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平正義不會缺席

2021-02-23 成縣公安

犯罪嫌疑人折某某,成縣城關鎮人,因長期吸食毒品導致身患疾病,折某某不思悔改,反而以身患疾病作為護身符,破罐子破摔,自2019年6月以來,折某某在成縣境內瘋狂實施盜竊犯罪37起,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和嚴重的社會危害。近期,成縣公安局對摺某某嚴厲打擊,目前已被依法逮捕。

違法行為人臺某某,現年69歲,年輕時因拐賣人口被判刑。出獄後,長期佔用村集體房屋,在房屋拆除後又私自搶佔拆除後的空地修建房屋,鎮村幹部多次制止均無果,國土資源所兩次送達停工通知後仍置若罔聞,後被予以強制拆除。在被強制拆除違建房屋後,違法行為人臺某某仍不思悔改,並將矛頭指向村幹部,多次到村委會、鎮政府及村幹部家中滋擾、辱罵村幹部及其家人,想通過這種違法方式讓村集體彌補其被拆除房屋損失,並認為自己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並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正義永遠不會缺席,違法行為人臺某某被成縣公安局小川派出所以尋釁滋事依法查處,被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其女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處罰。

在此,公安機關正告違法犯罪人員,年齡和疾病不是違法犯罪的護身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義不會缺席,以身試法只能換回法律的嚴懲,違法犯罪必然付出慘痛代價。

(供稿:刑偵大隊、小川派出所)

