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每年11-12月,都會出現一個中風發病高峰,很多人在中風以後都不能生活自理,所以中風給人帶來的傷害是很大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顯示,只要具備「三高」之一,罹患中風的機率就比正常人多出三倍,而「三高」的形成與飲食之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預防中風除了規律的運動之外,還應該慎選飲食。
我們日常生活食用的食物中,有一些可以影響血壓、血糖與血脂肪的營養素、抗氧化營養素或是植化素,對於預防中風都有幫助。因此,只要遵循預防中風的飲食原則,就可以減少中風的機率。今天,養老信息網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預防中風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1. 飲食合理搭配
對於人體有益的食物中含有人體必須的各種營養素,能夠促進身體的健康,小編建議每天攝取蔬菜、水果、牛奶、蛋、瘦肉、全穀類、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油等各類食物。平時用餐注意均衡搭配,攝取不同營養,切記每餐最好維持在八分飽(晚餐更不可過飽),決不可暴飲暴食。
2.食用多種蔬果
據調研發現,每天吃一份蔬果的女性中風機率能夠降低7%,而男性的中風機率則減少4%,由此可知,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腦中風的風險。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中所含有的葉酸、營養素鉀、維生素B6、維生素B12、纖維和抗氧化物等,都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因此,小編建議最好每天食用五份以上的蔬菜及水果。此外,也有研究稱,多吃含鉀食物如香蕉、馬鈴薯等,可以降低中風的危險。
3.宜進低鹽食物
鹽主要的功能是控制人體內水分的平衡,當鹽分攝取過多時,水分會滯留體內,使血壓升高並且加重心臟的負擔。因此,預防高血壓必須要控制鹽的攝取量,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添加人工調味料,醃製的食物也應該避免。小編建議血脂高、高血壓、中風患者,每天食鹽攝取量最好低於6克。伴有嚴重水腫的心臟病人或腎臟病人,必要時應進無鹽飲食。
4.降低膽固醇攝取
首先,小編建議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如肥肉、培根、豬皮、雞皮、鴨皮等食物,還要避免加工食品中的脂肪。其次,食物加工儘量不要使用油炸、煎,建議改用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烹調,外帶時可以利用瀝油、過水等方式,降低食材中的油脂含量。此外,豆腐、豆漿、味噌等黃豆製品能夠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可以適量攝取。
5.控制精緻糖類攝取
攝取過多單糖食物,會造成體內三酸甘油酯含量升高,因此,小編建議平時最好少吃甜食、甜點等含糖量高的食物,預防身體過胖,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據臨床統計研究,食用大量紅肉、加工肉品、精製穀物及甜食的婦女,與攝取少量的人相比較,中風的風險要高出58%。
6.補充優質營養素
攝取優質的營養素,如亞麻仁油、深海魚油、大蒜精、葉酸、輔酵素Q-10、維生素B群、維生素A、C、E及硒,還有L-肉鹼、卵磷脂等,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因此,小編建議,可以經由醫師評估之後,食用需要的營養補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