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約928字
預計看完全文2分鐘
辣椒辣手,是因為辣椒中的辣椒鹼,刺激了手部神經,讓微血管擴張,導致皮膚發紅、發熱。這種發熱用冷水浸泡可沒用,因為辣椒鹼不溶於水。最簡單是戴手套。或者切完可以用酒精擦手。或者用食醋擦手。或者用肥皂好好洗洗手。
切洋蔥會流淚,是因為洋蔥會釋放出一種叫蒜苷酶的物質。可以將洋蔥對半切開後,先泡在涼水裡等5分鐘再切。或把洋蔥放冰箱裡冷凍10分鐘。或把洋蔥放進微波爐裡加熱30秒至45秒,可以有效分解引起流淚的化合物。或者切的時候嘗試用嘴呼吸,刺激會少一點。
削山藥的時候,山藥黏液滑溜溜的,不僅不好抓,而且黏液中的皂甙成分會引起刺激皮膚,讓你感覺紅、腫、痛、癢。可以將山藥帶皮蒸一下再剝皮。或者戴上橡膠手套,或在手上套個保鮮袋。或者弄完山藥用肥皂把手洗乾淨,然後在火上稍微烤一下,就能緩解刺癢了。
豆腐嫩嫩的好「嬌氣」,一不小心就碎掉,愁壞了很多人。做豆腐的時候,如果先將豆腐用淡鹽水泡一下,然後輕輕撈出衝涼,鹽使得豆腐中的蛋白質凝固,就不容易碎啦。或將整塊的豆腐上鍋蒸15-20分鐘,冷卻後切開。
用刀切麵包、饅頭很容易掉渣,切完後渣子散落一桌,打掃起來很麻煩。如果用火將刀刃正反兩面烤10秒鐘,隨後用熱刀切麵包,不僅麵包會更有黏性,而且切再薄也不容易掉渣,但是小心別讓自己燙傷。
切土豆的時候,會發現刀和菜板上有很多白色的渾濁液體,這就是澱粉溶液,也正是炒土豆粘鍋的原因。在切好的土豆裡加點鹽攪拌一下就不會粘了。或者也可以用鹽水浸泡一會兒。土豆絲入鍋後,馬上加醋也可以防止粘鍋。
很多人切西紅柿,流了很多汁液,不僅不好處理,而且還覺得好浪費。其實,只要仔細看看西紅柿的結蒂部分,就是那個灰色的小圈,在它周圍凹下去的的部位下刀,切出來的就不會流汁了。或者可以先將番茄放入冰箱冷凍十分鐘再切,也不會流汁。
(圖片源自 百度經驗 勝眼一)
剛從超市裡買回來的肉,軟軟的,一點都不好切。其實,只要把肉洗淨加膜,放到冰箱速凍30分鐘,拿出來就會容易切的多。切肉遵循「橫切牛羊,豎切雞,斜切豬」的原則,也就是牛羊肉要逆著肉的紋理切,豬肉要順著纖維紋路斜切,雞肉和兔肉要順著纖維紋路切。
覺得不錯,底部隨手點讚喲↓↓
本文參考資料:健康時報《洗山藥手癢咋辦?》、《肉絲切法大有講究》、《豆腐不碎有技巧》,新浪微博《營養師東燁:辣椒辣手抹點醋》,今晚報《提前處理 切洋蔥不流淚》,新民晚報《切番茄不會流汁的方法》,大河網《切麵包掉渣?用熱刀切再薄也不怕!》,杭州網《怎麼炒麵、炒飯、炒土豆不粘鍋?教你一招搞定》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