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

2021-02-15 CECA

臺灣方面日前將「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下稱「環資部」)。

「環資部」環保業務牽涉各部會,狀況較複雜,如隸屬於「內政部」的「國家公園」,或「農委會」「林務局」與「林業試驗所」是否要併入「環資部」,或部分業務移撥,遲未定案。

水土保持、林業管理,林務局一分為二

「行政院」人士表示,賴清德10月5日晚間召集「農委會」與「環保署」協商,會中拍板未來「環資部」與「農業部」的職掌原則,將以功能角度進行部會業務劃分,環保、水土保持相關業務移撥「環資部」;與林業管理、生產相關業務留在「農業部」。

「農委會」官員透露,會議只是確立原則,未一一討論各單位及轄下機關如何劃分,但依原則,可預料「林務局」轄下「集水區治理組」將比照「水土保持局」和「經濟部」「水利署」移到「環資部」;「林務局」「造林生產組」、「森林育樂組」與「林業試驗所」等可望留在「農業部」。不過,詳細單位組織劃分,還待進一步討論。

臺「環保署」周年慶 | 圖片來源:民報

改造大方向確立,細節預算仍未定案


《自由時報》報導,「環保署」升格成「環資部」後,組織、業務、經費大幅成長,包括「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農委會」等各部會,都將有局處組織移撥至「環資部」,「環資部」被形容為未來「天下第一部」。

目前草案中七個三級機關為「水利署」、「森林及保育署」、「水土保持及地質礦產署」、「中央氣象局」、「下水道及環境工程署」、「環境汙染防治局」、「化學物質管理及環境檢驗署」,「林務局」如果確定加入「環資部」,組織更為龐大。

根據「林務局」資料,2017年的年度總預算為67億2035萬9000元(新臺幣,下同),其中用在林業發展就有近43億元。

林業發展的預算中,森林生態經營2.37億、森林保護與林地管理3.9億、厚植森林資源5.68億、公私有林經營及林產發展8.86億、「國有林整體治山防災」及林道維護8.58億、「國有林大規模崩塌防災治理」1億、「國家自然保育」2.88億,以及「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4億。

這幾項環保、水土保持相關業務,加起來超過37億元的預算,都是屬於移到未來「環資部」的項目,等於「林務局」多數業務將從「農業部」移出。

國家公園怎麼辦?李根政憂多頭馬車


《東森新聞》報導,至於日前傳出極力反對將「國家公園」納入「環資部」的「內政部」長葉俊榮強調,「國家公園」面相很廣,類型很多種,不僅僅是單純自然保育;除了有原民共管的精神外,像是墾丁、陽明山接近都會,金門有戰地文化,臺南臺江公園溼地為主。

臺國家公園分布圖

《聯合報》報導,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更擔憂的是,5日釋出的訊息並未討論到「國家公園」,但若「國家公園」仍然留在「內政部」、沒有去「環資部」,將會使得森林業務協調更困難,他指出,「國家公園」30萬多公頃,96%跟「國有林」重疊,將來若還是分屬「內政部」、「環資部」兩個部會,將失去組改的目的。

過去李根政主張「林務局」、「國家公園」完整到「環資部」,李根政說,「農委會」也曾經說過支持」林務局「團進團出,既然沒辦法團進留在「農委會」,乾脆就團出「環資部」,還有「國家公園」也要一起,否則將使森林業務協調更複雜,實在很不妥。

摘自「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7年10月6日之新聞《環保署升格環境資源部:7個三級機關恐成「天下第一部」》,原文有刪改,原文地址詳見「閱讀原文」(需翻牆)。


更多粵港澳環保資訊,歡迎關注 ♻️

新浪微博:CECA跨境環保關注協會

微信:CECA | Instagram:ceca_prd

Facebook:CrossBorder Environment Concern Association CECA

跨境環保關注協會(CrossBorder Environment Concern Association,簡稱CECA)是一家致力於提升公眾參與,關注珠三角粵港澳的本地環保NGO。在獨立、客觀而專業的對珠三角環境變遷實地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探討建設工程項目對生態、生活環境的影響,監督政府、企業在法律法規要求下的環保工作,培養公眾對自然環境的了解、熱愛,以及對跨境環保議題的關注。

