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吉·希哈和政治伊斯蘭派

2021-02-19 豐眾

利吉·希哈是近來我國政治舞臺,議會外相當突出的反對派人物。甚至他被視為與伊斯蘭的政黨和社會組織領袖有同等的地位。因為他擁有社會文化政治資本:一.他「被認為」具有與先知的遺傳基因;二.他有教長的地位;三.他對執政者持有批判立場。這是他利用的社會文化資本,同時也常常被政治人物利用。

利吉回國時帶回了「道德革命」的口號,他領導的捍衛伊斯蘭陣線把自己置於改變民族道德的先鋒。被認為最適合領導改變民族道德的群眾組織。但是他們似乎忘了還有其他伊斯蘭群眾組織。比如,穆罕默迪雅協會(Muhammadiyah),伊斯蘭教士聯合會(NU),伊斯蘭聯盟(Persis),善行派(Al-Khairat),瓦希耶派(Al-Washiyah) 和伊斯蘭教誨派(Tarbiyah Islamiyah)。有上千所習經院,高等學院,伊斯蘭學校是隸屬這些組織。但是,它們從沒有誇口喧鬧,他們已經,正在和將繼續是這個民族道德和性格的堅強保壘。所以,捍衛伊斯蘭陣線不應傲慢和太過自信。

利吉·希哈經歷了「轉型」的過程,從街道高呼「行善棄惡」口號(街道掃蕩)轉變成高呼政治的伊斯蘭派。這個「轉型」過程是當雅加達省長選舉時開始的,他成為反阿學「褻瀆」可蘭經的領頭人。自此以後,他不再單純是一名宗教領袖,而已經蛻變成終極的政治領袖。他受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擁戴,他們要從他的知名度,追隨者和同情者的戰鬥風格竊取好處。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這是利吉的軟肋。他經常被利用,借用他的「口舌」攻擊執政者。在選舉時,利用他的支持者的選票。但是,當分享「政治戰利品」時被那些精英們遺忘掉。從這些慘痛的經驗,他應該加入政黨,使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補償回報。否則,他就像雜技表演舞臺的獅子,不斷的表演政治雜技,但是,獲得好處的是獅子的主人。

我國的社會政治版圖究竟出現什麼問題?其實所有的伊斯蘭群體都要「取得」權力,意思是他們想要在取得政權的一份權力。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穆罕默迪雅協會是經常獲得教育部長的職位,伊斯蘭教士聯合會獲得宗教部長的職位。他們其實要「取得」權力,但是以不同的政治表述。

在利吉回國前後,阿敏賴斯籌備成立新黨–教眾黨,它成立這個黨明顯的是為了大選獲取穆斯林的選票。另一方面,有人也積極籌備組建「重生」瑪蘇米黨。雖然很多人對這兩個黨的成立並不看好。值得記錄的是阿卜都爾·梭瑪(Abdul Somad)也支持「重生」的瑪蘇米黨。人們曉得,他是蘇門答臘相當知名的人物。

目前,利吉,阿敏賴斯和阿卜都爾·梭瑪還沒有進一步的步驟。但是,或遲或早,很可能他們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政治隊伍,因為從意識形態上,他們擁有相同的視角。如果其他有政治欲望的人物加入這個隊伍。我們會看到,走向2024年盛大的政權更迭事件,將是相當熱烈的。

那末,我國的民族主義派和傳統伊斯蘭派又如何呢?是否可能再組成 聯 盟 走 入2024 年?當然目前要作評估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確實必須關注走向這個盛會、多極化 的 政 治 過程。我們的共同任務,就是在不可避免的政治碰撞氛圍,保護我國的多元文化主義。

(來源國際日報)

