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濟眼科:紓慈說圖看「視界」之17——孔源性視網膜裂孔

2021-02-12 和濟YK

OCT示:黃斑區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組織全層中斷,其下神經上皮層脫離。

術後平片示:右眼視網膜上方可見一馬蹄形裂孔,周邊見片狀雷射斑。

術後OCT示: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組織中斷,餘處網膜與RPE層貼附。

平片示:左眼屈光間質欠清,後極部網膜結構可,顳上方網膜可見半月形裂孔。

FFA示:顳上方網膜可見片狀低螢光遮蔽,餘處未見明顯異常螢光。

術後OCT示:左眼黃斑區顳上方網膜神經上皮層組織與RPE貼附良好,局部網膜組織薄變。

視網膜脫離:孔源性(原發性)

                   非孔源性(繼發性):牽拉性網脫

                                                   滲出性網脫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是玻璃體和視網膜共同參與的病理過程,是發生在視網膜裂孔形成的基礎上,使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分離。

      主要病因:玻璃體牽拉液化與視網膜變性。     

      由於視網膜萎縮變性或玻璃體牽引形成視網膜上皮全層裂孔,玻璃體對孔緣的牽引,因變性而液化的玻璃體經裂孔進入視網膜下形成視網膜脫離。

      若僅有視網膜裂孔而無玻璃體牽引,並不發生視網膜脫離,稱為幹孔。

(1)患者發病初期:有眼前漂浮物,閃光感及幕樣黑影遮擋 (與RD區對應),隨著脫離範圍擴大波及黃斑部,則視力不同程度下降,直到僅存光感。

(2)眼底檢查:可見脫離的視網膜呈灰白色隆起,大範圍的視網膜脫離區呈波浪狀起伏不平,嚴重者視網膜表面增殖,可見固定皺褶。

(3)散瞳後間接檢眼鏡或三面鏡仔細檢查,大多數裂孔可以找到。

     裂孔最多見於顳上象限,其次為鼻上、顳下象限。

     先天性脈絡膜缺損患眼裂孔多在缺損區邊緣。

治療原則:儘早實施視網膜復位,並封閉裂孔。

手術要點:是術前術中查清所有裂孔,並進行準確定位。

手術方法:有鞏膜外墊壓術、鞏膜環扎術,複雜病例選擇玻璃體切除手術。

裂孔封閉方法:可採用雷射光凝、電凝、冷凝裂孔周圍,產生的炎症反應使裂孔處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粘連封閉裂孔。

     

