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期|聯合國關於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中英文對照)

2021-02-19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第4條  對依賴於和解協議的要求 

Article 4. Requirements for reliance on settlement agreements

 

1. 當事人根據本公約依賴於和解協議,應向尋求救濟所在公約當事方主管機關出具:

(a) 由各方當事人籤署的和解協議;

(b) 顯示和解協議產生於調解的證據,例如:

㈠ 調解員在和解協議上的籤名;

㈡ 調解員籤署的表明進行了調解的文件;

㈢ 調解過程管理機構的證明;或者

㈣ 在沒有第㈠目、第㈡目或者第㈢目的情況下,可為主管機關接受的其他任何證據。

1. A party relying on a settlement agreement under this Convention shall supply to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the Party to the Convention where relief is sought:

(a) The settlement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parties;

(b) Evidence that the settlement agreement resulted from mediation, such as:

(i) The mediator’s signature on the settlement agreement;

(ii) A document signed by the mediator indicating that the mediation was carried out;

(iii) An attestation by the institution that administered the mediation; or

(iv) In the absence of (i), (ii) or (iii), any other evidence acceptable to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2. 符合下列條件的,即為在電子通信方面滿足了和解協議應由當事人籤署或者在適用情況下應由調解員籤署的要求:

(a) 使用了一種方法來識別當事人或者調解員的身份並表明當事人或者調解員關於電子通信所含信息的意圖;並且

(b) 所使用的這種方法:

㈠ 從各種情況來看,包括根據任何相關的約定,對於生成或者傳遞電子通信所要達到的目的既是適當的,也是可靠的;或者

㈡ 其本身或者結合進一步證據,事實上被證明具備前述(a)項中所說明的功能。

2. The requirement that a settlement agreement shall be signed by the parties or, where applicable, the mediator is met in relation to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f:

(a) A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parties or the mediator and to indicate the parties』 or mediator’s intention in respect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nd

(b) The method used is either:

(i) As reliable as appropriate for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as generated or communicated, in the light of all the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any relevant agreement; or

(ii) Proven in fact to have fulfilled the functions described in subparagraph (a) above, by itself or together with further evidence.

3. 和解協議不是以尋求救濟所在公約當事方正式語文擬訂的,主管機關可請求提供此種語文的和解協議譯本。

3. If the settlement agreement is not in an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Party to the Convention where relief is sought,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may request a translation thereof into such language.

4. 主管機關可要求提供任何必要文件,以核實本公約的要求已得到遵守。

4.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may require any necessary document in order to verify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ntion have been complied with. 