相關焦點

  • 能源轉型中的政治正確和利益糾葛
    在風、光仍需大力發展的時刻,能源轉型的文獻中就已出現一種我個人認為「不太好」的政治正確傾向。., 2019),很多低收入家庭因為無法負擔高額前期投入而無法安裝屋頂太陽能系統等清潔能源技術;即使從程序正義上來說,那些大規模風機安裝區域的居民也未曾有效參與到選址的過程中;與此同時,能源轉型帶來的電費上漲將導致更多的能源貧困問題(如Carley和Konisky, 2020)。
  • 國立政治大學
    舉報 國立政治大學
  • 黃皮書政治
    少數民族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unity歐洲共同體European Parliament歐洲議會extradition treaty 引渡條約extravagance and bureaucracy 鋪張浪費和官僚作風
  • 阿諾州長、奧觀海和哈定假象——美國政治與身體形象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過。當時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甘迺迪競選時給出了一個誠摯的建議:減去二十磅體重。他評論道,雖然憲法對此隻字未提,但似乎胖子事實上已經被剝奪了競選任何高層政治職位的權利。雖然波茲曼寫作《娛樂至死》時,在臺上的總統是裡根。但很顯然,這種對健美身材的重視已如浪潮般湧來。
  • 政治 | 美國大選撕裂, 社群媒體想脫身仍捲入政治風暴
    美國總統川普2016年當選後,部分分析認為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媒體充斥俄羅斯散布的假訊息,依用戶喜好呈現內容的演算法形成相互取暖的「同溫「,導致美國政治極化與社會撕裂愈來愈嚴重,為川普勝選塑造有利條件
  • 理解東南亞政治:宗教、家族、性別
    宗教對東南亞各國的政治心理和意識形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緬甸,民眾通常會用佛教中的業力(Karma)觀念來理解政府和行政權威。他們認為一個人可以成為政府官員或行政權威,那是因為此人以往(前世)的行為導致的善業所致,而廣大民眾被統治的命運也是業力導致。美國學者史拜羅將緬甸民眾的這種政治心理概括為"聽天由命"與"政治沉默"。
  • 性生活就像政治
    性生活就像政治。 我不懂,但我假裝我懂。——Renegade☆If a foreign dictatorship fixed an election overnight like America, America would probably invade it.
  • 紐約時報:川普時代的「狗哨政治」
    長期以來,猴子一直被用於對黑人的種族主義侮辱,德桑蒂斯因為使用「monkey this up」受到抨擊,人們指責他利用「狗哨政治」(Dog-whistle Politics),放出種族主義信息以攻擊政治對手。狗哨(dog whistle)最早、最常見的含義是指用來喚狗的哨子。狗耳能探測到的頻率比人耳高得多,所以狗能聽到這一高音頻哨子,人類卻無法聽到。
  • 寒冬將至: 溫情背後的社會巨變和政治倒退
    面對健康和經濟問題,面對孩子的啃老。《秋天裡的春光》透露著不同的老人的狀態,而這只是生活表面。男主角範達所有的"冒險和欺騙",演繹的是資本社會的處世哲學(像極了我們現在的社會)。主角演員在演完這部電影後第二年自殺了,或是對他所處當時的國家捷克社會形態,進行時代鞭撻與無聲控訴。這也是他在資產專政體系下,他對殘酷競爭世界的無奈。
  • 左與右:政治光譜中的基本概念
    從大會前議長席位上可以看到,貴族坐在右邊(傳統上是榮譽席位),平民則坐在左邊,對應右翼政治和左翼政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學家們也在時代的變遷中意識到最初的坐標太單一了,於是隨著政治理論的不斷細化,光譜也日漸豐富,以對應複雜的意識形態。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最基本的兩大意識型態,左與右的劃分。
  • 《指定倖存者》:政治驚悚劇的迷局
    《指定倖存者》開局非常抓人,給出了政治驚悚劇幾乎最為殘酷的情境,一個並非民選、無意為之的新手總統,他要直面的難題包括但不限於:重建美國政府、追查真相、緝捕兇手、發動戰爭、安撫各州、以及與明暗之間的政治對手博弈,更有家庭內部的潛流,他如何做到中流砥柱?
  • Anitama新聲|年齡和性別沒有意義,但這和政治正確無關
