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這些年,「葡萄酒公海灌裝」的謠言為什麼流行?

2021-02-28 林遊戲

一開始只是假拉菲都是公海灌裝,擴散到後面,成了進口葡萄酒很多都是公海灌裝。

你信嗎?聽到新生事物的時候,你打過個問號嗎?


造價販子謊話很好編,為什麼非要編個公海灌裝呢?你看啊:多高大上啊,公海遊輪,公海賭博,這些都是跟特權,奢華掛鈎的啊!

造價販子也是講B格的,總不好跟你說自家廚房灌的,公海走一圈,要有特權的啊,要躲避海關、緝私什麼的,這樣說又體面又能要到個好價錢,不是嗎!

首先說明一下,公海上真的要灌裝葡萄酒是可以的:灌瓶、打塞、封鋁帽、貼標這些作業除了封鋁帽要用機器,其它可以手工完成。而一臺封鋁帽機器也佔不了多少地。

當然只是少量,純手工作業。

可是,較真一下,既然只是造假,為什麼非要跑一趟公海?


首先要搞條船,弄堆設備,還要把葡萄原漿、熟練工人弄到船上,開到公海,灌完酒,偷偷摸摸再開回來。

有病吧你,腦子壞掉,跟在自己廚房灌有什麼區別?……

或者你可能會說在海上灌裝是躲避檢查和法律制裁,而灌好了之後又可以通過手段報關進來,搖身一變成了進口酒,可以賣高價……

對,很多人就是簡單地這麼推理的。


可是,有一個核心問題是:假酒報關要繳真葡萄酒的稅啊,還要偽造一堆原產地證明,裝船證明,檢測證明……

這種費錢費力,還往犯法的槍口上去撞的事,你行你上啊?

我還是回我家廚房灌好了!

還有,躲避法律制裁的事,也是誤解!不要以為公海上幹啥事都是合法的,這裡說一個法律知識。

一個國家的法律有最基本的兩個管轄方式,即屬人管轄屬地管轄



前者即只要是本國公民就受本國法律管,不管你在哪裡;後者即只要在本國行為就受本國管,不管你是哪國人。我國同時適用二者。

雖然公海的船隻受船旗國管轄(假設掛的是荷蘭國旗,荷蘭是允許開設賭場的,所以這裡賭場是合法的),但我們參與賭博也是非法的,因為天朝還擁有屬人管轄權。當然追究不追究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不管你是在哪國人的船上,行駛在哪個公海,制假售假都還是犯罪,只要想抓,跑不掉!


可是,為什麼「公海灌裝」還是那麼多人信,那麼多人傳呢?

大概是葡萄酒代表的高端消費太不得人心吧?大家這麼傳多少是有點阿Q心理作祟!

潛臺詞大概是:叫你裝B,叫你作,喝到的還不是假酒。

再說,懂公海灌裝,總比只知道灌假酒,顯得懂得多點吧,接近內幕點吧!

這年頭,誰不喜歡懂點內幕……

林遊戲,不是個遊戲,它是個……資深酒水從業人員的自媒體,我希望,它不是個冰冷的酒水知識庫,而是個夥伴,一位既能與你分享精品酒水,又能跟你一起喝,一起玩,一起嗨的夥伴……

