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一早,她剛剛結束24小時值班,就馬不停蹄地趕到疫情防控辦公室報到。我趕緊給她打了個電話:「你身體吃不吃得消啊?要不回家休息一會兒吧?」但她毅然決然地說:「疫情這麼嚴重,我哪能耽擱?你就放心吧,我會注意休息的。」我了解她,她就是個急性子,一投入工作就會把她對我的「許諾」拋之腦後了,平時就該讓她多吃點,胖一點才好啊。
此後,她披星戴月,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9點,全身心投入到數據統計的工作中,連個微信都不回我。她回家以後跟我解釋說,「每天下午3點半以後是最忙的時候,全區各街鎮會把轄區內的居家隔離人員、密切接觸者的排摸情況給到我們,我們要立馬進行信息匯總、審批和上報……」「行啦,我知道啦,趕緊去洗個熱水澡。」 聽著她略帶疲憊卻依然爽朗的聲音,讓我懸在半空中的心落下了一大半。
幾天前,她還響應號召獻了血,單位領導要求她至少休息3天,可她只在家呆了一天,就連忙回到工作崗位了。小小的身體蘊藏大大的能量。雖然我從來沒有當面誇過她,可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她身上的那股拼勁兒,也一直激勵著我。
而我的任務,是在高速道口給入滬人員測量體溫,碰到體溫異常和疫區來滬的人,要馬上安排他們復檢和登記。
說實話,第一次碰到需要復檢的情況時,我也有點害怕。這個病毒傳染能力太強,如果對方真的染病了,那和他直接接觸的我,也會有危險!但嚴峻的形勢讓我顧不得這麼多了。
記得第一天到崗時,我們便被要求在上崗前以最快速度做好自我防護。因為當天蘇州轄區高速公路封路,入滬車輛一下子多了起來,前一班的志願者已經疲憊不堪,我們要馬上頂上去!
當時,所有入滬道口全部打開,每一個道口只有一名人員測量體溫,因此我需要前後左右不停地跑,僅僅三四個小時,步數就達到了一萬步。我想著,她在抗疫中收穫了成堆的數據,我在抗疫中收穫了上萬的步數,般配!
後來,醫務人員也加入了我們,我的任務就變成了登記紙質表格。剛開始,我還站著登記,到後來我乾脆坐在了地上。有人問我:「地上不冷嗎?」我也很無奈:「我實在站不動了。」
從下午3點半到晚上12點,我的小腿肌肉變硬了,腰杆兒也挺不直了,但我跟自己說,要堅持!她都沒喊累,我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