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同時更要注意因人而異,辯證施食是重點。
因為食有谷、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三堂中醫廚房提示: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衣著不要過少過薄也不要過多過厚,這是因為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引起感冒、消耗陽氣,而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易使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中的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和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也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對於寒性體質的朋友,在這個時節除了進補和加強體育鍛鍊之外,還可通過艾灸振奮陽氣,提高免疫力,抵禦嚴寒。
人體氣血的循環,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根本,陽氣是生命的動力。而艾灸恰恰具有補充陽氣,扶正祛邪,補益強身的功效,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統功能。
因此立冬時節做艾灸能提前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抵禦立冬之後到來的寒冷天氣,讓自己和家人可以在溫暖中度過冬天。
艾灸三大穴位
1.足三裡
艾灸足三裡具有補脾胃、調氣血、助運化、補虛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2.關元穴
艾灸關元穴能夠溫腎固精、補氣回陽、通調衝任、理氣和血。
3.神闕穴
老年人陽氣不足、真元虛憊者尤其適合在此處進行艾灸,長期艾灸具有溫補元陽、健脾養胃、延年益壽的功效。
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避免煩憂,使得體內陽氣得以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