5. 主管機關審議救濟請求應從速行事。

5. When considering the request for relief,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hall act expeditiously.

相關焦點

  • 涉外法律丨聯合國關於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中英文版)
    第4條  對依賴於和解協議的要求 Article 4. Requirements for reliance on settlement agreements 1.當事人根據本公約依賴於和解協議,應向尋求救濟所在公約當事方主管機關出具:(a) 由各方當事人籤署的和解協議;(b) 顯示和解協議產生於調解的證據,例如:㈠ 調解員在和解協議上的籤名;㈡ 調解員籤署的表明進行了調解的文件;㈢ 調解過程管理機構的證明;或者㈣ 在沒有第㈠目、第㈡目或者第㈢目的情況下,可為主管機關接受的其他任何證據
  •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生效
    2013年10月10日在日本熊本舉行的全權代表會議一致通過了公約草案,為國際社會開展汞汙染防治的國際合作奠定了法律框架和基礎。為紀念上世紀在水俁發生的汞汙染事件,會議決定將該公約命名為《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會議期間,共有91個國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歐盟)籤署了公約。全權代表會議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公約籤署國紛紛啟動國內批約程序,以推動公約儘快生效。
  • 20180725仲裁早新聞:1958年《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UNCITRAL中英文對照版本)
    一、本公約之規定不影響締約國間所訂關於承認及執行仲裁裁決之多邊或雙邊協定之效力,亦不剝奪任何利害關係人可依援引裁決地所在國之法律或條約所認許之方式,在其許可範圍內,援用仲裁裁決之任何權利。2.一、本公約在1958年12月31日以前聽由任何聯合國會員國及現為或嗣後成為任何聯合國專門機關會員國或國際法院規約當事國之任何其他國家,或經聯合國大會邀請之任何其他國家籤署。2.
  • 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介紹
    ,成為該公約第33個締約國。該公約至今尚未獲得國內批准,因此我國目前只負有不違反公約的原則性規定的義務,但是公約的批准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對於具備大量涉外業務的企業來說海牙公約是值得關注的。《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主要是調整國際民商事領域管轄權的流通與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統一。但是,公約是各締約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因此在適用範圍上已經將爭議過大的事項排除在外。
  •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今天正式生效,含汞電池、螢光燈產品即將終結
    然而,作為一種自然存在的重金屬,汞可在大氣中作遠距離遷移、亦可在人為排入環境後持久存在、同時有能力在各種生態系統中進行生物累積、而且還可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是引發水俁病的重要原因。隨著人類對汞的大量使用和排放,汞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 國際組織名稱中英文對照(含全稱和縮寫)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簡稱北約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籤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簡稱北約。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官方中文版的翻譯錯誤舉例(修訂版)
    在翻譯南海仲裁案的裁決書全文時,偶然發現其所引用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版(詳見聯合國官方網站上的中文版本)存在著一處翻譯錯誤。
  • 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什麼是《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
    另一項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也制定於1929年。1934年,第15屆紅十字國際大會在東京召開,會議通過了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起草的一項《關於在交戰一方領土或其所佔領土內保護敵國平民的國際公約》。但各國政府拒絕召開外交會議通過該公約草案,也未對此文件採取任何行動。結果,東京草案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以適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9年,各國才通過了構成國際人道法基石的四個《日內瓦公約》。
  • 武山縣司法局山丹司法所發揮人民調解職能成功化解村民糾紛
    因為事前溝通不夠,當事人就損害賠償問題發生糾紛,雙方一度言行過激,差點引起更大的糾紛,當天下午,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此糾紛進行調解但未成功。3月17日,馬某甲找到山丹司法所尋求幫助。受理此案後,司法所工作人員立即到村,通過現場查看,走訪群眾,調查核實事件相關情況和雙方當事人的態度,了解基本情況後,為避免矛盾再次激化,工作人員採取了背靠背的調解方式,耐心細緻地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告知馬某甲損壞他人果樹造成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也勸解馬某乙蘋果樹受損並非馬某甲有意為之,但因雙方就賠償數額差距較大,未能調解成功。
  • 醫療事故和解賠償走什麼流程
    醫療事故和解賠償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了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從而造成患者人身損,經鑑定構成醫療事故,則由醫療機構進行賠償,那麼醫療事故和解賠償走什麼流程呢?小編將為您詳細解答。  醫療事故和解賠償的流程是索賠的第一步驟,具體該如何處理,我們來看一下。
  • 請問什麼是《斯德哥爾摩公約》?我國是《公約》的籤約國嗎?
    《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全稱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它是國際社會鑑於POPs對全人類可能造成的嚴重危害,為淘汰和削弱POPs的生成和排放、保護環境和人類免受POPs的危害而共同籤署的一項很重要國際環境公約。
  • 每日處警知識(第28期):消費糾紛該如何處置?
    2.通過聽取陳述、現場訪問等形式了解糾紛發生的原因、經過,促成雙方自行和解。3.告誡雙方在和解過程中不得再採取任何過激行為。4.對不能自行和解的,告知向工商、衛生、物價、質量監督等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處理,或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依法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5.對因消費糾紛引起的打架鬥毆、損毀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情節輕微的,依法進行調解。
  • 澳洲稱東帝汶發起海上劃界調解委員會不具法律效力
    據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Julie Bishop)和總檢察長喬治·布蘭迪斯2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東帝汶針對其與澳大利亞海上劃界糾紛而提議成立的調解委員會不具有舉行海上劃界聽證的法律權力,該委員會的最終報告將不具有法律效力。
  • 銀河系最強攻略:33個國家入境卡中英文對照表
    2.英國入境卡中英文對照(3)澳大利亞出境卡中英文對照 4.加拿大入境卡中英文對照7.法國入境卡中英文對照
  • 關於母親節的由來中英文翻譯
    關於母親節的由來中英文翻譯 2012-04-13 14:4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2014版SA8000-國際標準-中英文
    and Health)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第 155 號及建議條款第164 號(職業安全與健康) ILO Convention 159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Employment - Disabled Persons)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第 159 號(職業康復與就業-傷殘人士) ILO Convention
  • 中國批准《水俁公約》,2020年起禁止生產和進口含汞產品
    受國務院委託,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作關於提請審議關於批准《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的議案的說明。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這份公約是在2013年10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上,由中國政府代表在日本熊本籤署。中國外,還有86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籤署了這一公約。
  • (中英對照)
    今天小編整理了南海仲裁案的英語學習材料,一個大大的文件夾,資料都是中英文對照的喲!中國反對南海仲裁案,具有充分的國際法理依據,這樣做不但是在維護國家利益,也是在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的完整性與合法性。這些與領土主權相關的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範圍。2006年,中國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提交了"有關海域劃界的糾紛"的排除性聲明。其次,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強制仲裁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前置條件。根據"無爭議不仲裁"的原則,在提起強制仲裁之前,當事方之間就仲裁事項必須確實存在爭議。
  • 國際貿易英語:常見信用證條款中英文對照翻譯 letter of credit
    點擊上面藍色字:財經英語在線關注公眾號,學習知識關於 財經英語/金融英語/商務英語!忍受孤獨才能最終成功,學完來一首好聽的英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