相關焦點

  • Wine-Searcher大數據:2015年最流行的葡萄酒
    過去的一年裡,全球的葡萄酒愛好者都在尋找什麼樣的葡萄酒?他們對哪種類型的葡萄酒最感興趣?
  • 可買15年糧食 朝鮮年輕人流行這些
    據悉,在朝鮮這個封閉及生活困苦的國度,電動自行車與智慧型手機對他們而言,價格算是非常昂貴,其售價大約可以購買15個人一年的大米,卻是年輕人之間最流行的物品。3日,鹹鏡北道消息人士向DailyNK披露,最近在清津等大都市裡,電動自行車與智慧手機可說是最受年輕人青睞的物品。即使是餓著肚子,也要購買。其實這兩樣東西,在平壤等其他地區,也是十分流行。
  • 在公海,我殺了人,你能把我怎麼樣?
    首先,先來說說是什麼是【公海】:普遍管轄權是指各國對發生在公海的,被國際法認為是普遍管轄權對象的特定國際罪行或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行使管轄權。簡而言之,公海上的行為只要不觸犯國際強行法(包括販毒、販賣人口、非法廣播等)這些天理不容,人人得而誅之的行為外,都就只受船旗國管轄,你這船哪個國家註冊的,就掛哪個國家的國旗
  • 【派對】Music Wave亞太流行音樂節
    Music Wave亞太流行音樂節 2014澳洲首個亞洲音樂主題大型戶外音樂派對
  • 詳細圖解:家庭自製葡萄酒製作方法,喜歡喝葡萄酒可以學著製作
    自釀葡萄酒正在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的生活中流行開來,其實平時喝點葡萄酒對身體很不錯的,美容先不放一邊,主要是對心腦血管有保健作用。
  • 騙了我們十幾年!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但網上有不少「XXX丟失大學錄取通知書,求轉發,希望找到這位同學」的消息,這些消息是真的嗎?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八月朋友圈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 此消息有多個不同地點的變種版本,除了在海南東方丟了錄取通知書外,也分別在雲南騰衝、湖南郴州等地丟了通知書,類似謠言在各地出現,除了更換姓名、地名外,其他內容大致相同,然而這些均為虛假信息。
  • 水廠以自來水冒充灌裝水?
    >網上熱傳的照片顯示,一輛貼著某品牌飲用水宣傳廣告的箱式貨車,車上和周圍的地面上擺放著不少水桶,而這些水桶與平日大家看到的裝成品飲用水的水桶一模一樣,兩名男子正手持水管給桶內注水,有人質疑水廠用自來水直接灌裝冒充成品飲用水,無任何消毒措施和淨化程序,水質堪憂。這是什麼時候的照片,給桶內注的又是什麼水,大家平日所喝的水水質到底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生產廠家和已經介入調查此事的監管部門核實。
  • 酒莊系列:大型葡萄酒生產商Tbilvino
    喬治亞葡萄酒最近幾年才開始在中國變得流行起來,但是它是全球公認的目前可確定的葡萄酒起源最早的國家,有著8000年的葡萄酒釀造歷史,是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 喬治亞有很多酒廠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但也不乏已經經營了幾十年的大型酒廠,例如Tbilvino。
  • 【英語外刊每日一讀】為什麼中國人愛喝智利葡萄酒?
    一方面,自中國與智利籤署貿易協定以來,智利葡萄酒出口到中國的關稅就在逐年遞減,並於2015年實現了零關稅,由此帶來了巨大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注重瓶身和標籤設計的智利葡萄酒更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Why Chinese tipplers like Chilean wine為什麼中國人愛喝智利葡萄酒?
  • 【關注民生事業】水龍頭直接灌裝 桶裝水成「問題水」
    接到市民舉報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與市公安局食藥偵大隊聯合開展了「桶裝水」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執法人員首先來到魯南汽車城內一處簡易的小平房內,發現淨水機上接出一根長長的塑料管用來灌裝桶裝水,地面上隨意擺放著一些灌好的、未灌好的桶。
  • 美酒美食 | 冬日嘗鮮——香料熱葡萄酒!
    冬至過後,年關將至,我們迎來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這時候,相信不少酒友都陷入了或多或少的憂傷當中——天氣冷,葡萄酒入口時的溫度也冷,一杯低溫葡萄酒下肚,腸胃一路鑽心涼,這可怎麼辦才好呢?想喝葡萄酒,又不想喝冷冰冰的葡萄酒,這時候就需要香料熱葡萄酒(Mulled Wine)登場了。
  • 這些陳年飲食謠言你知道嗎?
    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讓人煩惱的飲食謠言。在此,我們為您盤點一些與中秋食品有關的謠言。比如「月餅中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螃蟹和西紅柿能不能一起吃」……一起來看看這些謠言背後的真相。【真相】查證發現,網傳視頻首發於2017年,當年多位網民因編造傳播此類謠言被公安機關處罰。
