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寒養生男女不孕不育,也跟寒邪有關

2021-03-04 醫藥探秘

  生活中,有些人想要孩子,可是怎麼做都沒收穫,去看中醫,查出腎陽虛或者說體質虛寒、宮寒等,結果中醫一調理,很快就懷上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由此可見,男女不孕不育也可能跟寒邪有關。所以當有這種情況出現時,建議去找中醫診斷一下,對症處理,補腎暖陽,除寒有可能是不錯的治療措施。

  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中,仲景提出「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的病例,即不孕症,並且還是和寒有關係。如女性因寒不孕的表現為婚久不孕,少腹脹或刺痛,腹部涼感,月經後期量少,色紫暗有塊,舌有紫氣,脈沉細澀。具體分析來講,女性不孕,為衝任脈虛,宮寒血瘀,胞脈陰滯,不能受孕。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脈虛,血海匱乏,故不能妊養胞胎,加之宮中寒涼,陽不足,致使孤陰不生。宮中寒凝血瘀,胞脈阻滯,天癸不至,兩精不能相搏,故不能成胎。腹部冰冷乃宮寒之外候。月經後期量少乃衝任脈象虛寒之象;經血色紫有塊,舌有紫氣,脈沉細澀,俱為衝任脈虛、宮寒血瘀之證。治宜用溫經湯,這是仲景提出來的方子,原文即講:「溫經湯方……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重在溫暖衝任、散寒消瘀,俾衝任調暢,寒去陽生,瘀消脈通,天癸至臨,便為孕育胎兒準備了條件。

  另外,關於女子不孕症,仲景還從男子方面加以考慮。如《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中指出:「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即男子精氣交虧導致精質稀薄,精氣不溫,不能授胎。這是講男子不育的症狀和病理。並且也是從寒論治。所以仲景關於男女不孕不育的說法,大概是中醫臨床醫學最早從男女雙方考慮的。所以臨床當患者表現有不孕不育的情況時,男女要同時查體,對症處理。並且從相關的檢查中,我們也多能看到「寒」導致不孕不育的表現。

