序的,比如我就不建議先用牛排羊排的把肚子填滿,我喜歡吃蝦和海鮮,切記凡是用奶酪製作的都很抗餓,佔地方,取用的時候一定慎重。青口貝也還行,一般有兩種做法,可以淺嘗輒止。
如果按照廚師的設計,用他們提供的醬料配意粉,你一定會被撐死的,所以醬料也可以混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舌頭再去二次分辨也是美美噠。不過有一種米線酸酸涼涼的,每次倒是總讓我欲罷不能,這就是考驗毅力的時候到啦,你得掙扎著把叉子拿開,繼續走到下一盆去挨個嘗試一點,千萬別倒在一次戰術失利當中去,要有全局觀,要有戰略意識。可以多取幾次,反正每次拿菜也是一種微型的運動,不吃虧的,切忌一次性盤子裡裝得過多,看得自己都噁心了。
等都吃得差不多了,該用肉類壓實一下了,如果覺得有些難度的話,可以用免費的咖啡衝咽吞服,牛排羊排都是現烤的,熱的東西比較好吃,也有好幾種醬料可供挑選,患有選擇恐懼症的乾脆就一樣挑一點,味道也差不到哪裡去。
就這麼走兩三趟之後,再有戰鬥力的估計也差不多了,這時候別忘了還有水果。水果是不怎麼佔地方的,當然那也不建議吃蘋果,還是獼猴桃和哈密瓜草莓的更富含水分,還有消食化積的作用。(他們從來不敢放山楂,估計是怕剛吃完就消化沒了),然後還有甜點呢!故作優雅地挖一塊蛋糕,上面淋上各種顏色的布丁醬什麼的,心情一定是極其愉悅的,對於老外來說,沒吃甜品的正餐從來都不算結束的。當然,最後的權利還有你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冰淇淋,舉著它到處溜達可不犯法,從山頂舉到山下都行。
就這麼著,懷著對資本主義的深仇大恨,體驗著美好的流年時光,完成了一次科學而愉快地進餐過程,對你有幫助嗎?
更多精彩請
關注天舒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