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學,對很多人來說是逃離懷抱和約束,是奔向「自由世界的燈紅酒綠浮世繁華」。好像在家壓抑了這麼多年的「淘氣因子」,來了一個新地方以後碰到了它志同道合的夥伴。
現在的我們,都在向更大的世界跑去,關心的問題也成倍遞增。可是,總有那樣一個人,會在你關心其他問題的時候只惦念著你。
《兜來》(閩南語:回家)是一個關於回家的故事。叛逆的年輕男孩和他暴脾氣的阿嬤從小鬥到大,相互「嫌棄」,相依為命。從小到大鬥來鬥去,兜來兜去的,最後,都是得兜來。
每個閩南小孩,好像都有一個差不多的阿嬤。平時叫你「阿一心肝」,被氣急了也會罵你是「妖秀仔」。大部分時候她風風火火忙裡忙外,上能種菜養雞下能馳騁老人會,脾氣急嘴巴快,卻又永遠護短。
考試之前會把你考場準考證號問好,仔仔細細地抄下來拿到廟裡去搏杯拜拜,不管搏到什麼結果都會跟你講會考好,別問為什麼,問就是觀音嬤說的。
新年的時候會拿一個新護身符,叮囑你放在貼身的地方,把舊的鄭重其事地放進燒紙爐,邊燒邊感謝菩薩這一年的保庇,來年也要保佑我的乖孫平平安安。
她希望你長大成才出人頭地,但是永遠先惦記你有沒有吃飽穿暖;她希望你考一百分,但是求籤一定先求你健康平安;她希望你有似錦的前程,但是卻總默默地更想你常回家看看.
如果你也能從裡面找到你和阿嬤的一些影子,打個電話給她吧,告訴她,這個中秋,
「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