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夜深了,我們一起回家」 | 檢察青年戰「疫」日記⑧

2021-02-22 青春檢影

大年初二一早,她剛剛結束24小時值班,就馬不停蹄地趕到疫情防控辦公室報到。我趕緊給她打了個電話:「你身體吃不吃得消啊?要不回家休息一會兒吧?」但她毅然決然地說:「疫情這麼嚴重,我哪能耽擱?你就放心吧,我會注意休息的。」我了解她,她就是個急性子,一投入工作就會把她對我的「許諾」拋之腦後了,平時就該讓她多吃點,胖一點才好啊。

此後,她披星戴月,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9點,全身心投入到數據統計的工作中,連個微信都不回我。她回家以後跟我解釋說,「每天下午3點半以後是最忙的時候,全區各街鎮會把轄區內的居家隔離人員、密切接觸者的排摸情況給到我們,我們要立馬進行信息匯總、審批和上報……」「行啦,我知道啦,趕緊去洗個熱水澡。」 聽著她略帶疲憊卻依然爽朗的聲音,讓我懸在半空中的心落下了一大半。

幾天前,她還響應號召獻了血,單位領導要求她至少休息3天,可她只在家呆了一天,就連忙回到工作崗位了。小小的身體蘊藏大大的能量。雖然我從來沒有當面誇過她,可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她身上的那股拼勁兒,也一直激勵著我。

而我的任務,是在高速道口給入滬人員測量體溫,碰到體溫異常和疫區來滬的人,要馬上安排他們復檢和登記。

說實話,第一次碰到需要復檢的情況時,我也有點害怕。這個病毒傳染能力太強,如果對方真的染病了,那和他直接接觸的我,也會有危險!但嚴峻的形勢讓我顧不得這麼多了。

記得第一天到崗時,我們便被要求在上崗前以最快速度做好自我防護。因為當天蘇州轄區高速公路封路,入滬車輛一下子多了起來,前一班的志願者已經疲憊不堪,我們要馬上頂上去!

當時,所有入滬道口全部打開,每一個道口只有一名人員測量體溫,因此我需要前後左右不停地跑,僅僅三四個小時,步數就達到了一萬步。我想著,她在抗疫中收穫了成堆的數據,我在抗疫中收穫了上萬的步數,般配!

後來,醫務人員也加入了我們,我的任務就變成了登記紙質表格。剛開始,我還站著登記,到後來我乾脆坐在了地上。有人問我:「地上不冷嗎?」我也很無奈:「我實在站不動了。」

