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全麻中用利多卡因可預防兒童喉頭痙攣

2021-02-12 麻醉學大查房

日本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Mihara醫師等的一項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顯示,全身麻醉期間應用利多卡因局部和靜脈給藥均能有效預防兒童喉頭痙攣。

喉頭痙攣是一種潛在的危及生命的全身麻醉相關併發症,且兒童較成人常見。關於全身麻醉期間應用利多卡因預防喉頭痙攣的效果有許多研究。然而,由於喉頭痙攣發生率較低,大部分臨床試驗證據不足,因此其研究結果仍具有爭議。此外,這些研究中的給藥途徑也不一致。該薈萃分析旨在評估利多卡因預防兒童喉頭痙攣的效果,並驗證最佳的給藥途徑。

研究者檢索了MEDlINE、Cochrane臨床對照試驗登記中心、Embase、科學網、clinicaltrials.gov、UMIN臨床試驗登記處中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所納入RCT均報告了麻醉期間利多卡因靜脈或局部給藥對喉頭痙攣發生率的影響。採用風險比(RR)及95%可信區間(CI)表示二分數據。採用I2定量異質性。採用漏鬥圖和Begg’s不對稱測試評估偏倚風險。

結果顯示,該薈萃分析共納入9項研究,涉及787例患者。複合結果顯示,利多卡因能夠有效預防兒童喉頭痙攣[RR 0.39,95% CI 0.24~0.66,I2=0%;需要治療的患者數(NNT)14,95% CI 9~38](見圖)。亞組分析顯示,利多卡因靜脈給藥(RR 0.34,95% CI 0.14~0.82)和局部給藥(RR 0.42,95% CI 0.22~0.80)均能夠有效預防兒童喉頭痙攣(見圖)。靈敏度分析顯示,該結果不受低質量研究的影響,即該研究結果可信度高。漏鬥圖不對稱測試結果並不顯著。

(圖略,詳見全文)

研究者認為,全身麻醉期間利多卡因局部和靜脈給藥均能夠有效預防兒童喉頭痙攣。

(《麻醉學大查房》原創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其他公眾號及網站等禁止轉載。任何投訴、建議、投稿等事宜,請申請加微信號EBC0002為好友進行溝通!)

請長按上面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直接關注麻醉學大查房微信公眾號(mazuixuedachafang)。

