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農家鍋,過年回家找尋兒時的味道……

2021-02-16 祿豐微訊

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的文字【祿豐微訊】關注我們!祿豐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在手機上天天免費看。你還可以點擊文章最下方藍色的【寫留言】與網友們一起互動。                                                                                                                  

徵稿:歡迎你把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拍成照片、錄成小視頻發給小編,一經採用將按標準支付你稿酬。圖文稿:5-100元 ,生活小視頻:10-200元。                                

投稿方式:小編微信號LC0878或者郵箱:157870701@qq.com                       

小時候,每到做飯時,總會蹲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給外婆打下手,幫忙劈柴添柴燒火。聽著柴火聲、炒菜聲,時不時吞著口水,伺機還偷上幾嘴,那是我們兒時最幸福的時刻。

在農村,家家都有柴火灶,大多用泥土堆砌而成。《說文解字》中說:灶,炊穴也。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先祖發明鑽木取火後,慢慢地學會了用土將火圍起來煮食,這就是最初的灶,也是漢字象形文字「灶」的來源。

柴火灶的前方,放置著一條矮條凳,專門給燒火的人坐。條凳旁邊的牆角碼著一堆乾柴火,有松木、雜木、玉米杆等。柴火堆旁則放置著幾件生火的用具,吹火筒、火鉗、火鏟等。煙囪也是靠牆而上,穿過木樓瓦頂,露天送煙。

以前沒有鼓風機,外婆的柴火灶加氧助燃全靠吹火筒,它是一截兩尺左右長的竹筒,有三個竹節,前兩個竹節打通,第三個竹節鑽一個小孔,一頭吹氣一頭通氣。外婆說我小時候最喜歡吹火筒,鼓著腮幫使力吹,漲得滿臉通紅。

生活中,我們常用「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形容過日子,而這七項全都歸於灶上,灶就是過日子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婆是一個傳統的家庭主婦,燒火做飯,讓我們吃飽吃好,是她最重要的事。

每天清晨或傍晚,繫著圍裙的外婆就在煙燻火燎的灶房裡不停忙碌,為一大家子準備飯菜。除了一日三餐,外婆還需照顧孩子們的饞嘴,最常吃的有青豆燜飯、油炸糯米餅、煮湯圓,偶爾還能吃上幾頓紅糖水煮雞蛋。

記憶中的炊煙,總跟燒玉米燒洋芋烤紅薯聯繫在一起,待柴火燃得旺的時候,放幾個洋芋、紅薯進去。等到外婆把飯菜做好,洋芋、紅薯也可以出灶了,滿滿一層灰也抵擋不住它的誘人香味,顧不上將火灰撣淨,直接掰開就吃,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由於灶是熟食的主要來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容易使人產生敬畏,因此便有了「吃灶飯,拜灶君」的傳統。灶神崇拜。過年的時候,每天早晚要點香燭火拜灶公祈福,並全天燒火煮食,把灶火燒得旺旺的,祝願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福旺、財旺、事事旺。

來源:楚雄微旅遊(文丨李銀娟  圖丨南華縣殘聯 者美春)

