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要參君
來源:財經要參(ID:mofzpy)
一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遇到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
今天,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共同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對近期社會關切的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食品安全,進行了明確規範。
應該說,這次的規定,有著很多實打實、硬碰硬的措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下面這條:
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是的,你沒看錯,千呼萬喚的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終於制定出臺了。
不僅出臺,這項制度還將得到緊鑼密鼓的推行。國家已經下了鐵命令:從4月1日,開始執行!
新政之下,一場改革的風暴即將來臨。
二
怎麼保障孩子們吃得爽口,吃得安全?
天天防著,天天守著,天天檢查,天天督導?說老實話,這不科學,成本太高,效果也不會好。
因為一項好的管理制度,它的作用,必須像像長江大堤一樣。我們修好堤壩,讓水在裡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覺,但水還自動流。
有時候,大道至簡,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最管用。
在校園食品安全方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推行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讓中小學幼兒園校長等領導,和學生們一起用餐,吃一樣的東西,喝一樣的飲料。同時,讓家長們也參與監管。
這不是無懼之談,其實國外就有先例可循。比如,日本所有公學校規定就規定,學校午餐做好之後,並不是馬上要讓孩子用餐,而是先準備一人份送給校長先吃,主要目的是防止孩子食物中毒。
看,日本廚師為了保證新鮮,不會提前一天做準備工作,只能在當天上午3小時內烹飪出720份午餐。
每個班都有自己的餐車,一到午餐時間,會有輪班的學生負責分配餐點。高年級的學生自取,低年級學生的午餐,會通過升降電梯放到樓下。
用餐前老師會帶頭集體向當天服務大家的同學們道謝,和孩子們坐在一桌吃著和孩子們相同的食物。
老師還會告訴大家餐桌上食物的來源——「今年是六年級的同學為我們種了土豆,我們的餐桌上才會出現他們,來年3月就輪到我們了,到了7月就能吃到我們種的土豆了。」
飯後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飯後刷牙,並再次謝謝服務組的同學,大家便開始收拾。
換句話說,學生們在用餐前,老師和校長是一位「試毒者」,吃過之後沒問題,學生食堂才可以宣布開飯。
同時,因為校長和老師的參與,讓午餐時間,也成為學習禮儀和感恩的時間。
日本校長就說了:這45分鐘的午餐時間,同樣也是學習時間,跟他們的數學課或是閱讀課沒有什麼不同。
一頓簡簡單單的午餐,可能只要十塊錢,但卻給了孩子們一份健康、一份營養、一份快樂和一份成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這種實施了一百多年的學校午餐制度,的確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三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中,吃,從來不是一個小問題。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底蘊。
教育是百年大計,孩子們的食品安全,更是牽動著所有家長和整個社會的心。
幸好,今天,國家已經下了鐵命令,要切實加強孩子們的食品安全。特別是校長陪餐制的實施,能以直接的利益關聯激發校方的履職動力,如果切實實施,必將大有裨益!
施行家長陪餐制,創造機會讓家長全程參與校園食品監管,則可以進一步發揮第三方獨立監督的作用,讓校園食品監管更加透明。
相信在嚴格的監管之下,我們的孩子,不會再受到這樣的傷害。而黑心的企業,也會在法律的聚光燈下,遁於無形。
校園應該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
保護孩子,就是保護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