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那些改變韓國社會的小人物們

2021-03-03 韓國你是誰


(圖片來自연합뉴스)

最近中國有很多關於「勝利和張紫妍事件」相關的新聞,很多新聞還上了微博熱搜。沒想到中國朋友們對這些事件那麼感興趣。我也可以理解,因為一些事件的主角是中國朋友們相對比較了解的明星。不管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大家對明星的新聞會比較感興趣。

但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跟大家聊聊這些事件背後的「配角」,那些真正改變韓國社會的小人物們,他們才是應該被記住的人。

1. 「Burning Sun」事件的金尚喬先生

(圖片來自News1/金尚喬)

現在大家在討論的 「勝利事件」(「Burning Sun」 事件),你們知道這個事件是怎麼開始的嗎?其實是從一位普通韓國老百姓金尙喬先生對暴行的投訴開始的。

(圖片來自MBC/當時的監控視頻)

金先生去年11月24日向警察舉報了Burning SUN酒吧的保安施暴。他本來只想保護被那些保安帶走的女性客戶,但反而被保安毆打了。後來警察到達現場後不但沒有抓那些打他的保安,反而把金先生帶走了。

12月14日金先生在網上社區發表了相關文章,還原了事件的真相,並主張說這些酒吧有可能和警察有關,然後很多媒體開始報導。看到他勇敢的行為後,更多證人出來舉證,後來毒品、性犯罪、官商勾結等的其他犯罪的真相就逐漸被曝光了,從一個小的暴行事件變成了連韓國總統也指示要徹查的大事件

(圖片來自金尚喬instagram )

金尚喬只是經營一家廣告公司的普通老百姓,他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值得我們敬佩。

2. 「張紫妍事件」的張紫妍女士

(圖片來自《花樣男子》 )

很多人認為張紫妍只是一個被迫遭受性暴力而自殺的可憐無名藝人。

(圖片來自MBC/ 張紫妍遺書 )

但,最近她身邊的人說她的遺書其實不是「遺書」,而是為了指證權威人士而留下的證據。一般來說自殺之前的人寫的遺書上不會籤字、按手印和寫身份證號碼

現在有一些人說,她可能不是自殺的,有可能是他殺

(圖片來自연합뉴스)

她的死亡讓韓國民眾非常憤怒,該事件對整個韓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可能是懲罰韓國首惡「朝鮮日報」的機會

不管生前還是死後,張紫妍都是勇敢的戰士

3. 「張紫妍事件「的目擊者尹智伍女士

(圖片來自SBS/尹智伍)

「張紫妍事件」到目前為止唯一實名作證的目擊者尹智伍為了查明事情真相,她實名、露臉作證,可以說是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但事實上此案的目擊者還有很多,但是她們都拒絕作證。

(圖片來自尹智伍instatram)

尹女士以前是和張紫妍在同一家經紀公司工作的演員,她說張紫妍對她來說是一個好姐姐,雖然她和張紫妍一起度過的時間只有10個月,但她們倆的關係很好。

(圖片來自MBC/第13次證言)

她還說過,還活著的她要為無辜死去的張姐姐做點什麼...為了揭露事件的真相,她寫了一本書叫「第13次證言」。 而且本來在加拿大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她,現在為了參與調查回到了韓國。

尹智伍是滿23歲就畢業於漢陽大學最年輕的MBA,還會說5種語言的優秀人才。

(圖片來自Burning Sun)

韓國本來不太關心無名藝人。為什麼新聞裡寫「性接待」不是「性暴力」的理由也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這些事件發生是因為這些明星是為了自己出名,而自願參與性交易。但我們怎麼判斷誰是100%自願的?不好判斷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判斷。

對去酒吧、舞廳的受害者很多人也存在一些偏見,他們認為因為你去了酒吧,所以發生這些事件,你自己也有責任。但,年輕的時候誰沒有瘋狂過? 開開心心的玩也是青春的權利。這不應該是一個可以成為受害者的理由。

(圖片來自SBS/世越號)

韓國世越號(歲月號)事件改變了不少老百姓的看法。當時那些無辜的孩子和老百姓死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做,這是我們一輩子的遺憾。後來韓國老百姓開始更關心社會不合理現象,也想努力去改變。真心希望這個社會以後就沒有無辜的受害者

(圖片來自이슈피드/張學義,張紫妍)

其實「張紫妍事件」「別墅性暴行事件」的犯罪人不一定被懲罰,因為這些事件公訴時效都過了或者快要到期了。但我們想知道真相,萬一他們沒有得到法律上的懲罰,也希望在道德上、歷史上留下對他們名譽的懲罰

(圖片來自YTN/張紫妍)

希望通過「張紫妍」事件,《朝鮮日報》的方家家族能夠得到應有的懲罰。《朝鮮日報》的變化會影響整個韓國媒體行業,會改善媒體行業的環境

(圖片來自연합뉴스)

