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介紹

2021-02-13 長白國際經貿法律論壇

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由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組織進行編纂,歷經多次研討協商最終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我國也於2017年9月12日籤署該公約,成為該公約第33個締約國。該公約至今尚未獲得國內批准,因此我國目前只負有不違反公約的原則性規定的義務,但是公約的批准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對於具備大量涉外業務的企業來說海牙公約是值得關注的。

《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主要是調整國際民商事領域管轄權的流通與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統一。但是,公約是各締約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因此在適用範圍上已經將爭議過大的事項排除在外。從內容上看,公約最重要的條款主要是體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當事人間對於法院的選擇是默示排他的

當事人具備自主選擇法院資格的規則是由國內法中協議管轄部分所賦予的,這背後是意思自治原則的體現。海牙規則的目的是促進管轄權和判決的承認與執行能夠在世界範圍內自由流通,因此賦予當事人更多的權限是符合公約的精神內涵的。默示排他就是對當事人意志尊重的體現。即便當事人未明確聲明所籤署的合同或協議中所選擇的法院是排他的,在實踐中涉及到法院選擇時也將之視為排他除非當事人明確表示非排他意向,如此規定是為了防止當事人的意志遭到篡改。

第二,未被選擇的法院不得對案件進行管轄

管轄權也是國家主權的一種體現,因此各國都會對協議管轄進行限制以防止主權受到侵害。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自由選擇管轄法院後當事人所屬國會認為針對該案管轄權的外流或許會造成國家利益的損失,所以會違背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對案件進行管轄。而海牙規則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通過對其他未被選擇的締約國法院賦予不得管轄的義務來保障當事人的意志得以順利實現。

第三,判決應得到締約國的承認與執行

以往國際民商事領域缺乏統一的規則,各國之間通常依靠雙邊司法協定和互惠原則來解決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問題,但是很顯然效果並不好,依舊存在著大量的判決無法在異國獲得執行的現象。對於當事人來說,選擇司法途徑解決涉外案件的爭議要消耗過高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最終即便勝訴依舊面臨著判決無法獲得執行的困境。而海牙規則通過對締約國賦予必須執行的義務來規避上述情況的發生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從國家的視角來看,由於目前我國司法競爭力相較其他締約國偏弱,因此可能會面臨管轄權的外流與大量執行外國判決的境況,同時也需要修改部分國內法來兼容海牙規則,對於我國來說現在加入公約參與國際競爭是挑戰也是機遇。

從我國企業的視角來看,如果我國批准了海牙公約,那麼企業可以在涉外合同與協議中憑自己意願選擇相對中立的第三國法院對案件進行管轄,但是同樣也會面臨著如果敗訴國家無法違抗其他國家的判決繼而無法提供救濟的境況。因此,企業在籤署合同或協議時應比之前更為慎重,建議提前對協議中選擇法院所在國家的法律進行諮詢與研究。

