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睡覺容易發生抽筋,但不要以為給抽筋的腳按摩一下、舒緩後就沒事了,近日有一位29歲女性穿著短袖衣褲睡覺,半夜時發生嚴重腳抽筋時以為稍做按摩紓緩、再次入睡就沒事,沒想到隔天竟無法下床行走,最後就醫確診為肌肉拉傷,後續安排熱療,加上伸展運動與服用藥物才逐漸復原。
沒有人喜歡夜半抽筋的感覺,若不幸發生,一般只會盡力在抽筋處按摩、舒緩,但這麼處理可能還不夠。吳政哲主任表示,抽筋的當下可透過冰敷與肌肉伸展來放鬆肌肉、降低抽筋的緊繃疼痛感,等到疼痛減緩後,再依抽筋嚴重程度判斷是否需要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
除此之外,為了預防冬天低溫造成的抽筋,注意雙腳的保暖也十分關鍵。日本睡眠專門醫生坪田聰曾指出,溫熱水泡腳除了保暖、促進血液循環,也有放鬆助眠的好處,如果能養成睡前用浴缸或水桶裝溫熱水泡腳、同時按摩腳部肌肉的習慣,也有助防止抽筋發生。
廖偉呈藥師也曾撰文指出,以40℃溫熱水泡腳15~20分鐘,就有舒筋活血、避免小腿肌肉痙攣的效果;即使不是寒冷的冬天,平常也不要讓冷氣、電風扇對著腿部吹,才能避免抽筋困擾。
此外,腿部抽筋也可能與腿部的姿勢、肌肉負擔有關,臺灣坪田聰醫師建議可以將睡姿改成側睡,以及更換比較輕的棉被,減少伸直的腳踝與小腿肌肉的負擔;如果抽筋真的發生了,小腿後側正中的承山穴可以幫助預防抽筋,也有救急效果。
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也曾受訪表示,抽筋後如果想要快點復原,不妨在可忍受的範圍之內,執行「伸、放、按」3字口訣來減緩不適。
伸展:慢慢伸直抽筋的腿部肌肉,同時緩緩把腳板往上拗,幫助攣縮的肌肉舒展、提升血液循環以加快復原。但不要用力壓腳板,否則容易導致緊縮肌肉的拉傷。
放鬆:保持心情與身體放鬆,如此有利於緊縮的肌肉復原。
按摩:待疼痛逐漸減退後,可適度做輕柔的按摩抽筋處,預防再度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