通過「Burning Sun事件」、「張紫妍事件」和「別墅性暴行事件」讓老百姓看到了警察和檢察機構的腐敗問題,國民希望獲得可靠的調查、監管機構,希望生活在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國家,所以在準備幾種改善這些問題的方案。

(圖片來自BreakNews)

其中一個是,韓國目前在討論新成立一個部門「腐敗高官調查局」(類似於香港的廉政公署),是一個專門調查總統、國會的議員、法官、檢察官等高官腐敗行為的機構

現在樸槿惠的 「自由韓國黨」反對這個方案,你們可以猜是為什麼。但由於整個韓國社會也都在關注這些大事件,所以「自由韓國黨」會很難反對這個方案。

一旦這個方案通過,以後可以預防包括總統在內的高官腐敗,並讓腐敗者可以及時受到懲罰。

(圖片來自金尚喬&尹智伍instagram)

我不覺得金尙喬先生和尹智伍女士作出這些舉動最初始的動機是為了改變韓國社會、推動社會進步那麼偉大,但很多社會的大變化就是從這些小人物們的勇氣開始的。

我開始做《韓國你是誰》也只是一個小人物的小舉動。希望通過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小努力、小勇氣,讓我們生活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溫暖

  

社會 | 韓國性犯罪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孔子到底還要做多長時間的韓國人?

美容| 韓國是如何變成整容強國的?

天然| 能讓你健康又漂亮的萬能EM菌

關於這個節目我將和大家分享:

韓劇以外真實的韓國是什麼樣子的?

韓國老百姓的生活中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請大家期待哦!

