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懶午後來一杯,購物小憩來一杯,聚餐唱K來一杯,如今人們似乎已離不開「現榨果汁」了。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曾揣測:我喝的究竟是不是新鮮水果現榨出來的,有沒有加水、加糖甚至是食品添加劑呢?
9月16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舉行發布會,公布了浙江鮮榨果蔬汁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確保公眾喝到的「現榨果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新標準將於2015年12月10日正式實施。
目前各商家售賣的現榨果汁是不是真正的「現榨」?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食品處處長潘紅表示,目前尚無權威監測數據。
浙江省疾控中心叢黎明主任醫師等專家表示,從之前的摸底調查情況看:現榨果汁市場非常混亂,良莠不齊,不乏非「現榨」而用濃漿、濃縮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現榨果汁」,甚至許多商家加了各種食品添加劑,如甜味劑、著色劑等。
因此,為了保障消費者食品衛生安全和權益,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組織制定了《現榨果蔬汁、五穀雜糧飲品》等3項新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9月10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公布了《現榨果蔬汁、五穀雜糧飲品》(DB 33/3005-2015)、《食品工業用柑橘囊胞》(DB 33/3006-2015)、《食品中4-己基間苯二酚殘留量的測定》(DB 33/3007-2015)3項新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其中,《現榨果蔬汁、五穀雜糧飲品》對餐飲服務場所現榨果蔬汁、五穀雜糧飲品的產品安全指標、加工製作過程衛生要求進行了統一規範。
根據標準規定,現榨果蔬汁是餐飲服務場所以新鮮水果或蔬菜為原料現場製作而成,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其他採用濃漿、濃縮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飲料,不得聲稱為現榨飲品。
「現榨果汁」不得加任何食品添加劑,10-60℃條件下從製作到供應不超2小時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食品處處長潘紅介紹,今後現榨果汁必須是「以新鮮水果或蔬菜為原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現場加工製成。」
那如果商家為了口感添加蜂蜜或白砂糖呢?還有些果蔬本身水分含量較少,必須加水才能加工的呢?
這些加水、蜂蜜或白砂糖等輔料的果蔬汁統統叫「現榨調和果蔬汁」,以與「現榨純果蔬汁」區別。「輔料和食品添加劑是兩個概念,輔料是可以加的。」
潘紅還強調,商家必須在餐桌或飲料單等顯著位置表示產品名稱、配料等信息。消費者可以從配料表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喝的是「現榨純果汁」還是加了水、蜂蜜或白砂糖的「現榨調和果汁」。
標準對現榨果蔬汁等的加工製作過程也進行了規範,最直觀的一條是「在10-60℃條件下存放的,製作到供應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還有「不能供應隔頓、隔夜飲品」等要求。
新標準將於2015年12月10日正式實施,屆時顧客如發現商家標註不明、摻雜、摻假等,均可向食藥監部門投訴。
同時發布的《食品工業用柑橘囊胞》主要針對柑、桔、柚、橙等柑橘類初加工;加工過的柑橘囊胞主要用於果肉、果粒型飲料(如「果粒橙」)的生產。《食品中4-己基間苯二酚殘留量的測定》則對4-己基間苯二酚殘留的檢測方法做了規範;4-己基間苯二酚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蝦類保鮮劑(如「蝦鮮寶」)的主要成分,可以延緩蝦類的氧化速度。
記者:鄭名智
通訊員:陳娜 陳清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責編:陳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