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奶奶家門口種有一大盆四季常青的肉質灌木狀小喬木,這種植物的莖呈圓柱狀挺拔著,上部分有許多稜狀枝幹,如一支支剛勁有力的鋼鞭。在嫩枝頂端脊上長有綠葉,摘下葉子會流出白色粘稠的乳液。奶奶說,這種植物叫火旺。我見它綠得蒼翠,一點也看不出火的氣息。
後來才知道,火旺有個學名叫做火殃簕,這種植物耐乾旱,不用怎麼顧管,大多能長勢旺盛,因此被叫做火旺。而火旺的「火」,還呈現在這種植物的火性。小時候我對這種植物是望而生畏的,皆因有一次摘下它的葉子,葉子流出一種白色的黏糊糊的乳液,乳液粘到手上,皮膚即刻會火辣辣的引起了過敏。後來大人們還說,火旺是有毒性的,不可輕易去靠近。於是,在我的記憶裡,火旺就這樣披堅執銳、肆無忌憚地生長,我們不靠近,不招惹,它似乎在我們孩子生活中可有可無。於是,我們又有個疑問,這種討人嫌的植物有什麼作用?
奶奶說,火旺可以闢邪擋煞,種在門口,相當於請了一個守護神,但凡過往陰邪之物都會退避三舍。也許因為是有這個作用,我印象中,火旺在潮汕地區民間的種植是非常普遍的,尋常人家的陽臺或者門口都種有這麼一大盆長勢旺盛的植物,因此現在回想起來,火旺倒是帶著一種濃濃的潮汕鄉愁記憶。火旺因其外形奇特,枝柄近似於霸王鞭,因此也被叫做金剛篡。篡,在潮汕話中是一種帶有稜角剛硬的武器,比如篡仔。金剛篡這個名字讓這種植物有了另外的一種含義。
在潮汕,凡是喜事都叫紅事,喪事則叫白事。白事與紅事關係生死,都是人生的大事。火旺這種植物平時輕易不用,一動用,都關乎生死。潮汕建新樓奠基、建灶安灶位、請神安香爐,甚至白事的旬日祭拜之中也都要用到火旺。火旺說到底也是一種植物而已,沒有什麼神奇的特異功能,如果從中醫藥的角度看,卻是具有具散瘀消炎、清熱解毒之效,而應用於潮汕的紅白事之中,主要是取其名字之意。
在人類的繁衍發展進程中,趨吉避兇乃人之本性,潮汕人做事都非常講究吉祥意頭,比如去醫院看病人,大多會買蘋果,取個諧音「平」字,祈求病人健康平安,新春時候到親戚家串門,必定要帶大吉,取個「吉」字,求彼此吉祥如意,大吉大利,這些都是一個意頭,一個念想。火旺之「火」,能夠驅邪,火旺之「旺」,能夠帶旺運勢。這種意頭的祈禱,在關乎生死的紅白大事之中運用得淋漓盡致。建房子的奠基採摘一支火旺,是希望房子建成之後,生活能夠紅火,人丁興旺;安香爐時候香爐底放一支火旺,是希望香火旺盛;甚至在先人去世的旬日祭中,也會用到火旺,這是期望先人保佑後代能夠家門興旺。這樣解釋起來,不難理解在潮汕地區為何大家不叫它的學名火殃簕或者金剛篡,而都一直都叫火旺的原因了。
人的一生,不停地遭遇生老病死與悲歡離合,於是吉祥圓滿就成了人們永遠的嚮往。潮汕人相信世間有一些阻礙發展的負能量,但是也相信這些負能量是可以克制的,比如在生死的大事上,他們相信這種叫火旺的植物可以驅邪,可以擋煞,可以增長正氣,因此將希望與信仰寄托在這支花草之上。
世間萬事,源於本心。無邪無正,邪先由心生,而後將希望寄託於一種叫火旺的植物之上,認為火旺能夠克制邪贅,帶來火旺的運氣。想一想,是誰賦予了火旺這種植物一種神聖的力量呢?其實是我們自己!
火旺是一種植物,寄託著潮汕人的吉祥期望。而我,叫它火殃簕或者金剛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