韓國小崔和你聊聊韓國那些事

& more...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雪莉事件背後:韓國社會怎麼了?
    在一個對卡戴珊們司空見慣的社會,大眾對韓流偶像雪莉的印象是平平無奇的。畢竟,她身上那些所謂的「爭議」也不過是:不穿內衣、在社交媒體上直播醉酒、直呼前輩男演員的名字以及公開支持韓國最新修訂的墮胎法。但雪莉所處的文化環境是:名人必須是保守而受人尊重的。
  • 韓國「湯匙階級論」甚囂塵上 社會矛盾指數飆升
    按照父母的財產將身份分為金湯匙、銀湯匙和土湯匙等,這就是所謂的「湯匙階級論」,反映了青年們的憤怒和自嘲。這一詞於去年首次出現,最近再次受到熱議。 本月20日,在飛機上酒後鬧事的中小企業富二代,26日在酒吧鬧事的大企業會長兒子等所謂的豪門子弟接連成為導火索。留下「沒有能力,就怨你父母吧」話的鄭尤拉(20歲)也是引發公憤的原因之一。
  • 經濟學人 | 韓國社會的等級制度
    Kkondae一詞的流行為我們揭示了韓國年輕人對韓國由來已久的等級制度的不滿與抗爭。Kkondae 會對那些挑戰其權威的人進行報復。韓國人會用這個詞來描述自戀的老闆、蠻橫的叔叔以及貪腐的政客。There are websites offering tests of kkondae-ness and tips on how to avoid the condition.
  • 韓國同性戀在韓國社會的生存現狀
    韓國同性戀在韓國社會的生存現狀동성애. 복잡 미묘한 단어다. 익숙하지만 여전히 은밀하다. 통계 작성은 애초에 불가능하다. 예측할 순 있어도 100% 신뢰할 순 없다.동성애학과까지 개설되는 해외의 현실에 비해 한국사회에서 동성애는 더욱 내밀하다. 당당히 밝히는 동성애자도 있지만, 아직은 그 반대가 많다.同性戀。
  • 《警察遊戲》:小人物的正義英雄夢
    電影想法還是蠻有趣的,用低俗的情節來牽引出高尚的情操,並沒有因為電影劇情的升級而改變人物原來的本性,並將英雄這麼一個角色的塑造拋離了傳統觀念上給人的感覺
  • 《熔爐》:小說、電影及其改變的韓國
    眾所周知,《熔爐》在韓國是一部改變了法律和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電影,但是對於整個改變的歷程和始末未必清楚。
  • Noisey:徐太志的孩子們激發了像BTS這樣Kpop組合所引起的社會意識
    但當時的韓國社會已經準備好了改變,「I Know」 曾達到了排行榜連續17周保持一位的成績,標誌著Kpop的新開端。Though Seo Taiji & Boys soon disbanded in 1996, their career was a game changer.
  • 韓國夜店感染群增至119 社會掀仇恨同性戀情緒
    未料就在疫情緩和之際,爆發梨泰院同性戀酒吧群聚感染事件,也挑起社會對LGBTQ族群的仇恨言論,恐同情緒成為韓國防疫一大考驗。京畿道龍仁市一名29歲男性(下稱龍仁案66)6日確診,在社交距離政策尚未解除的2日凌晨連跑5家夜店,包括幾家同志酒吧,且在室內未戴口罩。近日有多名曾光顧這些夜店的客人確診,又傳染給身邊親友,截至13日中午累計多達119起相關個案。
  • 社會不平等
    這些互相獨立的故事中的一幕幕情節都顯示出驚人的規律性,因此,那些最早將概率法則應用於分析人類事件的社會科學家們頗為質疑所謂的自由意願這個概念。1835年,比利時統計學家阿道夫·凱特勒(Adolphe Quetelet)曾寫道,「人類社會醞釀了罪行,犯罪的個體只是工具罷了。」
  • 社會實踐 | 三十八載環衛,卻道始於興趣
    寧波工程學院城市「美容師口述寧波城市衛生的變化」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通過採訪各個崗位的環衛工作者,從他們個人工作、生活角度出發,縱向折射出整個寧波市的環境衛生變化。今天,該團隊的江依瑩、馮旭敏、陳金妮採訪了寧波環衛轉運站的一線負責人,同時也是擁有38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工作人員:陳勝隆。
  • 為什麼社會性侵的案件會層出不窮?「熔爐法案」在線剖析
    因為這部電影的播出,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十幾年前一所聾啞學校的黑暗面,也因為電影播完後,引起的社會效應過大,韓國司法部門重查此案,並重新修訂了保護殘障兒童的法律,又稱「熔爐法」簡單回憶一下電影的劇情,孔劉飾演的美術老師姜仁浩被派往一所聾啞學校任教,在學校裡面他發現學校籠罩在不一樣的氣氛之中,教務人員腐敗勾結,
  • 企業社會契約
    企業契約理論,即有關企業做為—種社會組織,在民事性質活動中,與其他社會組織發生民事關係時,有關行為、方式、內容應遵循地位平等、志願、協商一致、誠信守約、享有權利並履行義務原則的理論。企業社會契約理論認為企業和社會之間存在著某種社會契約,即企業與社會各種利益集團之間有一系列自願同意並相互受益的社會契約,履行與這些利益集團的合同義務就是企業的責任。
  • (徵文)小人物,大英雄
    馬德曾說過:「好人是這世界永恆的溫暖與良心」,在長長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英雄譜中,還是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汪勇只是個快遞小哥,但他同樣在一線為抗擊疫情英勇戰鬥,他以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們:只要力所能及地為別人,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奉獻,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也可以在平凡崗位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英雄。
  • 犬儒文化,社會的精神霧霾
    改變?作為一隻狗,你能改變什麼?改變你所處的環境嗎?你每天吃狗糧、遛彎,生病了還能去寵物醫院,你甚至是這個環境的受益者,你什麼都改變不了。反抗?你反抗誰呢?誰是壞人嗎?你的主人對你很好啊,就算反抗你反抗得了嗎?逃離?回到從林中或者成為流浪狗,你都生存不下去。
  • 2017年東協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在金邊成功召開
    【本報消息】2017年東協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今(28)日在金邊成功召開,約200名來自國內外社會福利工作相關的非政府組織代表共襄盛舉
  • 竟然觸及社會問題
    我們要從2011年韓國流行的「三拋一代」說起。「三拋一代」最早出現在了《京鄉新聞》企劃報導《講述福利國家》中,指的是那些因為生活艱辛而放棄戀愛、結婚和生育的年輕一代。 當今韓國社會裡,有很多80、90後年輕人在節節攀高的生活物價、學費、就業難、購房等經濟和社會上的壓力下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結果只能被動放棄戀愛,成家生子也無限期被推延。 這些年輕一代叫做「三拋世代」。
  • 《共犯者們》:你們看過的韓國電影其實都是真的.
    然而,今天看完這部紀錄片《共犯者們》之後,我明白我錯了。 這部紀錄片在豆瓣高達9.2分,而對應的影人是盧武鉉,李明博和樸槿惠。後空降社長,將KBS的《今夜時事》,《媒體聚焦》等揭露社會弊端的欄目全部下架,大量在第一線報導社會問題的調查記者被調離到二線
  • 亞太經社會:疫情大流行,凸顯普遍社保體系的重要性 | 社會科學報
    為促進亞太國家社會長期的健康發展,各國政府可以努力在以下方面進行革新。將社會保障納入國家發展議程並分配更多資源。有效的社會保障要求大幅增加公共支出。為了獲得必要的資源,各國政府需要重新確定現有支出的優先次序,並主要通過擴大稅基、實行累進稅制、更嚴格地執行現有稅法和擴大繳費型社保計劃來增加收入。
  • 特殊時期, 「宅」是一種社會責任
    「姐妹們,我把新的舞蹈動作發在群裡,大家在家裡就可以練,窩在家裡一定要鍛鍊身體啊。等到春暖花開,我們再出來一起跳。」
  • 影單:5部韓國黑幫犯罪電影
    韓國電影最受喜歡的類型之一是黑幫犯罪片,此類影片植根於社會現實,直擊人性黑暗面,看時淋漓暢快又讓人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