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歐盟遭空前孤立,北溪二號告急,俄警告: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2021-02-25 裝置分析者

「北溪2號」項目是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有關天然氣管道合作的重要項目,這一項目如果成功實施,那麼整個歐洲大陸的天然氣供應都將受益,對於歐洲與俄羅斯而言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由於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歐盟對於這一項目一直沒有表態,最近歐洲議會終於召開了會議,對「北溪2號」項目進行了討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德國在這次會議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德國遭遇孤立,「北溪2號」告急

在這次的會議上,除了德國之外的其他26個國家全部都對「北溪2號」項目投下了反對票,也就是說,德國在歐盟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與此同時,俄羅斯也發出警告,「北溪2號」項目正面臨著危機,雙方需要加快推進。

目前,「北溪2號」項目的進度為94%,只差最後一段就可以完工。但是在這次的會議中,歐盟各國卻試圖以「人權」的名義阻止「北溪2號」項目的繼續實施。對於德國和俄羅斯而言,這無疑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

如果「北溪2號」項目順利完工,那麼俄羅斯的天然氣到達德國以後,德國就可以從本國將這些天然氣分配給其他歐洲國家。到時候,德國就相當於掌握了歐洲的能源命脈,其在歐洲的地位也將大大提升。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默克爾才會冒著得罪美國的風險,和俄羅斯推進這一項目。

美國霸權和歐洲強國之爭

而歐盟其他國家之所以阻止這一項目的進行,和美國的霸權主義有一定的關係。和俄羅斯一樣,美國也是一個天然氣出口大國,而歐盟各國都與美國多少有些聯繫,美國自然希望能切斷俄羅斯和歐盟各國之間的聯繫,從而為自己的天然氣開拓市場。

除了美國的私心之外,「北溪2號」遭到反對,還有德國和法國之間關於歐盟「首腦國」的競爭。英國脫歐以後,德國和法國就一直在爭奪歐盟「首腦國」的位置,而法國在經濟上本來就和德國存在差距,如果再讓德國通過「北溪2號」項目掌握了歐盟的能源命脈,那麼法國就更沒有底氣與德國進行競爭,因此「北溪2號」項目受阻,多少也有法國在背後出力。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北溪2號」項目確實已經是「兇多吉少」,以德國的實力,根本無法面對各國一起施壓,所以俄羅斯才會呼籲德國儘快採取行動。