點擊關鍵詞獲取乾貨 👍

深圳 | 香港 | 澳門 | 橫琴 | 廣州 | 珠三角 | 生態紅線 | 保護區 | 紅樹林 | 填海 | 白海豚 | 候鳥 | CC News

相關焦點

  • 臺灣環保團體評估深澳電廠:汙染空氣 危害民眾
    「中央社」報導,臺灣深澳電廠擴建引起爭議,環保團體11日公布1份評估報告,認為深澳電廠營運後15年內將增加全臺細微懸浮顆粒物,對空氣品質有負面影響,危害人體健康。針對此報告內容,臺灣「環保署」回應稱,有關居民的健康風險已委託學者專家進一步評估,後續會與臺灣衛生福利部門等共同解讀相關的結果。臺灣深澳電廠廠址及周邊環境。臺灣《聯合報》資料圖深澳燃煤電廠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3月14日在臺灣「環保署」環評大會表決下以1票之差通過審查,引起臺灣社會極大爭議。
  • 行業|香港環保署宣傳「三紙」回收,3月底將為興建造紙廠進行招標
    自去年底開始,內地政府加強環保要求,禁止24類固體廢物進口,令香港廢紙出口內地比以往困難。同時,廢紙含雜率不能超過0.5%的規定也將從今年3月份正式實施,屆時香港廢紙或因質量問題被拒絕進口。為此,香港環保署教育市民做好廢紙、廢膠的源頭分類和乾淨回收,推出以「三紙回收、膠樽優先」為題的回收宣傳,鼓勵市民集中回收內地仍然接納的「三紙」。但必須避免溼水、並儘量先除去膠紙和回形針等雜質。
  • 河內大火災續:環境資源部建議河內市政府配合防化兵部隊處理黎明公司大火後所殘留的化學,金屬物
    據越南24小時報《báo 24 H》消息,環境資源部剛剛於相關的部委,河內市政府以及各科學家開會,研究處理河內黎明燈泡和水瓶股份公司的火災事故問題
  • 快訊 川普向美國環保署開刀了!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新的美國環保署被要求暫時中止所有合同和資金獎勵,立即生效」。從美國環保署的網站獲悉,美國環保署每年都有超過40億美元的資助或獎勵款項,到目前為止,這些資金還沒有被發放。  這個命令不但會影響到美國環保署的核心職能,受益於該基金的相關的科學家,聯邦和地方工作人員,大學以及美國的印第安人部落也將受到影響。
  • 香港環保署:香港空氣汙染情況改善
    (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助理署長何德賢1月11日表示,在過去5年,香港空氣中主要汙染物濃度,以及路邊主要汙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
  • 2021世界環境日主辦國為巴基斯坦
    昨日,在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的線上邊會活動中,巴基斯坦宣布將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舉辦2021年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將以「生態系統恢復」為主題,致力於「重啟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也標誌著聯合國「2021-2030年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倡議(簡稱為「十年」倡議)正式啟動。
  • 聯合國人居署·黑客松大賽(東南亞)森林城市首站完美收官
    「黑客松」(Hackathon),由黑客+馬拉松(Hack + Marathon)兩個單詞組合而成,意為在規定時間內,多人進行的黑客技術類創新活動。谷歌、臺灣微軟就曾辦過 HTML5 或 IE 瀏覽器的黑客松活動,比賽時間從半天到兩天一夜不等。
  • 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公布了2016年網購化妝品稽查結果
    在臺灣食藥署近日公布的34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名單中,標籤問題成為上榜的唯一原因,主要體現為標示不全、標示成分有誤、無中文標籤和標識不符合規定等,涉及貝德瑪
  • 臺灣PM2.5境內汙染源調查 大貨車廢氣排首位(圖)
    臺灣「環保署」委託臺灣成功大學環工系教授吳義林調查全臺灣PM2.5汙染源,前五名為大貨車廢氣、餐飲業油煙、電力業排汙、道路揚塵及自小客車廢氣,與臺民眾想像的不盡相同。  根據調查,大貨車排廢氣是製造PM2.5汙染的最大元兇,學者建議,提高老舊大貨車的廢氣排放標準。
  • CNAS獲美國環保署承認,我國木製品對美出口迎來利好!
    2018年1月25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被美國環保署(EPA)列入其官網的「複合木製品排放標準認可機構列表」。這意味著CNAS正式成為美國環保署承認的複合木製品甲醛釋放限量認證和檢測的認可機構。我國木製品出口企業可憑藉獲CNAS認可合格評定機構出具的報告或證書,順利出口美國,無需再進行重複認證、檢測。
  • 洋垃圾進口暴增,臺灣環保團表示:快總量管制!
