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小常識:肌肉痙攣的發病原理及處理方法

2021-02-12 一康智能康復

| 概念 |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肌肉痙攣的真正機轉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抽筋是起因於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強直收縮。痙攣肌肉所涉及的關節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礙。

| 發病原理 |

寒冷刺激

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增高,易使肌肉發生強直性收縮。因而,寒冷的刺激,如遊泳時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戶外鍛鍊時受到冷空氣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痙攣。

如果在寒冷的運動環境中運動時,未做準備活動或做得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溫暖,就更容易發生肌肉痙攣。

電解質丟失過多

運動中大量排汗,特別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或高溫季節運動時,使人體內電解質從汗液中大量丟失。此外,運動員急性減輕體重,造成體內的電解質過低。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丟失過多,肌肉興奮性增高過快,可發生肌肉痙攣。

肌緊張

肌肉連續過快收縮,而放鬆時間太短促,以致收縮與放鬆不能協調地、成比例地交替,從而引起肌肉痙攣。特別是在訓練水平不高的運動員中較為多見。

疲勞

身體疲勞會影響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疲勞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環和能量物質代謝有改變,肌肉中會有大量的乳酸堆積,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的收縮物質起作用,致使痙攣產生。因而身體疲勞時,特別是局部肌肉疲勞狀態下再進行劇烈運動或做些突然緊張用力的動作,就容易引起肌肉痙攣。

|處理方法|

不太嚴重的肌肉痙攣,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一般都使其緩解。牽引時切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勻、緩慢,以免造成肌肉拉傷。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保暖。

在遊泳運動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要驚慌,如自己無法處理或緩解時,可先深吸一口氣,仰浮於水面,並立即呼救。發生肌肉痙攣後,一般不宜再繼續遊泳,應上岸休息、保暖,並進行局部按摩。

|預防|

加強身體訓練,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運動前必須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對容易發生抽筋的肌肉可事先做適當按摩。冬季鍛鍊要注意保暖,夏季運動時,尤其是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時,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和維生素B1的攝入。疲勞和飢餓時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參加遊泳運動時,下水前應先用冷水衝淋全身,使身體對寒冷有所適應,水溫低時遊泳時間不宜太長。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掌握會肌肉放鬆的能力。在降體重和控制體重時,要講究科學性。

