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也沒想到,做個『火療』,非但沒有起到效果,反而做出一肚子『火』。」家住路橋區金清鎮的周女士說,原本她去養生館體驗「火療養生」,是為了放鬆一下,沒想到卻做出了腸出血。回憶起當時「火療」的情景,周女士仍心有餘悸。近日,路橋區金清消保委分會成功調解了該起美容消費糾紛,幫周女士挽回經濟損失6500元。
周女士說,她在下班途中經過了該家養生館,當時店內的工作人員向她宣傳了「火療」。
「當時介紹說,『火療』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調理陰陽平衡、扶正祛邪,激活人體組織細胞的免疫功能,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周女士說,因為她的體質比較虛,所以聽了該店工作人員的介紹後,她就去體驗了一次。
「沒想到做完火療回到家,我就感覺肚子不舒服,而且還出現了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周女士說,她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診斷結果為腸出血,「我住院治療後才好轉,前後花了醫藥費3000多元。」
金清消保委分會接到周女士的投訴後,立刻召集雙方了解情況,並進行調解。經核實,周女士所說情況屬實,周女士因為體質較虛,並不適合做「火療」,所以在「火療」後引起了一些不適的症狀。
最後,經過工作人員調解,該養生館同意賠償周女士醫藥費、誤工費及精神損失費等共計6500元。
消保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目前,醫療操作規範中並沒有「火療養生」這個項目,而項目的開展一般需要經過衛生局審核,必須有醫師資格證的醫師才能操作。
「『火療』其實就是熱敷原理,就和在家用熱毛巾熱敷的作用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