相關焦點

  • 在武裝衝突下保護文化財產:教科文組織紀念《海牙公約第二議定書》20周年
    在武裝衝突下保護文化財產:教科文組織紀念《海牙公約第二議定書》20周年
  • 涉外法律丨聯合國關於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中英文版)
    第4條  對依賴於和解協議的要求 Article 4. Requirements for reliance on settlement agreements 1.當事人根據本公約依賴於和解協議,應向尋求救濟所在公約當事方主管機關出具:(a) 由各方當事人籤署的和解協議;(b) 顯示和解協議產生於調解的證據,例如:㈠ 調解員在和解協議上的籤名;㈡ 調解員籤署的表明進行了調解的文件;㈢ 調解過程管理機構的證明;或者㈣ 在沒有第㈠目、第㈡目或者第㈢目的情況下,可為主管機關接受的其他任何證據
  • 第373期|聯合國關於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中英文對照)
    第4條  對依賴於和解協議的要求 Article 4. Requirements for reliance on settlement agreements 1.當事人根據本公約依賴於和解協議,應向尋求救濟所在公約當事方主管機關出具:(a) 由各方當事人籤署的和解協議;(b) 顯示和解協議產生於調解的證據,例如:㈠ 調解員在和解協議上的籤名;㈡ 調解員籤署的表明進行了調解的文件;㈢ 調解過程管理機構的證明;或者㈣ 在沒有第㈠目、第㈡目或者第㈢目的情況下,可為主管機關接受的其他任何證據
  • 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什麼是《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
    另一項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也制定於1929年。1934年,第15屆紅十字國際大會在東京召開,會議通過了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起草的一項《關於在交戰一方領土或其所佔領土內保護敵國平民的國際公約》。但各國政府拒絕召開外交會議通過該公約草案,也未對此文件採取任何行動。結果,東京草案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以適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9年,各國才通過了構成國際人道法基石的四個《日內瓦公約》。
  • 中國如何履行 《巴塞爾公約》 ——訪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工作團隊
    截至目前,巴塞爾公約在全球共批准建立了14個區域中心和協調中心,均設在發展中國家,這些中心已被公認是促進公約實施的重要機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是全球14個巴塞爾公約區域和協調中心之一。2011年,經國務院授權,時任環境保護部周生賢部長(代表中國政府)與巴塞爾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代表巴塞爾公約締約方大會)籤訂《關於建立巴塞爾公約亞洲太平洋地區培訓和技術轉讓區域中心的框架協議》,規定了設在清華大學的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的法律地位、職責和活動。
  • 海牙國際法庭仲裁支持南海爭端的菲律賓,法庭的15位法官身份曝光,院長原來是他
    海牙國際法庭在聲明中稱,「經審查菲律賓提出的要求,法庭拒絕了中國有關『爭執涉及南海島嶼主權歸屬,超出法庭司法權限』的主張」。
  • 原來海牙是這樣的…這七件事情你可能不一定知道,看完之後真想抽時間去一趟
    說到海牙,你可能會想到海牙國際法庭,也是許多國際機構的所在地,當然,也是荷蘭政府的所在地。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頭銜,以下是關於海牙你(可能)不知道的7件事!食物浪費對環境來說是個大問題,歐洲每年產生8800萬噸食物垃圾。海牙的市政正在尋找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 【獨家】直擊海牙國際法庭南海仲裁案現場(多圖)
    上方廣告位正在投放備受關注的菲律賓訴中國南海仲裁案裁決,今日在海牙國際法庭的常設仲裁法院進行裁決,荷蘭生活網小編前往海牙國際法庭外場進行了全程的跟蹤報導。10:45,海牙國際法庭現場外匯集的人群、媒體、抗議團隊也越來越多。
  • 蒙特婁公約(MC99)當事國名單(2018/4/2)
    顯而易見,從當事國數量來看,蒙特婁公約這部重要的承運人責任公約已成為當今國際航空法中最成功的公約之一。,10年前發生的那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首次對中國法院適用蒙特婁公約帶來挑戰的案件,若在中國-泰國航線的飛機上再次發生類似旅客人身傷害案件,則公約是否適用這個問題將不再困擾法院。
  • 以案說法:《蒙特婁公約》「事故」定義的內涵與司法判斷
    隨後,她向加州一家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她的聽力損失是由於飛機增壓系統的疏忽維護和操作造成的。美國第九巡迴法院認為由於臺階上的積水是造成乘客損傷的原因,因此乘客獲得了賠償。在2008年Barclay v British Airways案中,乘客在到達座位的過程中,在嵌入飛機地板的塑料帶上滑倒,膝蓋受傷。乘客以此為據,在牛津郡法院提起訴訟,在此案中,英國上訴法院認為嵌入飛機地板的塑料帶並沒有超出乘客的合理預期,所以沒有支持乘客的索賠訴求。
  • 2016年國際刑事法院中文賽組委會招收賽務秘書
    你知道坐到國際刑事法院法庭裡面是個什麼感覺嗎?附:ICC Chinese Moot中文賽介紹國際刑事法院中文模擬法庭比賽(ICC中文賽)是一個根據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的實體和程序規則進行的模擬法庭競賽。
  • 廣大動態2015年國際刑事法院中文模擬法庭比賽完美謝幕
    (圖為安妮之家博物館副館長Jan Erik介紹博物館及相關項目的信息) (圖為國際刑事法院宣傳事務工作人員介紹即將落成的新法院大樓的情況)(圖為國際刑事法院典獄長Patrick Craig介紹法院拘留所的情況)
  • 撫順一學校因升學糾紛告學生 拿協議索賠3.6萬元 法院一審判……
    撫順傳媒網訊(記者 李憑)12月12日上午記者獲悉了撫順某法院近日一審判決了一起學校訴訟學生的民事案件,駁回原告撫順市德才高級中學和撫順市順城區德才高中附屬中學訴訟原學生小玉
  • 中國法院又雙叒出手!新仲1.3億美元裁決恐被不予執行 | 萬邦仲裁
    自2016年4月20日海牙地區法院撤銷尤科斯與俄羅斯聯邦共和國500億美元的仲裁裁決後,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爭論更加激烈。本案實際上也觸及這一問題,是這一問題的最新香港樣板。Astro取得SIAC勝訴裁決後,先後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請執行該仲裁裁決。但在仲裁地新加坡,Astro先是取得準予執行的命令,後又被上訴法院撤銷。那麼,香港法院可否對該仲裁裁決不予執行?
  • 巴黎氣候協議,中國擔責更多
    年巴西裡約會議通過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後,緊接著1997年通過日本京都議定書,氣候變遷的歷史究責已經由發達國家主要承擔責任,轉變成為所有國家的普遍責任,這條發展軌跡給了人類什麼樣的啟示?對於千呼萬喚終於出爐的巴黎氣候協議,有以下幾點觀察提供各界參考: 一、從全球暖化責任在發達國家,到世界一體共同承擔責任:所以,「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在國際法與國內法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此一原則給予國際氣候談判一個合理差異化的基礎,但巴黎新協議不能再作如是觀,而是應該轉化為內國法律原則,甚至內化為憲法平等條款的內涵,「多排放者多負責」,深化汙染者付費的環境法原則
  • 魚峰法院與中國電信籤署「推動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執行難」戰略合作協議
    為加快法院的執行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執行工作,加強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切實解決執行難,10月16日,柳州市魚峰區人民法院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城南區分公司籤署「推動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執行難」戰略合作協議
  • 其禮解析 | 《蒙特婁公約》第35條下規定的兩年期間性質探討
    《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以下簡稱「《蒙特婁公約》」)是目前國際航空運輸領域適用最廣泛的國際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