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長再發111度酷暑警告:除非有必要,最好待在家裡別出去

2021-02-22 大紐約華人資訊

市長白思豪19日發布行政令宣布紐約市周末三天進入酷暑緊急狀態。 (市長辦公室)

市長白思豪周五發布行政令,再次宣布紐約市由於酷暑天氣進入緊急狀態——周五體感溫度101華氏度(約38.3攝氏度),周六為111度,周日是110度。市長要求市民:除非有必要,最好待在家裡別出去。

「每個紐約人都要嚴肅對待,大量喝水,保持清涼,如果需要就尋求幫助。」市長在一份聲明中說。

除了要求私人辦公大樓將溫度調到78度以限制用電外,市政提醒市民,家裡如果沒有空調的話,先打311看自己是不是夠資格免費安裝空調;還可以到周圍的圖書館、社區中心、老年中心等地方去避暑,也可以撥打311詢問避暑中心的地址或到網上查找:NYC.gov/beattheheat;或者去遊泳池、有冷氣的商家、購物中心、劇院等地方。

有慢性病、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平時用藥來維持體溫的人、限制運動的人,不能離開家的人、肥胖症患者或者用酒精和毒品等類人,更需要注意酷暑的影響。

如果你或者鄰居出現因高溫而患病或者出現症狀如頭疼、頭暈、肌肉痙攣、噁心及嘔吐,請撥打911。

切記不要把孩子或者寵物放在車裡,幾分鐘也不行。

同時照看一下鄰居,特別是老人和孩子以及殘疾人的鄰居。

在大量消耗電能的時間裡,要記住節省能源以免電路因負荷太大而斷掉,為此請把家裡的空調調到78度或者「低溫」檔;儘量在早晨後者夜晚使用家用電器;開空調時緊閉門窗等。

在進入高溫緊急狀態下,要想掌握最新消息,可上網站:nyc.gov/notifynyc註冊接收緊急狀況通知;也可致電311或者在推特上追蹤@NotifyNYC的消息。

