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6年還剩不到20%了,時間過得好快!
流行語,一個國家的「口頭禪」。它們在大眾中口口相傳,承載著各個時代群體的集體記憶。10月底,根據網絡熱度排名,2016年十大網絡流行語出爐。
你是不是被「藍瘦香菇」、「洪荒之力」刷屏了?快來看看這些熱詞你都知道嗎?不懂可能你就out了!
這個網絡詞來自一段網絡視頻。視頻錄製者因為失戀,很難過也很想哭,錄下了這段視頻,以表達自己的傷心之感。
因小夥說話帶地方口音,視頻原話(音譯)如下:「藍瘦,香菇,本來今顛高高興興,泥為什莫要說這種話?藍瘦,香菇在這裡。第一翅為一個女孩屎這麼香菇,藍瘦。泥為什莫要說射種話,丟我一個人在這裡。」
翻譯一下就是:「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難受,想哭在這裡。第一次為一個女孩子這麼想哭,難受。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丟我一個人在這裡。」
在談及對創業者的建議時,王健林表示想做首富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此語一出,小目標立即刷爆了網際網路社交平臺。
「老司機」原本意指在各個網站、論壇裡接觸時間比較長,熟悉站內各種規則、內容以及技術、玩法,並且掌握著一定資源的老手。後來一首雲南山歌《老司機帶帶我》讓老司機這個詞爆紅。
在百度貼吧等論壇,最開始大家都是說「一言不合就開車」「一言不合就飆車」。現在它也是一句吐槽用語,多指毫無預料的發生了某件事情,冷不丁的就突然做出某事了。
源自於熱播劇《花千骨》。洪荒之力是最厲害的法力,擁有洪荒之力之人便得天下。今年里約奧運會之際,傅園慧表示:「我昨天把洪荒之力用完了,今天沒有力氣了。」這個詞成為8月份網際網路的最熱詞。
原意有掀起、撩動的意思;網絡用語中帶有調戲、撩撥的意思。比如:撩妹、撩漢。
在網際網路上,撩字通常與「撩妹」聯繫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撩妹本來是地方方言,伴隨著某韓劇中的男主角宋仲基撩妹大法而走紅。
「寶寶」指「我」,「嚇死寶寶了」就是「嚇死我了」。女生受到驚嚇時常用此語來賣萌。後來「寶寶」獨立單用,只要說話氛圍協調,幾乎可用在任何語境中。
對於目前的網際網路行業,這個詞有很多應用的地方。比如在支付寶提現收費後,有人會說「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支付寶」。再比如在滴滴出行等網約車漲價後,也有人會說「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滴滴」等。
「狗帶」是「go die」的諧音,源自藝人黃子韜在一次演唱會上表演的英文Rap。由此,在微信、微博等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經常有人在不滿或者無奈時說「我選擇狗帶」。
來自於漫畫作家喃東尼最開始創作的漫畫「友誼的小船」:兩隻萌萌的企鵝共同坐在一艘小船上,有一段「話不投機」的對話最終導致「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網友們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翻船體」,如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好好的姑娘說胖就胖,卡裡的餘額說沒就沒……
如果給新中國60多年來的流行語做一個簡單的劃分,會發現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以1979年為界,在此以前,流行語往往是這樣的↓↓
「同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鼓足幹勁」「力爭上遊」「趕英超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等流行語,都是當時人民精神面貌和生活常態的真實反映。
1979年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僅帶來一場巨大的經濟體制變革,更帶來了人們思想和社會價值觀的巨大變化,流行語開始變得豐富↓↓↓
經濟領域的 「勤勞致富」「萬元戶」「下海」「市場經濟」「下崗」;文化領域的「迪斯科」「搖滾」「春晚」「炒作」;教育領域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留學」「託福」;通訊領域的「大哥大」「BP機」「電腦」「軟體」;金融領域的「炒股」「牛市」「熊市」等。
像北京流行語中的「大款兒」「大腕兒」「託兒」「沒戲」,港臺流行語中的「老公」「老婆」「打工」「炒魷魚」「哇噻」等詞語廣為流傳。
進入21世紀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網絡流行語在中國的迭代速度日益加快。
「範跑跑」「躲貓貓」等反映社會熱點事件的3字詞,「男默女淚」「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4字縮略詞逐漸流行,風靡至今。
如今,新的流行詞越來越多,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後,好的就會留住,不好的就會淘汰。你印象最深的流行詞是什麼呢?
綜合:新華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