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廖女士在惠城區數碼街附近經營日本料理店,今年五月初,剛剛熬過疫情最嚴重的的時期,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近日的三文魚事件,又給剛剛向好的前景罩上了一層陰霾。
當天晚上出現這個事情,周日我們就有說要推全熟的三文魚,誰知道周日那天影響特別大,平時周六日都是排隊的,第二天之後只有兩三桌顧客,晚上也是不多。廖女士說,三文魚事件發生後,到店的顧客明顯減少,而這次事件的主角——三文魚,則成了無人問津的冷門食物。平時我們的三文魚一天賣幾十份,都是半斤半斤的賣,出現這個事,當天我們的三文魚一份都沒有賣出去。6月13日,在省疾控中心統一部署下,我市組織專業人員開展了市場環境和重點食品種類汙染情況應急監測工作,所採集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都成陰性(點擊回看報導)。消息公布後,料理店的生意有所回暖,但仍只佔到平常的三成。6月16日中午,來店內消費僅僅兩桌客人。徐先生是店裡的老客戶,平時都喜歡吃三文魚刺身,但這次他只點了熟食。既然有這個事情發生,自己肯定要有點警覺,不管有沒有這個問題,萬一有呢,三文魚這個東西是吃的嘛,少吃一頓也沒什麼壞處。我要吃烤熟的,不吃生的,我聽同事說,他們都不太敢吃,現在熟的應該沒問題。壽司店老闆廖女士介紹,他們也在積極應對現在的局面。除了更加注意砧板衛生,會推出更多類型的熟食。
廖女士與同行溝通中得知,目前大家的情況相差無幾,而供應商的日子也極不好過,以往她店裡的三文魚日需求量在30斤左右,周日之後,這幾天都沒有進貨。送貨的方先生表示,全市對於三文魚的需求量降低了八到九成。
平時凍品送一大堆,現在疫情,所有日料都有影響,所有壽司店,現在一些賣三文魚都沒有恢復上架。記者聯繫了某大型商超內的日料店,被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採訪。而在街邊一些小型的壽司店,雖然已到飯點,仍是門可羅雀,有的甚至是關門歇業狀態。
目前,全國各地紛紛傳來三文魚下架的通知,專家提醒,在傳染源還沒有確定之前,食用生冷海鮮需要提高警惕,需要經過高溫烹調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