請長按上面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申請加醫生及出版人YU為好友,會有意外收穫。

相關焦點

  • 【推薦】ESA:全身麻醉期間應用利多卡因可預防兒童喉頭痙攣
    日本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Mihara醫師等的一項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顯示,全身麻醉期間應用利多卡因局部和靜脈給藥均能有效預防兒童喉頭痙攣。
  • 全身痙攣3天後慘死 牙醫遭求償
    全身痙攣3天後慘死 牙醫遭求償2020-09-28 · ETtoday0 跟貼    ▲該名牙醫被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王佩翊/編譯  日本福岡縣2017年一名女童在治療蛀牙後, 出現全身僵硬、眼神渙散等症狀,甚至引發全身痙攣,送醫後不到3日便身亡。
  • 【健康宣教】寨卡病毒或會引發格林—巴利症候群 (機率為1/4000 症狀嚴重時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巴利症候群的證據。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主要症狀為四肢軟癱,嚴重時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2013年——2014年,寨卡病毒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地區大範圍傳播。來自法國、英國等國家的研究人員對42名在此期間患上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病患血液樣本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發現寨卡病毒正是引發該病的原因。
  • 日本1孩童看牙醫,麻藥中毒全身痙攣,3天後慘死
    2017年7月替被害女童山口葉愛進行蛀牙治療,過程中向女童施打局部麻醉藥,怎知過了不久,女童竟出現全身僵硬、眼神渙散的症狀。但當時醫師卻表示,「這是很正常的事」,要求女童父母讓她多休息即可。然而僅過了45分鐘,女童卻突然開始全身痙攣,雖然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但仍在3天後不治身亡。
  • 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標對人體危害
    少量的二氧化硫隨著食品進人體內後生成亞硫酸鹽,並由組織細胞中的亞硫酸氧化酶將其氧化為硫酸鹽,通過正常解毒途經解毒後最終由尿排出體外,對人體沒有太大影響。但超量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這是來自於食品加工中使用的亞硫酸鹽類,亞硫酸鹽類是一類漂白劑,它的作用是產生二氧化硫,破壞或抑制食品中的發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其免於褐變的。另外,還有抑菌及抗氧化作用。亞硫酸鹽可用作鹽漬蔬菜、竹筍、酸菜、腐竹、食用澱粉、澱粉糖類、及可可、巧克力、餅乾、半固體複合調味料、果蔬汁、葡萄酒、果酒、啤酒和麥芽飲料等。
  • 運動小常識:肌肉痙攣的發病原理及處理方法
    因而,寒冷的刺激,如遊泳時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戶外鍛鍊時受到冷空氣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痙攣。如果在寒冷的運動環境中運動時,未做準備活動或做得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溫暖,就更容易發生肌肉痙攣。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丟失過多,肌肉興奮性增高過快,可發生肌肉痙攣。
  • 鹽水漱口可預防病毒?兒童不怕感染?……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鹽水漱口可預防病毒?兒童不怕感染?大家擔心的同時,也有很多謠言「風生水起」,甚至還有打著鍾南山院士旗號的預防和治療偏方:鹽水漱口可預防病毒?兒童不怕感染?……通通都是假的!非常時期尤其要保持理性、冷靜在做好防護的同時下面這些謠言千萬不能信!
  • 兒童眼保健及近視預防
    注意休息,連續用眼不超過30-40分鐘:姿勢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不在乘車、走路、或臥床等情況下看書;儘量少看電視,6歲以下兒童儘量不玩電腦、手機等。     燈的光亮度和對比度要合適(晚上睡覺要關燈),桌椅高度要合適,勿在陽光照射或暗光下讀書寫字等。
  • 安省免費打預防流感針指南(附:2015年新增兒童噴鼻預防流感劑)
    今年,安省省府將給家長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就是除了預防疫苗針以外,還供應噴鼻的預防流感劑,來保障他們子女的健康。不論預防針或噴鼻劑都是免費的。 安省2015推行的預防流感注射項目,包括預防流感注射和噴鼻預防流感劑定於今年10日26日全面展開,家長們今年為家裡的小朋友應對流感問題,有了新的選擇!可選用今年新增的噴鼻預防流感劑。
  • 意利集團攜手畢茲卡 共同關注留守貧困兒童
    在一年一度孩子們最期待的「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關心關愛留守和貧困兒童,幫助這些兒童實現微心願,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快樂的節日,6
  • 【衛生保健】如何預防兒童齲齒?
    預防兒童齲齒,主要包括自身口腔衛生的維護以及口腔門診的預防治療。      1.口腔清潔,從0歲開始      孩子出生未長牙時,飲食以母乳為主,可通過手指纏上溼潤的紗布或用溼潤的棉籤輕輕清潔和按摩牙床,保持口腔衛生的和刺激牙齒、牙齦組織的生長發育。
  • 【日常養生】魚刺卡在喉嚨裡怎麼辦?
    生活中總是時刻都充滿著意外,就連喝水都容易嗆著,那麼我們就需要學會一些急救的知識方法,來因對這些突入而來的意外,比如生活中人們吃魚經常被魚刺卡著
  • 「夢魘」病毒寨卡憑什麼上「頭條」?
    文 | 梅月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 ●源起烏幹達森林在東非的維多利亞湖畔的烏幹達境內,有一片叫做Zika(寨卡)的森林,裡面的猴子多感染黃熱病。1968年,第一次在奈及利亞人群的血清中被分離出來,這提示了人類也可能被感染寨卡病毒。長期以來,寨卡病毒只在非洲和南亞地區潛伏,直到十年前,被報導的案例也不超過15個,但均沒有造成嚴重的傷害,症狀都比較溫和,沒有死亡記錄。
  • 用過的利是封 有啥好去處?
    春節已過,不知道各位大小朋友收穫了多少利是?儘管錢不多,但喜歡圖個吉利的廣東人見人就派利是,一個春節下來,收上數十、上百封利是是家常事。
  • 神經內科:面部顫動是面肌痙攣嗎?
    面肌痙攣,是指一側或雙側面部肌肉 (眼輪匝肌、表情肌、口輪匝肌) 反覆發作的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加重,嚴重時可出現睜眼困難
  • 濟陽一歲六個月孩子硬幣卡在食管,醫生用導尿管取出!
    拍片結果如果按常規方法進行手術,必須讓患者在全麻狀態下用食道鏡取出異物。由於食道鏡屬於金屬硬管,而小孩的氣管發育尚未完全,使用這種常規方法極易造成食道穿孔、大出血等併發症,並且全麻手術患者負擔也會加重。
  • 小孩路邊玩耍 手指被卡角鐵圓孔中
    最近,庫爾勒市一名四歲男童在玩耍期間將手指伸進電線桿下方的角鐵圓孔中,手指被卡,經過消防官兵緊急救援,男童才轉危為安。        8月6日18許,庫爾勒市團結北路一處公路邊,一名四歲多的小男孩與小朋友玩耍過程中,將手指死死卡進電線桿下方一處角鐵上的圓孔中,小男孩大哭不止,熱心路人急忙撥打了119求助電話。
  • 多人被咬,南康龍嶺又發現紅火蟻疫情,被咬嚴重可致命……
    每年5月至10月份為紅火蟻危害高峰期,市民發現紅火蟻后,不要觸動、踩踏蟻巢,更不要用手去觸摸、捉捕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疫情時可及時上報村委會和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先來了解一下它們長這樣↓↓↓水泡破裂,還可引起細菌性的二次感染。
  • 高音秘訣:把氣息放在橫膈膜上,喉頭位置與音高反向!
    喉頭穩定對歌唱的作用首先是在聲音的暢通上,也就是聲音的管道上下暢通、聲音均勻、流暢優美,即通常所說的「豎起管子」。只有真正穩定喉位,才能做到聲區音色統一、換聲區不會出現破音、高音區得到明亮靠前的效果、聲音連貫、均勻、色彩動人、有很強的穿透力。一、歌唱的身體姿勢。
  • 麻省發現首例茲卡(Zika)病毒! 美國發布臨時指南預防茲卡病毒傳播
    美國衛生官員已向全國從事生育護理的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發布了一份暫行指南,以加強對茲卡病毒(Zika Virus)病毒傳播地區孕産婦的看護與預防工作,防止潛在的疫情爆發。這份由美國疾病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指南呼籲,望兒科醫生與産科醫生保持密切合作,對那些在懷孕期間感染該病毒的婦女採取看護措施,並對胎兒的狀況進行及時的監測和超聲波檢查,以及時確定胎兒是否存在頭部畸形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