    而在顯示這些推薦作品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再把用戶的年齡和性別納入考慮。這並不是因為「政治正確」的價值觀,覺得不能用年齡和性別區分人類;而是在分析過往數據之後,Netflix 發現,年齡和性別完全沒有意義。茂木認為,正因為 Netflix 通過積累數字和邏輯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且充分運用到商業經營中,他們才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
  • 同性戀平權是不是一種政治正確
    從廣義上講,政治正確的一個核心內涵就在於其「無視客觀事實」。而且我們也的確可以看出,同性戀平權運動在市場化與資本的裹挾之下,真的在呈現出一種「無視客觀事實」的趨勢,最大的例子就在於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觀念以及激進地推動同性戀婚姻的所謂平權措施。
  •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活動: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府政治
    時間: 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晚上7點到9點Time: 7 pm -9 pm, Thursday,October 22 地點: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林肯廳Venue: Lincoln Hall, U.S.Consulate General, Guangzhou 座談會: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府政治
  • 怎樣讀懂政治類英文報導? ( 1 )
    下面的吐槽,很多人在心裡重複了無數遍——「我平時連國內政治話題都不關心,你叫我去關注別國的政治,搞清楚別國的現狀,搞清楚誰下臺了誰上臺了,搞清楚黨派候選人,左與右、新與舊……你確定你不是在逗我,哈?」吐槽歸吐槽,但是該讀的文章還是要認真研讀的。打開英文新聞網站首頁,大部分文章都多少涉及政治。
  • 話題│衣索比亞的政治三部曲
    (歐新社資料照片) 衣索比亞這個非洲最古老的國家,在二○一八年經歷了三次的政治大變動。 歐洛莫長期未獲得第一大族群應有的政治權力,不過他們的子弟、左傾的曼基斯楚曾在一九七四年軍事政變後,於一九七七至一九九一年間擔任衣索比亞的領導人。阿姆哈拉是傳統統治階級,特別是在王室時期,但一九七四年海爾.塞拉西國王遭軍事政變推翻後,就再也沒有嘗到權力的滋味。
  • 政治失靈 | 用英語怎麼說?
    political dysfunction政治失靈America’s persistent political dysfunction and racial inequality本周,美國持續存在的政治失靈和種族不平等問題暴露無遺,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創下悲劇性的新裡程碑,同時,美國再次被提醒,執法部門殺害的黑人不成比例地高。總之,這些事件呈現了一個處於危機中的國家的嚴峻局面——這個國家飽受針對其公民的暴力的折磨,被一種致命的疾病所困擾,這種疾病仍未得到控制,經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翻譯外語類的畢業生想要穩步走向自己的人生巔峰?
  • 【專家洞見】肖晞:美國的政治極化及其外交轉向
    政治極化症日漸深入國會政治博弈的內核之中。政黨極化與「兩院制」的制度安排,使得國會分裂的現象難以避免。在極化的黨派政治影響下,近年來美國國會的立法、公共政策制度、人事任命等相關議程不斷出現僵局。當國會參眾兩院或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分別被兩黨掌控時,聯邦政府的分裂導致黨派對抗更為嚴重甚至使決策過程陷入癱瘓,國會撥款與授權法案無法正常通過。
  • 論戰,政治與問題化:一次與福柯的訪談|城與邦
    無疑這一情況在根本上與我對待政治問題的進路有關。確實,我這種態度不源自這樣一種批判方法,這種批判方法聲稱採取一種系統性的檢驗,意在駁倒那個正確的解決方案之外的其他所有可能。我的態度更多是一種「問題化」的次序:也就是說,在我看來,在一個行動、實踐和思想的領域的發展即是向政治發問。舉例來說,我不認為任何「政治」能對瘋癲和精神疾病提出正當和完備的解決方案。
  • 對圖西族人的種族滅絕根源於貪婪和政治近視.
    2018年4月10日,盧安達駐華大使Kayonga先生接受《中國投資》雜誌採訪,描述了1994年圖西族種族大屠殺造成的破壞和創傷,以及國家在之後的發展中取得的成就。盧安達在大屠殺後取得的重大發展,主要歸功於總統保羅·卡加梅的遠見卓識,和盧安達人民堅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