    環保署統計,今年一到七月廢料進口逾101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二,環署已在八月預告修法嚴管廢料進口,預定十月上路,但環團批修法慢半拍環保署回應,修法後未來只有合法工廠可輸入使用,廢塑料不僅要限制來源,且要單一型態材質,廢紙也限制瓦楞紙與牛皮紙才行;以後還要在廢棄物清理書上載明這些原料將做成什麼成品,以追蹤流向。
  • TFboys王俊凱獲任「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 | 英語頭條
    ,這不,實證就來了~4月18日聯合國環境署全球執行主任Erik Solheim來華訪問,並任命中國青年歌手、演員王俊凱為「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Wuli小凱可是聯合國環境署最年輕的大使哦~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方微博)
  • 江蘇出現H5N6流感病例 臺灣疾管署提升旅遊警示至第二級
    臺灣病管制署今日接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知江蘇省新增1例H5N6流感病例
  • 快訊:川普向美國環保署開刀了!凍結所有合同和資金,下令刪除氣候變化網頁
    快訊:川普團隊下令美國環保署凍結所有合同和資金獎勵
  • 【漫畫臺灣】臺灣網友:誰能還我乾淨空氣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中南部空氣品質惡化,根據臺當局「環保署」空品監測網顯示,截至11月6日晚10時已有11
  • 【回收紙大會】嘉賓搶先看: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楊素娥
    -楊素娥: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顧問嘉賓介紹:楊素娥,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專長領域:環保法規、環保行政、環保法規稽查實務、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教育實務。擔任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稽查大隊大隊長期間獲頒「弼光一等首長政績紀念章」。
  • 綠色環保建築材料有哪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制定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就有85件之多:除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後的大氣汙染防治法外,國務院和國務院辦公廳、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門共發布了84件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這些都促進了新環保法的重修進程,傳統建築業作為高汙染、高耗能行業的代表,也在進行深化改革,走一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北風送來了祖國的霾,臺灣網友吸了一口說……
    15日臺灣環保署監資處表示,因大陸冷氣團南下,境外汙染物隨季風移入,預估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全臺各地將出現紫爆,呼籲民眾即使在室內也別開北窗。臺灣網友啥反應?臺西監測站記錄圖片,左為今早九點半記錄,右為理想狀況臺媒今天一早就在顯著位置發布了警報:「民眾今天上班要注意,受到大陸霾害影響,加上本地空氣汙染物累積,環保署空氣品質網顯示,上午7時西半部各縣市空氣品質幾乎「淪陷
  • 臺南商圈這個」環保杯「走紅網絡!網友:好感動
    明明知道扔掉這個製造精良的塑料杯子會對環境造成白色汙染,可還是得扔掉。蒸蒸日上的咖啡、飲料、外賣經濟背後,是外帶紙杯和塑膠杯用量的暴增!臺灣環保署就統計,包含紙杯、塑膠杯在內的飲料杯,島內一年至少使用15億個
  • ☊ 地球密碼 9 臺灣非法漁業遭歐盟黃牌警告的啟示
    ▼點擊下方播放音頻臺灣非法漁業遭歐盟黃牌警告的啟示節目主持人:麗沙綠色和平幾周前揭發臺灣籍漁船「順得慶888號」在太平洋進行非法漁業,引起國際關注。臺灣漁業署與歐盟雙邊諮商過程,雖曾就IUU漁業行為管理,提出響應及承諾事項,但歐盟執委會仍於2015年10月1日宣布:將臺灣列為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漁業」(簡稱」IUU」)不合作第三國的警告名單。如臺灣在6個月內未能作出改善,歐盟市場可能施以經濟制裁,禁止進口臺灣海鮮;此舉凸顯臺灣漁業管理正面臨嚴峻考驗。(圖片僅供參考 / 山姆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