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今天,我們在秋風秋雨中迎來了「秋分」節氣,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秋季。爸爸媽媽注意啦,孩子「秋凍」務必要適度,尤其胃腸道虛弱的孩子特別要做好保暖工作。由於氣候乾燥起來,全家人的飲食都宜遵守「少辛增酸」原則,多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雪梨等,蔥、姜、蒜、茴香、辣椒等辛辣食物要少吃些。
早睡早起 注意胃部保暖
因為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在這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大家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秋分養生重在早臥早起,精神調養方面最主要的是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適應秋天平容之氣。同時要注意增強體質、提高抗病的能力,堅持鍛鍊身體無疑是很好的方法。
秋分以後,天氣漸涼。由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因此,原本就胃腸道虛弱的孩子特別要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物,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雖有「春捂秋凍」一說,但孩子「秋凍」務必要適度,不要盲目挨凍而凍出病來。
銀耳百合羹對付秋燥咳嗽
「咳咳咳」……不少孩子會在這一時節出現秋燥咳嗽的症狀,令爸爸媽媽揪心不已。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主任醫生表示,秋燥咳嗽有「溫燥」和「涼燥」兩種。其中,「溫燥」見於靠近夏天的初秋,症狀主要表現為喉嚨幹、喉嚨疼、痰中帶血、鼻腔有血絲等,中醫傳統的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對付溫燥很有效。「涼燥」主要表現為咽癢、鼻塞、乾咳、怕風、怕冷等症狀,傳統中醫用杏蘇散來治療涼燥。他建議,若要對付溫燥,可在銀耳百合羹裡放些冰糖,對付涼燥,便不再放冰糖,可放幾顆紅棗,起到健脾、養胃、補血、養虛、安神的作用。
飲食溫潤 宜「少辛增酸」
秋分時節的飲食當平衡五味、潤肺清燥。其實,中醫向來主張在秋分養生飲食調節方面應以清潤、溫潤為主,可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由於氣候乾燥,要儘量少吃辛辣食品,遵守「少辛增酸」的飲食原則,蔥、姜、蒜、茴香、辣椒等辛辣食物要少吃些,而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等新鮮瓜果和蔬菜可多吃。同時,要多喝開水、豆漿、乳製品、果汁等,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不過要注意哦,秋天的柿子應該飯後吃,別餓著肚子吃——因為柿子裡含有大量的柿膠酚、單寧和膠質,遇胃酸會凝聚成硬塊,不利於健康。
這個時節喝粥很養人。粥能和胃補脾、潤養肺燥。煮點梨粥、菊花粥、芝麻粥、慄子粥全家人一起吃,能抵禦秋燥喲~
註: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署名並標註出自「上海升學」微信。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朱蒙雪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