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 |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肌肉痙攣的真正機轉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抽筋是起因於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強直收縮。痙攣肌肉所涉及的關節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礙。
| 發病原理 |
【寒冷刺激】
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增高,易使肌肉發生強直性收縮。因而,寒冷的刺激,如遊泳時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戶外鍛鍊時受到冷空氣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痙攣。
如果在寒冷的運動環境中運動時,未做準備活動或做得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溫暖,就更容易發生肌肉痙攣。
【電解質丟失過多】
運動中大量排汗,特別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或高溫季節運動時,使人體內電解質從汗液中大量丟失。此外,運動員急性減輕體重,造成體內的電解質過低。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丟失過多,肌肉興奮性增高過快,可發生肌肉痙攣。
【肌緊張】
肌肉連續過快收縮,而放鬆時間太短促,以致收縮與放鬆不能協調地、成比例地交替,從而引起肌肉痙攣。特別是在訓練水平不高的運動員中較為多見。
【疲勞】
身體疲勞會影響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疲勞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環和能量物質代謝有改變,肌肉中會有大量的乳酸堆積,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的收縮物質起作用,致使痙攣產生。因而身體疲勞時,特別是局部肌肉疲勞狀態下再進行劇烈運動或做些突然緊張用力的動作,就容易引起肌肉痙攣。
|處理方法|
不太嚴重的肌肉痙攣,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一般都使其緩解。牽引時切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勻、緩慢,以免造成肌肉拉傷。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保暖。
在遊泳運動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要驚慌,如自己無法處理或緩解時,可先深吸一口氣,仰浮於水面,並立即呼救。發生肌肉痙攣後,一般不宜再繼續遊泳,應上岸休息、保暖,並進行局部按摩。
|預防|
加強身體訓練,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運動前必須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對容易發生抽筋的肌肉可事先做適當按摩。冬季鍛鍊要注意保暖,夏季運動時,尤其是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時,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和維生素B1的攝入。疲勞和飢餓時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參加遊泳運動時,下水前應先用冷水衝淋全身,使身體對寒冷有所適應,水溫低時遊泳時間不宜太長。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掌握會肌肉放鬆的能力。在降體重和控制體重時,要講究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