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餐飲小微企業的業主,38歲市民宣麗麗的2020故事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從年初的停業到積極利用外賣支撐店鋪經營,從復工復產帶動店鋪生意火爆到下半年生意回落,宣麗麗用「堅韌」兩個字概括了她和她的海鮮餐飲店。
1月9日晚上7時左右,位於北正街的一家海鮮餐飲店內,老闆宣麗麗正在海鮮池前為顧客點餐。此時幾個包間內已經有了客人,廳堂內還留著幾張空桌位,宣麗麗說,往年生意好的時候,晚上就餐高峰期不僅桌位全滿,還會不停翻臺。宣麗麗說和2020年初時的狀態相比,現在穩定經營的狀態她已經很滿意了。
「現在身邊有朋友問我,餐飲生意好不好做,我一定會反問他,如果碰到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事件,你能不能夠想辦法頂住危機扛下來。」宣麗麗回憶,2020年春節前夕她的海鮮餐飲店籌備了七八萬元的貨,本打算在春節黃金周期間大幹一場。「大年初二開始,店裡的海鮮就開始扔,到了初五按照規定所有餐飲店必須停止營業,海鮮更難保存了,扔的越來越多,真心疼。」宣麗麗說,她粗略統計下,受疫情影響不能堂食,當時她扔掉了兩萬元左右的海鮮。
為了讓店鋪活下去,儘可能地彌補損失,宣麗麗和老公商量決定,將店裡剩下來的海鮮按進價銷售。另外他們還嘗試送外賣,將海鮮做好後以無接觸的方式給顧客送去,最遠送到桐城,夫妻兩人開車送餐直到凌晨2時才回到安慶。2020年初,堂食恢復後,宣麗麗仍然堅持海鮮代購和加工外送服務。「線上線下多種經營方式更加靈活,也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宣麗麗說。
2020年的4月下旬到5月份,是宣麗麗的海鮮店生意全年最好的時候。「那陣子很多新聞裡都提到關於『報復性消費』這個詞,我們店裡當時的狀態也很不錯,每天生意都很好,特別是夜市,不停翻臺。」宣麗麗說,很快又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到了12月下旬店內營業額只能達到4月下旬的一半左右。但宣麗麗還是保持以往的工作態度,堅持到凌晨才打烊,因為和最困難的時候相比,目前的狀況算是好的。
為了不斷適應變化,2020年,宣麗麗的海鮮餐飲店經歷了多次價格調整,從年初進價清庫存,到復工復產後為促進消費推出八折就餐優惠,眼下他們的促銷手段更多,除了有套餐優惠外,消費滿600元還送價值100多元的波士頓龍蝦……
新的一年已經開啟,宣麗麗對自己的海鮮餐飲店也有進一步的規劃,除了老城區的店平穩發展之外,她還希望能在新的商業點找到合適的店鋪開分店。「開分店的想法幾年前就有了,但那時時機還不成熟,現在安慶很多的商業地段都發展得很快,我們也在一邊觀望市場行情,一邊在看店鋪,遇到合適的機會就下手。」宣麗麗告訴記者,她今年38歲,自7年前從浙江寧波返鄉,在安慶經營海鮮餐飲生意已有6個年頭,店鋪面積從十幾個平方擴大到目前一百多個平方。「餐飲生意雖然辛苦,但只要任勞任怨還是會有收穫的。」宣麗麗說,2021年她會繼續腳踏實地,將生意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