  • 葡萄酒推薦|送禮首選——「考拉八」赤霞珠紅葡萄酒
    經過15個月橡木桶陳釀,黑色水果味道中隱約可聞橡木、桉樹的氣息,酒體雄厚。同樣是「考拉八(Coolabah)」品牌。創立於1962年,是澳洲的一種土著語,譯為「考拉蕞喜歡吃的一種桉樹葉子」。品牌收藏於澳大利亞葡萄酒歷史博物館內,足以證明在當地家喻戶曉、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小編悄聲說:Coolabah品牌這些酒標油畫,全部出自澳洲本土大師繪製,靈感來自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
  • 2015年流行溫控電子菸,2016年流行什麼類型的電子菸?
  • 朋友圈謠言又起,這些謠言千萬別再傳了!《貞子3D》是否在中國上映現在都沒有定論!
    昨天中午,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十月朋友圈謠言TOP10》,廣州日報記者查看後發現,一些老舊謠言仍在傳,如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一事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媒體闢謠,然而時隔一年多仍在傳播,其間各地媒體也先後闢謠。據悉,「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已被舉報處理94780次。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報告稱,10月朋友圈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為1397909次,主要分布在七類。
  • 正能量英語 ▏冷知識:無聊真的會讓人得病!
    Sixty-nine volunteers were placed in a lab environment where nothing happened for 15 minutes at a stretch. But the volunteers could use lab equipment to give themselves electric shocks.
  • 假野格現身煙臺蘇拉亞葡萄酒廠,2人被判刑
    二人在煙臺一家葡萄酒公司生產假冒野格,被公安機關抓獲。日前,二人被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與一年,並處以罰金共17萬元。野格是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突然躥紅的利口酒品牌,雖然瓶單價並不高,仿冒野格的利潤肯定不如仿冒名酒高。可儘管如此,仍有利益薰心的人去鋌而走險。
  • 黎巴嫩——戰火煙硝下的葡萄酒國家
    由於其複雜的宗教屬性和地理位置,很難在不提及該國環境的前提下講述黎巴嫩葡萄酒,戰爭對這裡的人們而言從來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直到1990年才結束了長達15年內戰,2006年曾與鄰國以色列發生流血衝突事件,史稱第二次黎巴嫩戰爭。現在面對敘利亞日漸嚴峻的戰況,無人不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人們還在對利比亞首腦格達費被虐殺驚呼不已時,黎巴嫩鄰國敘利亞爆發內戰,至今局勢駭人,殘垣斷壁遍布。
  • 確診1975例,死亡56例 這些謠言,千萬不要相信!
    月25日0-24時,29個省(區、市)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88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湖北省13例、上海市1例、河南省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1例,新增疑似病例1309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香港特別行政區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2例,臺灣地區3例。  另外,累計收到國外通報確診病例:泰國4例(2例已治癒),日本2例(1例已治癒),韓國2例,美國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馬來西亞3例,尼泊爾1例,法國3例,澳大利亞1例。
  • 兩張神圖,洩密還是謠言?
    很多人為此很興奮,但是事後經證明這些都是謠言謊言。一個是關於逐月的神圖。而且經過對比,發現裡面的內容,竟然是從2020年8月1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財政部《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的通知》(退役軍人部發〔2020〕38號)文件中,摘抄改編而來。可見,這些造假造謠人員是多麼業餘和不用心。現在,兩個事情都經各媒體證實是假貨,似乎這事情也就結束了,但是這個事情給與我們的思考反思和教訓卻是很深刻的,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