相關焦點

  • 神經內科:面部顫動是面肌痙攣嗎?
    面肌痙攣,是指一側或雙側面部肌肉 (眼輪匝肌、表情肌、口輪匝肌) 反覆發作的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加重,嚴重時可出現睜眼困難
  • 【遊泳保健】為什麼遊泳後肌肉會酸痛,肌肉酸痛該怎麼辦?
    肌肉酸痛的產生和肌肉強烈的收縮有關,肌肉酸痛一般發生在肌肉強烈收縮之後,也可以發生在其後一段時間內,肌肉是否酸痛,也是要在活動中才能感受到,產生酸痛的肌肉若不運動也感受不到。c)中度酸痛:肢體屈伸時有酸痛和僵硬感,且輕度妨礙肌肉收縮功能。d)重度酸痛:有明顯酸痛感和肌肉僵硬感,且嚴重妨礙肌肉收縮功能。
  • 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和過濾原理是什麼
    但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和過濾原理是什麼呢?這也許會與我們今後的生活息息相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很多人不知道空氣過濾的原理是什麼,空氣中的塵埃物質為什麼會被過濾棉、過濾器等設備過濾淨化掉呢,下面我給大家進行講解一下空氣過濾的基本常識。
  • 健康常識:抽筋了怎麼辦?
    1、肌肉收縮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2、出汗過多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容易發生痙攣。
  • 詳解:喉痙攣的處理要點流程
    喉上神經受刺激引起喉部肌肉反射性不自主痙攣收縮,使聲帶內收,聲門部分或完全關閉而導致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甚至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
  • 骨骼肌肉評估:關節運動和肌肉測試
    它們組成了對肌肉骨骼疾病患者身體評估的兩個部分。本書同時滿足了對關節活動範圍和徒手肌力評定兩方面的綜合性需要。基於讀者已經掌握了一定肌肉骨骼解剖知識的前提之上,本書重點講解和演示評估和測試的方法和原則,包含患者擺位、治療師的操作、一般原則和特殊情況下的替代方法。重點強調功能性關節活動。
  • 運動健康:跑步腳背痛的治療方法
    近期很多人都不一樣水平的出現了慢跑步伐痛的狀況,這給我們本身慢跑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腳背痛就可能會造成我們不可以一切正常的開展慢跑,就缺失了基本的慢跑鍛練實際效果,能夠 擦抹一些雲南白藥噴霧劑,具備非常好的消炎止疼的實際效果,詳盡的為大伙兒普及化一下慢跑腳背痛的治療方法吧
  • 【病房故事】籃球場上的運動損傷,治療甭錯過黃金期
    年輕人打籃球在落地的一瞬間經常會傷到腳踝,內翻或外翻;轉身投籃姿勢不當會造成前交叉韌帶或半月板的損傷,運動損傷主要是因為運動前的暖身運動做得不夠導致的。因為冬季天氣寒冷,肌肉緊張,如果在運動前沒有充分活動開,非常容易造成肌肉、韌帶或關節的急性扭傷,因此,在運動前做充分的暖身運動,牽拉肌肉、關節和韌帶;運動中掌握每種運動正確的姿勢與技巧;運動後注意做整理運動或冰敷,緩解肌肉的緊張度,不會造成運動後受傷或痙攣,延展肌肉的彈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運動損傷。
  • 運動損傷貼貼貼,你覺得管用嗎?
    小編以前是不知道,以為又一款炫酷屌炸天的裝逼神器。直到公司大姐參加完TNF100,向我們炫耀說,不貼不知道,一貼嚇一跳,膝蓋不疼了,上山有力了,下山都嗖嗖了。果真如此?小編知識少,不要騙我。可是,沒想到,運動大碗們也在用。籃球界的。
  • 頸椎病運動療法:12式頸椎保健操
    運動療法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醫學界以及廣大患者的關注。運動療法是現代康復醫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促進頸椎病的康復和防止復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適合頸椎病患者在家進行自我保健治療,具有簡單、易學、經濟、有效等特點。運動療法的主要原理就是針對頸椎病的病變特點,通過患者自主進行符合生理特點的局部和全身性運動,對脊柱、肩、肘、腕等多關節、多肌群進行複合性運動鍛鍊,以達到促進頸椎及其周圍組織功能康復的目的。
  • 健身:手指運動是小健身
    俗話說「大健身練拳,小健身練指」,健身活動多種多樣,手的運動也是其中一法。
  • 天冷睡覺、運動易抽筋?教你預防小妙招!
    最近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睡覺容易發生抽筋,但不要以為給抽筋的腳按摩一下、舒緩後就沒事了,近日有一位29歲女性穿著短袖衣褲睡覺,半夜時發生嚴重腳抽筋時以為稍做按摩紓緩、再次入睡就沒事,沒想到隔天竟無法下床行走,最後就醫確診為肌肉拉傷,後續安排熱療,加上伸展運動與服用藥物才逐漸復原。
  • 運動養生:走路運動可舒緩下背痛
    秉承「健康快樂,全面養生」的服務理念,分享專業、實用、全面的養生方法,為中國老人打造幸福快樂的健康生活。                 進行簡單的有氧走路運動有助於舒緩下背痛不適,其效果可與肌力訓練、復健治療相媲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進行簡單的有氧走路運動有助於舒緩下背痛不適,其效果可與肌力訓練、復健治療相媲美。
  • 易動小課堂:肩頸伸展受限和酸痛處理
    我們現在因為日常生活習慣的問題呢,導致很多頭頸都不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呢,如果產生運動動作的時候,長期在這樣的位置上,才能發力的話,非常容易產生肌肉的失衡。肌肉骨骼或筋膜前後張力左右張力不均衡,然後就產生了疼痛。
  • 骨傷科專家提醒你:五招式防運動時肌肉拉傷
    然而大汗還未出已發現自己的手臂、腰及大腿肌肉陣發性抽搐著痛,尤其是雙上臂肌肉發硬、收縮伸展時疼痛加劇。初期張先生以為是久未運動而引起的「常規痛楚」,稍事休息應無大礙,沒想到休息一段時間後疼痛依舊,還有加劇跡象。連忙來到市五邑中醫院找骨傷一科的索鵬主任求診。  經檢查,索鵬主任診斷張先生其實屬於「肌肉拉傷」,即是雙上肢、腰部及雙大腿肌肉不同程度的拉傷。
  • 小兒腦癱康復:重症痙攣型四肢癱的神經發育學治療法
    (2)訓練師兩手從兩側握持患兒骨盆將患兒臀部放於訓練師的雙膝上,然後使其軀幹下部進行小的體軸內迴旋運動,促使增加軀幹部的可動性。首先由被動的控制開始,當軀幹部稍稍出現可動性後,就應讓患兒在這可動域內自發的、反覆的進行這種可動性練習。當這種操作,使胸廓擴張時,還可以起到增強患兒的呼吸運動的作用(圖10-19)。
  • 肌肉抽筋時再找解決辦法就晚了,現在就收藏著吧!
    針對幾種常見部位的抽筋,可以採取如下的簡易處置方法:如果是平常的腳趾
  • 運動健康:啞鈴練胸肌最好的方法
    啞鈴是我們在平時鍛鍊最多的一種體育器材,主要是啞鈴在家裡也是可以鍛鍊的,而且鍛鍊的方法狠毒的,我們只要將啞鈴舉起來,反覆的舉啞鈴是可以鍛鍊臂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