      視網膜脫離發生後,感光細胞層的營養受到損害,如不及時復位,視網膜將發生萎縮及變性,視力障礙不可恢復。即使經過手術成功地使視網膜解剖復位,功能仍難以好轉。

      圖  文:王彩虹

      審  核:李會琳  謝香榮

相關焦點

  • 答好友問:視網膜裂孔是個啥?
    陳老師,想諮詢一下眼科問題,如果查出來眼底有裂孔,有視網膜脫落徵兆,做了局部雷射,但效果不明朗,有點擔心,想諮詢一下這個雷射後還能恢復以前嗎?
  • 【COFDS2016】賴旗俊教授:基於IVTS分類預測手術治療黃斑裂孔的結果
    黃斑裂孔常通過以OCT為基礎的參數來預測黃斑裂孔手術的結果,包括基本參數和衍生參數。其中基本參數有內層開口,最小孔徑,基底直徑和孔高。衍生參數有裂孔形狀參數,黃斑孔指數和牽引孔指數。最常用的就是Gass黃斑孔分類(圖1)。而Gass分期有其缺陷,如已形成PVD及小於400μm的裂孔無法進行分期。因此2013年提出IVTS分類法(圖2)。
  • 和濟眼科:玻璃體切除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玻璃體切除術從1970年由Robert Machemer教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臺功能比較齊全的玻璃體注吸切割器(VISC),開始已經由最初的17G(玻切刀頭直徑1.5mm)發展到現在的25G和27G。      哪我們手術中說到的「G」是什麼?其實「G」就是一個表示微創手術具體技術指標的一個單位,通俗地來說也指玻切手術的切口大小。
  • 六旬老人一個下蹲竟引發視網膜裂孔?醫生為其治療只用十分鐘!
    還有好多的黑絲在我眼前飄,那個是不是他們說的飛蚊症呀,我特意從星沙跑過來的,你要給我看仔細一點啊!」劉嗲嗲急的不得了,好好的眼睛怎麼會突然間出現這麼多問題呢?陳忠平教授為劉嗲嗲看診眼底病專科主任陳忠平教授為劉嗲嗲做了詳細檢查後表示,劉嗲嗲眼睛是右眼的視網膜裂孔,眼前的黑絲是裂孔產生的出血,並不是飛蚊症。
  • 名醫訪談: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常見問題
    俞曉藝,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共產黨員,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負責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眼科學及眼視光學教研室負責人,廣東省眼底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長期在三甲醫院從事眼科臨床、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兼具中醫和西醫的專業理論和臨床技能,帶領團隊開展各類先進的眼科檢查及治療,精通各種內眼手術及雷射治療,包括各種複雜白內障手術、青光眼治療、眼外傷修復等,尤其擅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 3C的危害:慈濟醫師忠告 視網膜剝離率恐增40倍
    一名15歲的國中生,從小近視加上過度使用電腦,雙眼近視都超過七百度,平時眼睛沒有任何不舒服,只有偶爾覺得看東西變得模糊,有時候眼前會忽然飄浮許多黑點,眨眼好像看見閃電,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了,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患有視網膜剝離,接受手術後視力才漸漸恢復。
  • 和你說個新常識:一旦近視,請注意眼底變化
    術前要做一系列檢查,剛開始很順利:角膜厚度,適合;眼壓,正常;綜合驗光,順利……但檢查眼底後,醫生卻告訴他:現在做不了手術,因為小羅的眼底視網膜有裂孔。視網膜裂孔這些症狀多半是由玻璃體附近的視網膜、視神經等病變所致,應立即到當地有眼科專科的醫院散瞳檢查眼底。
  • 視網膜破了有救嗎?
    位於眼底70º範圍以內的裂孔比70º以外周邊部的裂孔易於發現;大裂也比小裂孔易於發現。小裂孔常在視網膜血管附近,與出血斑容易混淆,需反覆多次仔細觀察才能鑑別。圓形裂孔較多見,位於黃斑部者稱黃斑部裂孔;亦可位於周邊眼底,單個或多個簇狀聚合,也可為散在性。邊緣銳利,由囊樣變性引起者,裂孔前不能見到與其大小相應的膜樣蓋瓣。
  • 科普:視網膜脫落症狀
    視網膜脫落多數病例突然發病,有視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擋,不少病例曾有飛蚊和閃光感等前驅症狀。
  • 我院眼科分院承辦2019年鞍山市眼科年會暨鞍山市眼科質控年會
    崔豔君副主任在致辭中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遠道來鞍講學授課的各位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對鞍山眼科工作者在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屈光手術等亞專科診療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對抓住機遇實現眼科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思路。
  • 【附屬和濟醫院】邀請法國眼科專家Frank Bacin教授作交流培訓
    為提升眼科眼底病綜合診療體系專業學術水平,加強國際醫療學術交流,10月21日至25日,我校附屬和濟醫院邀請法國眼科專家Frank Bacin教授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交流與會診。每天上午,Frank教授都會態度和藹地為患者做細緻檢查,耐心解釋病因,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以最優質的方案達到最佳診斷目標。
  • 【頭條】視網膜血管增生性腫瘤
    本文作者為北京協和醫院眼科 陳歡 戴榮平,本文已發表在《眼科學大查房》2015年第4期。
  • 天津眼科及眼視光國際論壇.
    來稿:天津市眼科醫院編輯:張迎新排版:陳瑜 天津眼科國際論壇始終以引導學術發展為己任,為中外眼科學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
  • 再創世界之首:日本啟動用iPS細胞的視網膜移植臨床試驗
    日本神戶市立神戶眼科中心醫院將在今年秋季開啟用iPS細胞製作的「視網膜」移植臨床試驗。
  • 案例分享:視網膜黃斑退化,白內障
    四五年前她的視網膜黃斑開始退化。現在已經影響到她的視覺中心,看東西很困難,她的醫生告訴她說除了觀察和記錄她的視力繼續惡化之外,已沒有什麼辦法。她的一眼科醫生讓她用Ocuvite(含鋅和少量葉黃素的多種維生素),但是她的視力還在減退,我讓她開始進行含高劑量葡萄籽精華的強化營養補充計劃。四個星期內她就感到視力有所改善,三個月之後她去教堂發現自己又能認出唱詩班的熟人了,她感到震驚。
  • 看了太原愛爾眼科8位員工的摘鏡故事,你還說眼科醫院的人不做近視手術嗎?
    但我總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慢慢睜開眼睛確認:天花板上燈罩裡面的小飛蟲,我真的能看清楚……我的術後視力是右眼1.2,左眼1.0。這兩天還會習慣性醒了就閉著眼睛摸眼鏡,但又會突然停下手中的動作猛地睜開眼睛。今天早晨我的日拋、半年拋隱形和護理液都被我「請」走了,能用自己的眼睛清楚地看到這個世界,很是久違……我現在只想說:「這個feel倍兒爽!」
  • 2016中國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討會【最新日程發布】,視博醫療邀您觀展!
    一年一度中國眼底領域的學術盛會「2016中國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討會」(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Ocular Fun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