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因其甘甜的口感
且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但同時——
幾乎每年柿子上市的季節,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普外科都會收診胃結石病例,這不前段時間,普外科就來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因為大量吃柿子差點性命不保……
年過七旬的何婆婆長年喜歡吃柿子,有時候甚至餓了還會連著吃幾個。近期,家人送來了好幾斤,何婆婆為了不浪費,一段時間來都在猛吃:柿子沒被浪費,卻差點把性命給搭上了——長期大量進食柿子引發胃結石,「亂躥」的石頭把空腸(小腸的一部分)給劃破了,引起了腹膜炎和腸梗阻……
「沒想到,吃個柿子差點把命搭進去……」
此前,何婆婆就曾因劇烈腹痛到就近的衛生院就診,因為病情嚴重被家屬迅速送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經檢查,發現老人家的小腸內有異物,引起了腸梗阻。經進一步檢查,發現這個異物竟然是一顆胃結石。不僅少見的從胃「躥」到了腸內,甚至還把空腸上段劃破了一道5cm的口子,直到卡在了位置更深的小腸,才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此時,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腸梗阻,還有由於穿孔引發的腹膜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丟掉性命……
最終,醫生為何婆婆進行了緊急手術,取出結石並處理了受到傷害的腸胃,何婆婆得以順利康復。
▲從何婆婆體內取出的胃結石
來源: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何婆婆這並非個例。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太多猛吃柿子遭「胃結石」的病例。這是為什麼呢?
據【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胃腸微創中心&肥胖與代謝性疾病中心 餘佳慧醫生】介紹,柿子不僅味美,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可以補充人體每日必須微量元素,優化腸道菌群。
可為什麼猛吃柿子容易遭「胃結石」?
餘佳慧醫生解釋,這是由於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果膠(未成熟柿子較成熟柿子含量更高),大量進食時,鞣酸可與胃酸作用產生不溶於水的團塊,當進食後鞣酸團塊會在果膠的作用下與食物中的蛋白相結合,形成固體食物團塊,就是我們說的結石。
這些結石或堵塞幽門或腸道,導致腹痛、腹脹,嚴重者甚至可能胃出血,引發搶救。
她提醒,空腹情況下,更容易形成食物團塊,造成胃結石。
柿子應避免與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等一起吃,減少形成固體食物團塊的可能。兒童、老人、胃部疾病患者應慎吃柿子,特別是空腹狀態下。
小康妹兒提醒大家:柿子本身是一種不易消化的食物,每次食用柿餅量也不宜過多,一天最好控制在1~2個。
說到柿餅上的「白霜」,有些人會疑問,這白霜衛生嗎,安全嗎?不會是發黴吧?
其實,柿餅上的白霜也叫柿霜,是柿子中的糖,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柿霜越多,表示柿子的品質越好。
有人說柿子和牛奶一起吃容易得胃柿石,引起胃痛?
其實,當前市面上賣的柿子,大都是經過脫澀處理的,鞣酸含量也較低,完全可以放心吃;而且,胃柿石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也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其與牛奶、空/飽腹相關。
吃完柿子後確實不宜再食用酸性食物,酸性食物會增加胃酸的量,升高胃結石的風險。
而螃蟹與柿子皆性寒,二者同食容易引起胃腸不適,柿子中的鞣酸還容易與螃蟹中的蛋白質產生反應,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加重腸胃負擔。因此,最好在吃完柿子後1~2小時再進食螃蟹。(或吃完螃蟹3小時後再食柿子。)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028) 8129 1833
案例來源: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編輯:反反 部分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