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附: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

2021-02-22 轉化醫學網

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Robert G. Edwards,因「在試管受精技術方面的發展」而被授予該獎項。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3日揭曉,美國、法國三位科學家因在免疫學方面的發現獲獎。其中一半的獎金歸於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獲獎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發現」;另一半獎金歸於Ralph M. Steinman,獲獎理由是「發現樹枝狀細胞及其在獲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他們發現了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從而徹底革新了我們對免疫系統的認識。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2012年10月8日揭曉,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長山中伸彌、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獎。

2013年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思曼、蘭迪·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託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

2014年10月6日約翰·歐基夫(John O『Keefe) 和邁-布裡特·莫澤(May-Britt Moser)以及愛德華·莫澤(Edvard I. Moser)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理由是:發現構建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GPS細胞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和愛爾蘭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得,屠呦呦的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的獲獎理由是「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的發現」。其中,屠呦呦獨享一半獎金,愛爾蘭和日本科學家分享另外一半獎金。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3日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

2017年10月2日,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揭曉,美國科學家傑弗裡C ·霍爾 (Jeffrey C. Hall)、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麥可W·揚(Michael W. Young)獲獎,獲獎理由為「獎勵他們在有關生物鐘分子機制方面的發現」。

2018年10月1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

2019年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英的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可用性」。

今年的諾獎花落誰家?轉化醫學網與你一同期待!

參考資料:

https://mp.weixin.qq.com/s/FTsQEAFwaYLjSyQhQcSKXA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
    付一鳴/新華社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22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 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同獲201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者 | 張敏當地時間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Allison)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庶佑於1992年發現T細胞抑制受體PD-1,2013年依此開創了癌症免疫療法,功績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本庶佑是德國醫學最高獎羅伯·柯霍獎的「科霍獎」得主,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之一」。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因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而獲獎。
  • 剛剛,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醫藥雲端工作室:挖掘趨勢中的價值來源:根據公開資料綜合整理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遺傳學家傑弗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圖案截至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08次,其中有39次是授予單個科學家。曾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共計12位。2015年,憑藉在青蒿素上所做貢獻,藥學家屠呦呦成為第一位摘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名美國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萬眾矚目的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先揭開謎底。美國遺傳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以及 Michael W.Young因發現控制生命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榮獲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
    今天下午5點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以表彰他們在
  • 大隅良典獨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獲獎。
  • 快訊 默沙東坎貝爾博士領取諾貝爾獎章 稱科研工作並非為了榮譽,要應用於社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瑞典時間12月10日下午)默沙東退休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博士,和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博士一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領取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7諾貝爾醫學獎新鮮出爐!他們熬夜證明:熬夜是不對的!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2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
  • 諾貝爾獎傳統頒獎典禮因疫情取消 改分散各地頒發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國際旅行受限,2020年諾貝爾獎將取消傳統頒獎典禮,改在本周內,分散在各地向獲獎者頒獎,最後再以一場小型在線典禮播放獲獎者致詞的影片收尾
  • 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告訴我們—熬夜後果很嚴重
    2017年諾貝爾獎從10月2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7點30分最先公布。
  • 阿德萊德:澳大利亞「諾貝爾獎」的搖籃,教育之都!竟誕生了全澳1/3的諾貝爾獎!
    >霍華德·華特·弗洛裡男爵(194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羅賓•沃倫博士(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15年與其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7諾貝爾醫學獎花落誰家?
    2017諾貝爾生理獎或醫學獎候選名單出來了?當然不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引文桂冠獎」已然出爐,諾貝爾獎的候選名單只是民間的預測罷了,因為官方的候選名單要等到50年後才能揭曉。。。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 反而越發越多?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
  • 咱們臺灣的「唐獎」,早把諾貝爾獎甩出幾條街了!
    昨天(10月1日)傍晚,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
  • 已有近30人獲得諾貝爾獎,日本到底做對了什麼!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此很多國人都驚呼為何日本人得諾貝爾獎這麼容易!        事實上,最近幾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已經幾乎快被日本人給壟斷了!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都獲獎,這個醫學生理學獎也已經是第五回了,結果到現在搞得弄來了諾貝爾獎也就是一個新聞,但不是什麼大新聞的古怪局面。
  • News 聽說有中國人提名諾貝爾獎啦!可是諾貝爾獎提名不是50年後才能揭曉嗎?
    尤其是萬年溜粉的村上春樹,一直聽到的也都是"今年村上又落選了",但從未停過"村上春樹被提名"。當年莫言爆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直接獲獎但未曾聽聞被提名。Source: http://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literature/諾貝爾獎規定,獲得提名但未獲獎的科學家只有在頒獎50年後才能解密。根據的新聞,從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經去世的人。
  •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走近諾貝爾,走近屠呦呦系列微文(之一)
  • 2018 諾貝爾獎,癌症免疫治療實至名歸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於中國時間 2018 年 10 月 1 日下午 17 時許公布獲獎結果,由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P.
  • 諾貝爾的遺囑:為什麼設立諾獎?
    巴黎康比涅街2號的喬治·費倫巴赫先生有權自1896年1月1日起至1899年1月1日止領取5000法郎的年度養恤金。我兄弟的孩子——加爾馬、盧德維格、英格伯格和泰拉各有2萬克朗的存款,存放在我這裡,有收據為證,這筆財產將返還給他們。所有剩餘的可變現資產將按以下方式分配:由我的遺囑執行人將資金轉換為安全證券,設立基金,其利息將作為獎勵,每年給予那些在上一年為全人類最大利益作出貢獻的人。
  • 剛剛,2017諾貝爾醫學獎頒布!(與我們研究方向一致!)
    剛剛,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生物鐘」斯德哥爾摩快訊——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5點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會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來自美國的三位遺傳學家:1984年他和傑弗裡·霍爾的研究小組克隆了果蠅的周期基因,1990年提出了生物鐘的轉錄翻譯負反饋迴路的概念。 1998年,在果蠅中,他們發現了周期基因、時鐘基因。 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