相關焦點

  • 柴火灶、農家鍋,過年回家體驗兒時的味道……
    柴火灶的前方,放置著矮條凳,專門給燒火的人坐。條凳旁邊的牆角碼著一堆乾柴火,有松木、雜木、玉米杆等。柴火堆旁則放置著幾件生火的用具,吹火筒、火鉗、火鏟等。煙囪也是靠牆而上,穿過木樓瓦頂,露天送煙。以前沒有鼓風機,外婆的柴火灶加氧助燃全靠吹火筒,它是一截兩尺左右長的竹筒,有三個竹節,前兩個竹節打通,第三個竹節鑽一個小孔,一頭吹氣一頭通氣。外婆說我小時候最喜歡幫她吹火筒,鼓著腮幫使力吹,漲得滿臉通紅。
  • 倡導就地過年,家鄉的味道我們負責送到!
    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乾燥、寒冷的空氣中,突然就有了一點過年的味道。原本,去年春節那些缺失了的相聚,今年一直覺得可以補回來,但眼下的情況似乎並沒有那麼樂觀,一些地區突然就嚴峻了起來,讓今年的返程計劃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非必要不返鄉,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疫情,真的一點也不能鬆懈。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很偶然的去年過年回家的路上看了我不是藥神,在火車上哭到稀裡譁啦,公交車上聽這首歌眼淚也止不住原本為過年回家準備的,路上防暈車的蔓越莓
  • 從常回家看看到就地過年 | 新春絮語
    今年過年是就地過年,多年前春晚提倡大家《常回家看看》,今年情況特殊就成了就地過年,過年越過越沒有味道,只是公眾號的推送提醒著我過年的腳步,要麼年度總結
  • 年的味道,我知道
    哭著說著也希望能回家過年,不要去玩,就要回家。對於冬天出生的他來說,最喜歡冬天,寫作文也寫喜歡冬天,每次和家裡人通話都是圍繞著想看雪啊,想回家啊,想和哥哥玩啊等等。嗯,從小長在廣州這個沒有冬天的城市裡,盼望著回老家過冬的這個願望一直是如此的強烈,從未改變過。
  • 蛋餃的香氣,就是過年的味道
    周新農貿市場的這家肉魚綜合店,產品就蛋餃、肉丸、百葉包、肉釀麵筋這幾樣,簡簡單單十幾年如一日,每天都能賣脫銷。幾款招牌都沒有存貨,全都得當日新鮮調餡現場製作,急也急不來。肥瘦相間的腿肉,調味相對清淡,買回家或蒸或燉按需加工,吸收湯汁後混合著蛋皮的香味,就成了縈繞在心間的獨特年味。地址:槐古支路與順興弄交叉口
  • 《回家過年》 文:志在千裡
    回家過年,華廈兒女喊了幾千年,回家過年,思鄉的情感掛滿笑臉!雖說是好男兒四誨為家,但那是個漂泊的家,是個孤獨的家。雖處在繁華的大都市,怎比得上生我養我故鄉的家!回家過年,哪怕是假期短短幾天,哪怕是旅途迢迢幾千,哪怕是再花更多的錢,都阻擋不了遊子歸心似箭!整理行裝一往向前!
  • 「微家書」丨離過年就剩一天了,駿泰科技員工張春旭說:我想念家的味道~~
    我想念家的味道離過年就剩一天了,突然就特別的想家,想爸爸媽媽,想念家裡的味道。這或許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前幾天跟媽媽通電話,說今年真的回不去了,即使風雪兼程,披星戴月也趕不回家了。媽媽似乎有些失落,爸爸肯定在旁邊也偷聽到了。
  • 我不想回家過年了
    咱中國人有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似乎一直是國人融入骨血的共識。每年年關將近之時,不知有多少徘徊在外的遊子,背上繁重行囊,穿越人潮熙攘,從他鄉到故鄉,最終團聚一堂,歡歡喜喜過大年。
  • 老祖宗從鞋盒裡翻出來的過年老照片,看過的人年紀起碼這個數......
    .12121SaaS打發士大夫看了看就ask的回家啦;看到皮膚科進口的數據分類哭了好幾回說的都是你覺得不舒服快捷巴士到達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哈哈忘記了回家的路,也記得你最愛的那個味道
    她進的是一家創業型小公司,去年過年,摳門的老闆等到最後一秒才肯放他們回家。倩到家已經是除夕夜的凌晨,走進房間奶奶已經睡去,倩不願驚醒。隔壁的老鄰居聽聞她到家的聲音,也敲門進來坐坐。閒聊中和倩說起,自從奶奶得知孫女快要放假回家的消息,往後的每一天,都會去隔壁鄰居家高興地說起,「倩好像是今天就回來啦! 」奶奶對倩的牽掛,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 心安即是歸處丨母親寄來蘑菇木耳等老家特產,家鄉味道陪伴陸建過年
    今年沒法回老家過年,陸建的母親從遼寧撫順給她快遞來了蘑菇、木耳、松子、榛子等老家特產,讓遠在膠州的她也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 想回家過年,因為家裡有放不下的人
    池魚思故淵,過年是無數異鄉人一年一次回家與家人團圓的念想。每年一進入一月與二月之間,黃河上下,整個中國的大江南北都提前進入一個主題:過年。無論是出門在外的遊子,還有遠行經商的異客,都會不約而同朝著一個方向奔流,那就是心中家的方向,父母在的地方。唯獨今年,為了響應號召、防控疫情,很多人被迫都選擇了原地過年。我和熊貓先生也決定留京,就地過年。
  • 過年回家怕被催婚,租了個女友回家過年.那麼「租女友合約」具有法律效力嗎? | 電視劇《租個女友回家過年》
    來源|CCTV今日說法(微信號:cctvjrsf)小懵懂們今天已經是大年初二啦親戚們的催婚慰問團是不是已經向你強烈襲來面對催婚究竟該怎麼辦有位女博士竟主動要求過年值班不回家電視劇《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也為你作出了錯誤示範↓↓↓
  • 過年加道菜|富陽:米粿香 就是團圓的味道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何豔華說自己的米粿沒有秘訣,「我的手藝,其實是家裡的味道。」
  • 「天南海北菜」 家鄉的味道就是過年的味道 | 此心安處是我蘇
    1998年出生的山東小夥葛陳宇就是「就地過年」人員之一。小葛是項目部最年輕的工作人員,負責安全管控,今年不能回家過年。表面上滿不在乎,但一說起媽媽包的三鮮餡兒餃子,小葛就開始兩眼放光。「韭菜三鮮水餃,裡面有韭菜、雞蛋、肉、蝦仁還有木耳,說是三鮮,其實挺『多鮮』的,我媽調的水餃餡兒特別香。」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兒子,見屏如見面,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為了周邊的人,今年就留在那邊過年吧,不要太牽掛,我們老兩口會照顧好自己的。」     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一大家人子熱熱鬧鬧的,一起打掃衛生、做美食、走親戚,很多人都羨慕我們一家人的家庭氛圍。」雖有不舍,但王正榮心裡明白,短暫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雖然不能回家,但是兒子和女兒天天和我們視頻對話,緩解了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待疫情好轉,一家人再相聚,也能像過年一樣溫馨熱鬧。」
  • 「爸媽,我不回家過年了」,為什麼年輕人不回家過年了?這是我聽過最心酸的答案| 大家幫大家
    ,每到過年的時候。因為幾年前創業失敗,欠下一屁股債,很害怕過年的時候會有親戚來問我最近怎麼樣,怕被親戚看不起,怕讓父母丟臉,所以我真的不敢回家過年。其實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出租房裡,何嘗不想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