從下午3點半到晚上12點,我的小腿肌肉變硬了,腰杆兒也挺不直了,但我跟自己說,要堅持!她都沒喊累,我也不累。

相關焦點

  • @五峰戰「疫」青年,你有一份青年戰「疫」紀念徽章待領取!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五峰青年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不畏艱險!逆行出徵!衝鋒在前!
  • 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芳橋街道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到村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分解到人安排疫情防控工作,記錄工作計劃讓我們為他們點讚!向他們致敬!編 輯:管 靜
  • 戰「疫」•蘭職在行動26丨為蘭職戰「疫」注入強大輿論引導力
    推出「戰『疫』•蘭職在行動」系列報導,讓黨旗高高飄揚、湖北學生的最美堅守、學工人的暖心陪伴、後勤工作的默默奉獻、脫貧路上的防疫攻堅戰、蘭職青年的「疫」往直前、初教院共產黨員的初心、時刻準備著的機電學生、信息輔導員的溫暖防控、數傳師生一筆一划繪情、汽車人跟崗實習的戰「疫」日記……一個個鮮活的典型形象、一個個生動的感人故事,都是蘭職人防疫抗疫鬥爭的工作紀實,都是蘭職精神的生動寫照。
  • 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已於2月3日在CCTV-9播出
    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 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玉屏戰「疫」:寶貝,乖乖等我們回家!
    我作為一名麻醉醫生,希望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這點小傷不要緊,我可以堅持。」楊榮新說。和楊榮新一起參加抗擊疫情的還有他的妻子吳廷菊,吳廷菊是婦幼保健院藥房工作人員,這次主要負責發熱門診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雖然想念孩子、掛念父母,但想到我們這份堅守能帶給更多家庭的平安團圓,我覺得一切都值得。」談到孩子,楊榮新這個七尺男兒也幾度哽咽。是鎧甲,亦是軟肋一邊是新春佳節慶團圓,一邊是抗擊疫情報平安,在這兩者之間,楊榮新夫婦毅然決然地選擇舍小家、顧大家。他堅信,在這場與病毒抗爭的攻防戰上,冬天很快就過去,春天馬上就要到來。
  • 戰「疫」日記 | 小小女孩 大大能量
    戰疫之初,排查範圍劃定在武漢,我們與各小區物業頻繁溝通銜接、排查出了一批武漢返溫人員名單。運送專用垃圾桶、張貼居家隔離標誌、購買生活物資等工作隨之跟上。這是第一批被隔離的群眾,起初,有些人不理解並有反感情緒,我們便苦口婆心地勸解;有些住戶對隔離戶的垃圾桶臨近自家門口反映強烈,我們便多番以電話、上門等形式從中調解。之後,排查範圍擴大到了整個湖北省。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相公鎮柳泉村時常會看到一位穿著藍色制服棉襖的女青年,她就是全鎮唯一在抗疫戰線上的巾幗女書記——相公鎮柳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縣文化和旅遊局幹部賈經鷹。作為80後的她,自駐村以來,勤懇履職、緊扣重心,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深挖資源發展蘋果、核桃、雞牛羊等種養業,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 戰「疫」前線快報:下沉防疫日記(14)——山河雖有恙,未來無限好
    以下是合肥一六八中學黨員李振軍的戰「疫」日記。在這場沒有消煙的舉國戰鬥中,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有責任。有的人衝在一線,不畏生死,可謂大愛;有的人審時度勢,指揮若定,運籌帷幄,可謂大智;有的人身居後方,默默奉獻,服務他人,可謂擔當。
  • 戰「疫」中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形式依然嚴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我們身邊多了許多可愛的人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同心戰「疫」—漢象感恩回饋
    2020年伊始,一場疫情牽動了無數人的心,無數的關懷與幫助雪花般的飛向武漢,對於我們,在家裡默默的支持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我們默默祈禱疫情早日結束
  • 抗疫警色||交警萬彧的「戰疫日記」
    除夕到,不禁想念家鄉的母親、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今年不能回去了,雖不是什麼豐功偉績,但需要我們的堅守,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交警萬彧的心聲。1月29日下午15時30分許,接到鷹潭車站求助,有一名體溫異常乘客準備在鷹潭站下車,希望我們交警協助暫時封閉進站通道。接報後,我立即帶領我們黨員先鋒突擊隊迅速按要求封閉進站通道,疏散人群。
  • 失散16年河南父子在戰「疫」一線重逢
    來源:武平發布十六載陌路閩粵贛邊父子再牽手,一千裡尋親戰「疫」前線骨肉重相聚。
  • 戰「疫」前線 | 14名病人轉成輕症 武漢防控形勢依舊嚴峻
    我們來這一周多,經過各方的努力,我們各項工作基本就緒,現在納入常態化的運行,現在我們病區有51個病人,都是重症、危重症的,一共接受57名病人,這個周有四名從重症轉成輕症,從我們病區轉到了方艙醫院,或者轉到一般的醫院去。我看了整體的醫療工作,這邊的防控形勢防控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是我們當前首要的任務,我們也在盡最大努力落實。
  • 湯頭派出所戰「疫」警事
    正月初三河東公安吹響了戰「疫」集結號
  • 失散16年河南父子在戰「疫」一線重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十六載陌路閩粵贛邊父子再牽手,一千裡尋親戰「疫」前線骨肉重相聚。
  • 靖圓片區草前村村民: 「書記,戰'疫'我們要加入!」
    陳建順嚴肅地向村幹部們傳達了靖園辦這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緊急會議的精神,並告訴大家「這次的疫情來勢洶洶,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準備。」那一夜,陳建順和草前村村委會主任謝清旺立即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進行了工作部署。
  • 百川戰「疫」 之 建安裡戰「疫」
    自從戰「疫」打響之後,項目經理林全平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他每天七點多到崗,布置好項目當天的工作後,在小區門口值守,對進入小區的人員車輛進行問詢、登記、消毒,一點都不含糊,這一幹就是一天,晚飯簡單地吃上幾口,就又返回項目部值班,直至晚上12點才回到家中。第二天又是如此。俗話說「虎將手下無弱兵」,林經理帶領的團隊也都是個個能打硬仗。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戰「疫」一線,疾風勁草用行動踐行著初心。認識和評價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僅要看他平時的言行,更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歲寒知松柏,危難見道義。逆風而行,無怨無悔,不分晝夜,嚴防死守,他們用行動為初心做了最好的注釋。
  • 戰「疫」急先鋒——溫州新聞網新聞部
    1月22日,新聞部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積極創新報導方式率先開闢《同心協力 戰勝病毒》專題,在市民還沒意識到疫情嚴重時,主動策劃推出《給健康過年,多上一道保險》等多個新媒體產品,引發刷屏和關注;《戰「疫」在身邊|疫情中,黨員說「我的農莊可以作隔離點」》《戰「疫」在身邊|出錢、出力、出智 甌海在外僑胞同心戰「疫」》《戰「疫」在身邊|疫情面前她又重拾診包,仰義退伍軍人「重操舊業」當起健康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