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即可關注↑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
推行高速ETC是國家出臺的一項利民政策,說實話用過ETC的人確實真的都感受到了它的方便快捷:不用排隊、不用停車就可以快速通過高速收費站,而排隊拿卡一般都會等上個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若按照高速路最高限速度計算,這個時間可能已經行駛了40公裡了。所以ETC方便是大家公認的。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ETC推行至今已經15年了,而這15年間ETC辦理數量增長速度卻遠不及車輛的增長速度,到目前為止ETC實際總用戶與汽車保有量差距非常之龐大,為什麼?另外,對於車主們來說,用不用ETC都是要收費的,甚至用了ETC不僅有優惠能省幾塊錢,還能幫助國家降低公路運營成本,但是為什麼安裝的人還是很少呢?
其中的原因,歸根結底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群眾對ETC辦理的認識存在某種誤解
我敢肯定,目前在很多車主的認知裡,依然認為ETC辦理需要跑到辦理網點排長隊、進行複雜的辦理流程。因為在很久以前ETC辦理就是這樣子的,有的人為了辦理ETC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路上來回時間+排隊時間+辦理時間),如果過程不夠順利,如資料沒有準備齊全等可能還要再跑一趟,所有整個經歷下來只覺得身心疲憊。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覺得ETC辦理就是件麻煩的事情。
但現實情況是,現在辦理ETC根本不用跑到線下排隊,只要在網上動動手指就可以了,需要提交的資料也不複雜,拍個照片上傳就行。而且線上辦理的方式很多樣,可以是微信小程序辦理(如小程序搜索「ETC辦理」進入「高速ETC服務中心」),也可以官網辦理(如百度搜索「易賽ETC辦理」),還可以商城O2O平臺辦理(如JD、拼多多等),這些辦理渠道的開通都是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便利,但是大家生活中關注的方向基本不在上面,所以根本不知道。
第二,優惠辦理套路多降低群眾信任度
ETC是免費辦理的,但是ETC設備是要自己花錢買的,每個設備至少是200塊,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把很多人擋在了門外。而那些代辦的銀行,為了所謂的客戶留存率,還會額外給你加一些辦理要求,比如必須綁定信用卡、必須預存一筆錢、在規定時間內不得銷卡……這些要求在車主看來,就像糞坑裡的蒼蠅,看著都噁心。
甚至有的車主對辦理信用卡很排斥,在他們看來,辦理信用卡就和買保險是一樣的,都是要「坑」錢。所以別說辦理ETC了,這種情況下車主們就連想辦理的念頭都被消得一乾二淨,就算ETC打著「免費辦理」的旗號,依然吸引不來他們的光顧,因為在你「免費辦理」的背後我已經看穿了一切套路。
第三,有關部門不夠重視、不與時俱進
15年了,小樹苗都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了,ETC卻效果平平,這該由誰負責?為什麼支付寶和微信要聯合推出「無感支付」,或許是看不下去、也等不及了吧?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任何事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很快,而那些寡頭壟斷的國企卻沒有絲毫上進心,也不與時俱進,我們幾乎看不見哪個部門為了真正的利民而大力宣傳推廣,讓ETC便利的信息飄進千家萬戶,反倒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在下底干著急。
雖然近兩年辦理ETC的人數有明顯的增長,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汽車基數龐大的國家,這點增長根本算不上什麼。「ETC」究竟為什麼用15年的時間走成了這個樣子,今後又應該如何發展,我們都應該反思。
最後,你覺得上面的三個原因,哪個才是最主要的?
好看的人都點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