來源:紐約新聞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你最喜歡待在家裡的哪個地方
    --因為冬天又冷又漫長,多發明幾個節日好熬過去鴨於是有了感恩節、雙12、聖誕節、元旦節、春節……因此研究表明,冬季裡人們在家裡的時間比其他季節高(這個結論顯然是個廢話)那麼在家裡宅著的時候,你最喜歡待在家裡哪個地方?
  • 紐約市長發推力挺「遭暴力執法去世黑人」這天,紐約40多名抗議者被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當地時間28日,美國紐約市長白思豪一邊發推力挺遭警察暴力執法後去世的黑人,而另一邊,市警局則對那些因此事件而參與抗議的示威者
  • 大曼市長強烈呼籲這樣做!
    《曼徹斯特晚報》報導據《曼徹斯特晚報》(Manchester Evening News)今日報導,大曼徹斯特市長安迪•伯納姆(Andy Burnham)呼籲英國政府加強抗疫措施,除非絕對必要,否則應命令人們呆在家裡。市長說,這樣的規則必須是可執行的,並且應該只有「非常有限的例外」,例如允許人們外出購物。
  • 州長發出警告:紐約迎惡劣天氣!狂風+異常寒冷
    同樣在周四,紐約州府奧本尼、紐約中部、莫霍克山谷、北部和西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陣雨。氣溫將在華氏20度到40度之間,北風每小時5到15英裡,奧本尼和哈德遜中部地區最高可達每小時20英裡,紐約市和長島地區可達每小時30英裡。整個紐約州的降雨量可能達到0.5到0.25英寸,而奧本尼、紐約中部、莫霍克山谷、紐約南部和紐約西部地區的積雪預計將小於0.5英寸。
  • 有一種生活叫,我只喜歡待在家裡~
    有了滑梯、小朋友還能學得會走樓梯嗎?▼爐火旁的溫水浴,再來杯香檳,完美 ▼ 我猜這家人應該會花一整天的時間待在浴缸裡吧 ▼請朋友們來坐在家裡的遊泳池上看電影怎麼樣?▼坐在家裡比坐在森林裡看書更大的好處是不怕風吹雨淋 ▼如果我說我們家藏書有兩層樓那麼高,你們信麼?!
  • 熱到崩潰,麻州警察跪求大家別做這事,網友笑翻了
    致命熱浪周末席捲美國東岸,多個大城體感溫度飆破攝氏40度。圖為一名警察在華府國會大廈前熱到不斷擦汗的模樣。(圖/美聯社)美國麻州布藍垂鎮(Braintree)的警察也熱到受不了,19日在布藍垂警察局官方臉書發布貼文,拜託居民千萬別在周末犯罪,如果要犯罪,一切等周一天氣較涼時再說。
  • 冰雹與酷暑無縫對接:巴黎的天氣這是魔怔了嗎
    7月27日周五,是最近炎熱天氣裡最熱的一天,巴黎的氣溫攀升到36度。別說重慶40度之類,巴黎只有6%的家庭有空調。
  • 有一種生活叫,我只喜歡待在家裡
    爐火旁的溫水浴,再來杯香檳,完美 ▼ 我猜這家人應該會花一整天的時間待在浴缸裡吧 ▼請朋友們來坐在家裡的遊泳池上看電影怎麼樣?▼坐在家裡比坐在森林裡看書更大的好處是不怕風吹雨淋 ▼願有一個院子,看爸媽一起慢慢變老.這才是鄉村庭院該有的氣質!開民宿第一月虧5萬堅持11年打造成最美民宿100種院子,太漂亮了!總有一座你喜歡的!有溫度有態度的民宿--NEW民宿 • 慢生活
  • 疫情肆虐,我們待在家有很多事可做
    疫情肆虐,民眾都待在家出不去,很多人就叫苦不迭,直嚷嚷著想要上班上學開工做事,今天大部分人總算如願以償了。
  • 法國40度熱浪,和巴黎全裸日一齊來了
    與周圍其他歐洲國家比較起來,夏天平均溫度約25度C左右,晚上常低於20度C,冬暖夏涼堪稱是最適宜人生活的國度。七、八月晚間打開窗戶就有天然冷氣空調, 一年裡真正酷熱的時候不長,買冷氣機也用不到幾次。但是偶爾也有例外的時候,像本星期法國本土全境北非熱浪來襲。
  • 闢謠 飛機灑藥的事兒,別再傳了!沒事兒,該出去就出去
    「飛機撒藥」話題在「家有小寶粉絲群」裡聊得熱火朝天又是假消息?大家一時之間也蒙了,不明真相的家長看到後,果然心有戚戚焉,有較真兒的甚至放棄了周末帶娃出去的打算。於是小寶舅趕緊出馬,幫寶親打探打探。(在此也提醒大家,以後碰見事兒,按照這個思路來問,還是很有效果的。)先是「12345」市長熱線。按照慣例,像飛機灑藥這麼大的事兒,政府應該會接到相關部門通知的。可電話打過去,接線員姐姐說,並沒有接到相關報備。那可能沒有上報?跟灑藥有關的,只有園林方面的了。
  • 周日下午的米蘭,公園裡到處是人,散步、野餐……
    ,就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許多年輕人坐在臺階上,摘下口罩,甚至還在野餐,無視任何警告。不能和朋友在公園聚會;不能一起玩紙牌遊戲;不能在離家遠的地方散步……遵守這些規定是痛苦的,但也是有必要的。 這是米蘭市長薩拉和多方相繼呼籲民眾儘可能呆在家裡。為了避免就業困難和經濟崩潰,這次的封鎖嚴格程度不如第一次春季的封鎖,但傳染曲線沒有留下讓人們樂觀的餘地。人們應該儘快冷靜下來。北部公園裡聚集的老年人群也是一個壞兆頭。危險已被人們輕視,但結果我們負擔不起。
  • 市長下令警察不能用音波炮來驅散人群並要求停用催淚氣 除非在生命受到威脅時 並強調: 與非暴力示威者團結一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市長當時表示,他非常支持禁止使用催淚氣體30天的建議,但他需與官員商討後再作決定,但示威人士一直在呼叫:立即停止!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當晚稍後,當聚集群眾開始散去時,有一群示威者開始向警察投擲磚頭和雜物,警方在警告下,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作驅散。
  • 在家發豆芽 | 種芽菜
    一盆朝氣蓬勃的豆芽,再培育成一盆生機盎然芽菜,家裡瞬間充滿了生機!而且馬上立春了,卷春餅的時候,如果有盤炒豆芽才算完美呀。,有孔能濾水的那種),還有一塊乾淨的棉布, 水是生命之源,這個就不用說了哈•►用果語奶酪機可以發豆芽量參考:三四把幹豆子。•►選擇的豆子是品質好的,最好是新的豆子,不要是有蟲豆,還有一個選擇的季節是秋天,或者是春天,是最好的溫度,室內溫度30度以下20度以上最適合發豆芽。
  • 紐約時報被華春瑩嘲諷後,發了這么篇文章
    對於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主頁君再把事情簡單介紹一下:前幾天,《紐約時報》刊登文章,說中國和俄羅斯在竊聽川普的手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方有些人」真的是想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並且甚至使用了一個川普愛用的比喻,警告時報這麼做有被稱為「假新聞」的風險。「If they are very worried about iPhones being tapped, they can use Huawei,」 she said.
  • 加拿大有人抽完秒變「喪屍」,衛生局發警告
    這種毒品此前只在美國和紐西蘭有過發現,比如2016年7月份,紐約布魯克林的一處街區,就先後發現了33名行為異常,如同「喪屍」的吸毒者。「喪屍」事件曾在紐約引發極大恐慌:不過,據《紐約時報》原因專利公開的信息顯示,這種合成大麻素比 THC(四氫大麻酚:大麻中的精神活性化學物質)要強 85 倍以上。
  • 一門之隔,他們穿越酷暑與寒冬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酷暑時節
  • 這座大城市要求所有居民待在家中!
    這座大城市要求所有居民待在家中!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疾控中心向民眾發出警告,未來兩個月美國可能還會有15萬到2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為了避免醫院床位供不應求,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緊急頒布「居家令」,要求本市居民取消非必要活動。當地時間12月2日,洛杉磯市發布一項緊急行政令,要求本市所有居民即日起待在家中。
  • 義大利市長上海話在線發飆,美國明星要求入黨?
    大家好,這裡是不定期更新的「正經話」時間每次為大家帶來當日值得關注的新聞資訊如果喜歡這個欄目,請點個「再看」支持我噢
  • 日本明日全國引來酷暑,九州今年首次出現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
    日本由於地理位置跨度比較大,所以每個地方的梅雨來的時間都稍有不同。最早的一般4月後半段就開始了,最晚的在8月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