相關焦點

  • 德國議會拒絕談判北溪二號,俄:大國幕後遊說成功
    近年來,由於俄德之間的「北溪二號」項目,美國經常對俄德施加壓力,甚至實施制裁。該法案涉及對北溪二號項目的制裁。具體而言,對參與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實施了制裁,甚至禁止這些公司的人員前往美國,並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財產。
  • 僅得一票,美國被空前孤立
    「14日,安理會就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武器禁運決議草案進行過表決,13個安理會成員明確不支持這份決議草案,美國僅得到1票支持,被空前孤立。這充分說明,美方單邊立場同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背道而馳」……8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 俄羅斯要制裁歐盟?關鍵時刻,普京或要對德國反擊了!
    對於歐盟的關鍵成員國——德意志來說,這次的反擊具有很強烈的針對性。可以說,事情就是因德國而起的,俄羅斯只不過是採取了"對等反制"而已。根據環球網10月18號報導,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日前向媒體表示,莫斯科將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歐盟此前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
  • 歐洲議會緊急介入叫停「北溪」工程,沒給德國第二條路
    但在蓬佩奧離職前的一個月,美國務院官員最後警告了德國:"北溪-2"天然氣工程對美國利益損害非常大,是赤裸裸的對俄羅斯資助;即使美國付出再大代價,該項目也必須被叫停。他認為默克爾寄希望和拜登政府和解,拜登和新國務卿布林肯有可能網開一面放過"北溪-2"項目。
  • 英國再次回歸「光榮孤立」?細數幾十年來英國與歐盟的愛恨情仇
    近日據外媒報導,英國與歐盟與在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終於完成「脫歐」。英國終於得償所願了,英國當年費心費力想要加入歐盟,現在為啥又這麼急於脫身呢,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英國與歐盟的愛恨情仇。光榮孤立說到英國和歐洲的關係,不得不提一下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光榮孤立」。
  • 歐盟24國集體對美亮劍,拒不對美妥協打響反擊
    然而令所有國家沒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在「北溪-2」開工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出手幹預,試圖讓俄羅斯等國賠得血本無歸。這自然也引起了歐盟各國的不滿,然而美國卻選擇無視,甚至試圖通過更嚴厲的制裁措施來逼停該項目。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稱,在「北溪-2」項目接近尾聲之際,美國再次試圖阻止該項目的完工,從而引發來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各國的不滿。
  • 歐委會主席:所有歐盟成員國將同時獲得新冠疫苗
    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成員國非正式視頻峰會上表示,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將按照人口數量同時獲得新冠病毒疫苗。
  • 威脅斷絕關係 俄羅斯與歐盟僅是互相放狠話?
    所以現在俄羅斯非常擔心的是在下一階段歐盟進行政策評估之後,會進一步地採取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儘管制裁往往是雙向的傷害,是一柄雙刃劍,對於歐盟來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但是俄羅斯同樣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一種前景,所以現在態度上有剛性的方面,但同樣又留有一定的空間,試圖使歐盟方面能夠採取更加符合俄烏雙方利益的方式來處理當前的危機。
  • 孤立中國?將令全世界人受苦!
    2月21日,德國《商報》網站刊登記者延斯·明希拉特的採訪報導,題為《「孤立中國將令所有人受苦」》。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菲斯特警告:歐洲人不要參與美國政府的對華孤立政策。他對記者說:「如果歐洲和美國試圖在經濟上孤立中國,將會給有關各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菲斯特指出:「歐洲和美國在對華經濟關係中獲得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不同。」
  • 「全球反抗」,美國被孤立了!
    美國被孤立了。 是美國《華盛頓郵報》說的。
  • 德國新聞| 鄰國不滿德國關閉邊境,德國喊話歐盟「不用你教我做事!」
    消防部門發言人盧卡斯·馬萬(Lukas Marvan)表示,有約四分之一的卡車司機未獲得入境德國所需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報告。一些來自巴爾幹的司機因語言不通,無法與檢疫人員進行交流,即使能排上號接受病毒檢測,還要在寒風中等待15分鐘才能獲得檢測報告。 根據德國發布的臨時邊境管控規定,僅允許德國公民、持有德國居留許可的外國公民、季節性農場工人、醫療人員和公共機構僱員入境。
  • 「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德國-俄羅斯外貿商會主席就美國持續反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喊話德國政府,直指「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德國在能源政策上不應屈服於任何國家綜合今日俄羅斯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德國-俄羅斯外貿商會是一個德國的貿易遊說組織。這一組織21日發表聲明稱,美國企圖影響德國能源政策的做法破壞了跨大西洋聯盟,降低德國民眾的信任感。商會主席馬蒂亞斯表示:「在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問題上,德國不應受到別國的支配或影響,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是如此。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
  • 默克爾:德國現在必須爭取時間,延緩疫情蔓延!
    科技日報記者 李山3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就新冠疫情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德國現在必須爭取時間,延緩疫情的蔓延。當前德國政府應對疫情的關鍵是不讓醫療系統超負荷,把醫療資源用於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
  • 德國:"中國太大、經濟太強、科技太先進,制裁了也沒用"
    16日,呂特根在接受「德國編輯部網絡」(RND)採訪時,將中國和俄羅斯的情況進行了比較。上月底,歐盟繼續以烏克蘭停火協議沒有得到全面執行為由,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到明年1月31日。對此,外界評論聲稱,德國在面對中國和俄羅斯問題上具有雙重標準。呂特根 推特圖不過,呂特根駁斥了這種說法。
  • 德國專家:德國和奧地利必須接納更多難民
    應對難民政策的慢性失效,歐盟委員會最新出臺的移民與難民協議對此做出了反應,試圖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在2015年,歐盟脆弱的難民體系之所以沒有瓦解,只是因為一些國家,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出面的接納才避免的。
  • 歐盟和美國接連亮劍,俄外長火了!撂下重話
    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日趨緊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前曾發出「斷交警告」,歐盟官員近日又透露,歐盟計劃近期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 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沒等讓普京屈服,德國讓喊損失慘重要求全面取消
    於是歐盟為烏克蘭制裁俄羅斯多年,可惜的是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沒等讓普京屈服,德國讓喊損失慘重要求全面取消。這種主張在2020年底的時候公開的喊出來,在德國聯邦議院的一名議員已公開要求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德國國內不平靜德國的工程,化學和製造業遭受的損失最大,從有關研究機構的說法,對俄制裁每年讓德國經濟造成54.5億歐元的損失,整個歐盟的年總損失為210億歐元。
  • 德國新聞| 德國計劃每年再接受7.5萬難民!新難民分配政策下的德國未來將怎樣
    在結束訪問後,Seehofer向歐盟提出,鑑於希臘群島不斷攀升的難民人數,如果歐盟再不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希臘等同盟國對歐洲邊境實施管控,歐洲可能將再度面臨一大波難民潮,其兇猛程度與2015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