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編輯部昨日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標」、「葛優躺」等詞入選。據《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介紹,十大流行語中除了「供給側」、「工匠精神」以外,其他基本上都與網民有關,都發端於網民的創造或傳播。
流行、創新、文明,是《咬文嚼字》 編輯部評選流行語的三大標準。「猴賽雷」、「寶寶心裡苦」、「吃藕(醜)」、「吃土」等詞因為流行度不夠而不收。「厲害了我的哥」、「你怎麼不上天」、「我好方」等詞因為創新度不夠而不收,「老司機」、「撩」等詞則因為不文明或格調不高而落選。
由於組成網絡流行語的原料元素多樣,造成網絡流行語形態不穩定,而網上的完全個人化、無加工,也使得一些網絡流行語不可避免地蒙上低俗或智慧、格調不高的陰影,或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義偏離,這是網絡語屢屢被詬病的原因。
為此,語言學家郝銘鑑指出,「語言應該為社會文化生活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評選流行語也是從這一角度做出一些示範。」
在郝銘鑑看來,流行語是社會生活的顯示屏、流行時尚的風向標、大眾心態的晴雨表。
今年流行語評選中,既有第一次來自表情包的「葛優躺」,也有因方言諧音而走紅的「藍瘦、香菇」。郝銘鑑提出,現在的流行語已不同以往,不再是一個單一的詞語,而呈現出詞文件、詞新聞、詞遊戲的形態。比如「工匠精神」、「供給側」便是典型的詞文件; 一些流行語記錄了熱門事件,具有「詞新聞」的意義;此外網民們開始遊戲文字,留下了比如「藍瘦、香菇」這類流行語。
黃安靖發現,流行語體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網絡化趨勢,平民化特徵明顯。比如「藍瘦、香菇」、「洪荒之力」、「小目標」、「葛優躺」、「吃瓜群眾」、「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一言不合就XX」等入選流行詞,都反映了平民的生活、情感、心理狀況、處世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