責任編輯:郭海濱

本期製作:倪紅星、高靜、蹇文雅

相關焦點

  •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月16日,瀋陽一女子駕車撞人後稱對方碰瓷,頂著人強行駕車離開。
  • 保障高考公平正義 維護考生合法權益
    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人才選拔機制,高考在我們心中一直是公平公正的。但在今年高考延期的特殊時期下接連曝出幾起破壞高考公平公正的案件引發了社會大眾的擔憂。但是有關部門調查迅速,處理果決,程序依法依規,採取了零容忍、不包庇的態度,嚴肅查處,有力維護了高考公平,令公眾信服。
  •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VS遲到的正義並非正義
    之所以說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給受害人造成不可逆轉傷害,可能是名譽上的受損,心理上的傷害,也可能身體的殘缺,甚至是死亡。張玉環被羈押將近一萬天,半生已過。對於他來說,非正義的後果已經造成。
  • 學點知識 |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話是以訛傳訛
    題圖:《肖申克的救贖》如何評價「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話?我們先看通用的中文版本「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中文語句被人引用的頻率頗高,往往被用來安慰弱勢群體正義總會來臨,或告知法律總會給予最後的正義。乍聽起來雞湯味鮮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細探究,實際這卻是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因為正義如果無時效,則必然無意義。這源自於遲到的正義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正義,因為時效是正義的計時器。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僅是口號?
    即便法官對他有著深深的同情,最後還是根據法律,判刑三年六個月,加上之前的緩刑一年六個月,總共五年。儘管如此,這位老人還是感激涕零。 「人類因為負責自己的行為,所以才有尊嚴,但是把柔弱的人放置在爛泥塘的社會是負什麼責任呢?」
  • 海都時評 交通法規面前 必須人人平等 ——評福州7天查處行人、電動車違法2萬多起
    對此,市民看在眼裡,不是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麼,為什麼有的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卻可以亂來?日前召開的福州緩堵大會,福州市委市政府關注到這個問題,明確指出電動車和行人違法的危害和整治的急迫性,要求相關部門:態度更堅決一點,行動更快一點。福州市交警部門馬上就辦、真抓實幹,11月30日即啟動電動車、行人專項整治。用心,就有辦法。
  • 吉水盤谷:整治宗族勢力 彰顯公平正義
    「有法律作支撐,村上宗族勢力不斷弱化,百姓腰杆子挺直了,村上風氣好了。」
  • 政法風採 | 李釗:與「老賴」鬥智鬥勇,維護公平正義無怨無悔
    上期,我們認識了以匠人匠心的態度,守護公平正義的公訴人 丁波,「彰顯法律溫度」,就是她的工作體現。今日,「政法風採之今日我當班」為大家介紹——高明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 李釗,看看他如何與「老賴」鬥智鬥勇,無怨無悔地維護公平正義。
  • 劉漢等36人涉黑被依法嚴懲 彰顯公平正義
    在湖北鹹寧,法庭旁聽席上的群眾代表是第一現場的見證者,他們認為這次庭審及判決結果彰顯了法律尊嚴,體現司法公平正義。  不少法學專家和法律界人士一直非常關注劉漢案件的庭審及判決,看到判決結果後,他們認為,這個案件的審理從程序到實體都經得起法治檢驗。
  • 當今真的不會有公平存在了嗎?
    公平這個在所有人心中都奉為神聖的不可侵犯的敢於把公平二字放大來說的也就只有處在不公平那端的被動者,但顯然大多數人都已經開始放棄對它的深刻追究甚至已經隨波逐流了。這就是當今社會的現狀,我們當真無法來改變了嗎?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處在被不公平包裹的環境中,似乎每個人都習慣了這種現象,他們也會抱怨但更多的是無能為力,有的人窮極一生追求自己心中的公平正義,但在這條道路上很難堅定的走下去。
  • 掃黑先鋒 | 韓晶:公平正義既不會遲到,也不會缺席!
  • 正義不會缺席!
    楊光毅的犯罪行為既違國法,又悖天理,更逆人情,嚴重突破國家法律界線,嚴重挑戰倫理道德底線,嚴重衝擊社會公共安全紅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法應予核准。嚴厲懲處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為是我國法律的明確規定。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是我國現階段的死刑政策。
  • 知乎獲高贊的法律諺語,你愛了嗎?
    我們先看通用的中文版本「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中文語句被人引用的頻率頗高,往往被用來安慰弱勢群體正義總會來臨,或告知法律總會給予最後的正義。乍聽起來雞湯味鮮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細探究,實際這卻是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因為正義如果無時效,則必然無意義。這源自於遲到的正義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正義,因為時效是正義的計時器。
  • 【熱議】法袍染血,傷的是法官,痛的是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信仰
    這反映出民眾的權利意識日漸覺醒,也表明了公眾對法律的信任感和法院調節社會關係的作用在增強。與此相對的是,部分公眾對法治精神的理解尚有待深化。對於這些現象,一些法律工作者這樣講——@律師虞敏:因為接觸平臺的嚴肅性和時間有限性,法官很難深入了解當事人的情緒和內心想法。一些當事人重實體、輕程序,信人不信法的傳統思維根深蒂固,往往對陌生的法官充滿警惕。
  • 孤獨面前,人人平等——《廢紙板拳擊手》
    不愛說話,而且看不懂手寫體——很多美國半文盲都不認識手寫體,也不會寫或者打字,只會看印刷體。但他想找人說話,與其說他想找好心的這位黑人的哥要一張毯子,倒不如說是想跟他說說話:
  • 《辯護人》:以法律之名 捍衛民主的正義電影
    宋佑碩代寫法律文書其實已違反法律,但依舊不影響他賺錢,畢竟法律是死的條文,然而當飯店大嬸的兒子樸鎮宇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殘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宋佑碩的正義終於被激發,他放棄安穩的生活,不顧一切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因此我們需要法律,更需要正義。
  • 推劇時間:《法網邊緣》——法律價值與人性真意
    律師,一個集維護正義與功名利祿於一身的職業,向來為人所推崇。但倘若有天,當正義使命與金錢名利相衝突之時,作為一名律師,又該如何抉擇?
  • 當非法網約車面對團結與正義時,將無法踏破法律的底線.
    只有我們心齊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我們要打一場持久戰,相信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拼盡最後一滴血,寧可站著死,也決不肯跪著生!     自從滴滴侵略東營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弄的東營不在安寧,的哥的姐徹夜難眠非常的辛苦,都在積極配合政府部門打擊非法運營,維護正常的運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