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歲的張先生「緊跟潮流」,入秋之後辦了一張健身年卡。在健身室內,他「有模有樣」地跟著別人跑跑步、練練器械。然而大汗還未出已發現自己的手臂、腰及大腿肌肉陣發性抽搐著痛,尤其是雙上臂肌肉發硬、收縮伸展時疼痛加劇。初期張先生以為是久未運動而引起的「常規痛楚」,稍事休息應無大礙,沒想到休息一段時間後疼痛依舊,還有加劇跡象。連忙來到市五邑中醫院找骨傷一科的索鵬主任求診。
經檢查,索鵬主任診斷張先生其實屬於「肌肉拉傷」,即是雙上肢、腰部及雙大腿肌肉不同程度的拉傷。
索鵬主任介紹說,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特別是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練習、各種器械運動時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索鵬主任提醒說,日常生活中,不少運動愛好者分不清肌肉拉傷與肌肉酸痛的區別,總是以為運動導致的疼痛自己甩甩胳膊松一下,又或者休息幾天會「無事」,殊不知處理不妥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索鵬主任介紹說,肌肉酸痛與拉傷有著明顯的區別。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往往在運動者力量訓練或不適應運動練習而產生的肌肉酸痛和不適,這些不適在休息一段時間後自然消失。而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症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相反,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是因為肌肉或韌帶拉傷而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
運動過程中發生肌肉拉傷怎麼辦?張先生急切地問到。索鵬主任介紹說,肌肉拉傷後,在現場要立即進行冷處理——例如用冷水衝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後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在放鬆損傷部位肌肉並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24小時至48小時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膏藥,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肌肉拉傷嚴重者,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尋求專科醫生治療。
最終張先生在市五邑中醫院骨傷一科,通過服用中藥及接受中藥封包、針灸等中醫特色治療得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