  所以男女不孕不育也可能與寒邪有關,從除寒論治,也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寒為冬令主氣,警惕寒邪致病
    風、寒、暑、溼、燥、火,中醫稱之為六邪。六邪之中,寒為冬令主氣,寒為水氣而通於腎,與腎水相應。由於冬季氣溫驟降,防寒保溫不夠,人體亦易感受寒邪而為病,因此寒病多發於冬季。寒邪為病,其致病特徵有以下三點:一是寒易傷陽。寒性屬陰,故寒邪侵襲人體時,最易損傷人體陽氣。陽氣受損,全身或局部可出現明顯的寒象。如出現身體溫度降低、手足發涼,甚至出現凍瘡。另外,深重的寒氣,還可以損傷全身陽氣。
  • 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 20201226
    免費訂閱,健康養生必備!20201226期北京衛視BTV養生節目視頻及要點內容,本期養生主題《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講述專家:█——█。老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不少中老年人都認為,為了抵禦寒邪,冬季應該多吃溫補的食物,但是今天節目現場來了一位很注重養生的李叔叔,他在進補之後卻出現了咳嗽、咳痰、胸悶、乏力氣短的情況,最嚴重的時候一層樓都上不了,走幾步路就心悸,晚上更是胸悶嚴重幾乎無法入睡。
  • 寒冬裡小腹受了寒,後果很嚴重,女性朋友別忘了它!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內寒:人體自身的陽氣不足,不能正常溫暖人體,會出現寒的反應,這樣的寒,就稱為內寒,屬於內生五邪病機。外寒:外部的寒冷,來自天氣的變化、寒涼飲食的攝入、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天冷露腳踝、早起涼水洗頭、夏天猛吹空調、淋雨後自然晾乾不做處理、冬天不注意保暖等等.寒邪或寒邪侵襲所導致的病變,屬外寒。在隆冬季節,很多本就有內寒的女性朋友,很容易受到外寒的侵襲,特別是小腹受寒。女性月經期間,如果小腹受寒,影響了氣血運行,就會表現為痛經。
  • 調陰陽的方法之二:熱則寒之(羅大倫)一
  • <<健康>> 胡椒芫茜具養生保健作用
    <<健康>> 胡椒芫茜具養生保健作用
  • 健康60秒:為什麼古人常說「寒傷形」?
    一到寒冷的冬天,經常聽人說「寒傷形,熱傷氣」,寒傷的是什麼形?其實就是外形,就是寒氣進入身體肌膚,身體就惡寒怕冷,打寒顫,從手指尖開始,冷到手掌,再冷到手腕,冷到手肘。2. 身體寒氣偏重的體質,會出現雙腳發涼,尤其是有些女性,一天到晚的腳都是冰涼的。有的人來例假前後腳冰涼。有的人從腳往上冷,冷到腳踝,冷到膝關節。3.
  • 中醫說養生丨大寒到,如何寒中求「生」
    《靈樞•本神》上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意思是,順應自然規律來養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寒節氣中我們要如何養生呢?「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冬主寒,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升發,在此冬春交季之時中醫養生當以防風禦寒為主,並配合通陽調肝以順應陽氣初升之勢。」
  • 立冬養生重在「藏」,掌握這四個方法,跟瑟瑟發抖說拜拜
    因為食有谷、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 調陰陽的方法之二:熱則寒之(羅大倫)二
  • 熱門閱讀:《古今醫案按》 中寒
    >
  • 【養生】冬天非補不可?女熱補男溫補大不同
    根據《內經》所載:「秋失其養,冬不能藏,春必多病」,顯得冬季養生更為重要。冬令進補也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又可暖身應付寒冬,以及儲備隔年身體能量的好時機,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特別是進補男女大不同,除需依個人體質外,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進補。▲進補男女大不同,除依體質外,中醫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
  • 明心養生|你是不是怎麼減肥都小腹很大?
    3、根據經絡循環的規律,腹部有7條陰經循行經過(六條陰經和一條任脈),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中醫認為:陰屬寒、寒則凝、凝則結、結則聚、聚則不通、不通則痛。腹部寒涼是導致腹部肥胖、經絡堵塞的最大原因。腹部保養對疏通全身經絡氣血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腹部溫度普遍下降。
  • 養生誤區之:大便秘結,上火困擾 | 餘浩
    其實很多患者患的是「冷秘」,即腸道寒邪過重,而非腸道上火。其實真正的腸道上火,吃點下火藥,很容易解決問題,當長期吃下火藥無效時,就不是上火了,而是受寒了啊。在便秘的患者之中,「冷秘」人群遠遠超過上火所致的「熱秘」人群。也許大家不好理解,腸道寒了為什麼會便秘?其實看看我們身邊,天氣炎熱,如果長期不下雨,地面會幹燥。
  • 【養生堂】今日17:25播出《藥酒養生-御風寒》
    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北京東城中醫醫院首席專家 于振宣關鍵詞:御風寒 腎陽虛 脾陽虛 脾腎陽虛 藥酒 陽氣就像太陽溫暖大地一樣溫暖著我們的身體,而冬季的寒氣最傷陽氣,如果陽氣不能溫煦人體,就會造成體溫下降,氣血不能周流,引發多種疾病。
  • 【邀請函】如何面若桃花,三伏祛溼寒?臺東利群養生沙龍等你來!(免費)
    主題:利群會員三伏養生沙龍你是一個「溼人」嗎?你是個渾身酸痛的「溼人」嗎?為什麼夏季過敏、浮腫頻發?為什麼那麼容易腹瀉?7月29日,利群&桃花姬養生沙龍——三伏祛溼寒,我們比你更懂你!這個夏天,一起愛自己!
  • 冬季養生三要點 起居飲食運動有學問
    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生活起居、飲食調養、運動鍛鍊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一、生活起居同時,寒為冬季的主時之氣,若氣溫驟降,或機體抵抗力下降,寒邪侵襲,常引起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病症,或致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急性發作、痺痛等病症加重,或誘發心肌梗塞、腦卒中等心血管病症。所以,冬季晨練特別是老年人冬季晨練時間不宜過早,應於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同時,也要注意顏面、四肢的保護,防止凍傷。
  • 保健養生,預防冬季疾病~
    冬季屬陰,人的身體受到天氣的影響也會出現陰盛陽衰狀態,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也隨之變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中醫認為,曬太陽是最快捷方便的補陽方法。「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 小寒·養生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今年的1月6日,小寒節氣到達,開始進入最冷模式,此階段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而現代人普遍陽氣不足,這個時候艾灸補陽就如雪中送炭了。《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冬天氣溫驟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