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醫案:白蘞薏苡湯治療下肢拘攣

2021-02-07 鄧文斌診所

【原文】

 白斂薏苡湯:治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組成與用法】

 白蘞、薏仁、芍藥、桂心、牛膝、酸棗仁、乾薑、甘草各一升,附子三枚(《翼方》有車前子)。 

 上九味㕮咀,以醇酒二鬥漬一宿,微火煎三沸,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五合。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風第四

【醫案】

初診:2017年8月26日。張某,女,74歲,朔州市人,下肢拘攣五六年,先後服用鈣片、中藥等三四年不見好轉,症見:汗出,怕冷,怕風,口乾,不想喝水或喜喝熱水,下肢發涼,腿拘攣以早晨起床時加重,活動後好轉,遇冷加重,失眠,舌質淡,舌苔白稍黃,脈沉弦。

六經辨證為太陽太陰少陰證。

處方:白斂薏苡湯加減:白蘞15g,薏苡仁30g,桂枝30g,白芍30g,酸棗仁15g,甘草20g,牛膝15g,乾薑10g,附片15g,木瓜15g。3劑。

二診:藥後下肢拘攣好轉,腿涼減輕,為鞏固療效,上方繼服3劑而愈。

【分析】

汗出、怕風、下肢發涼、遇冷加重為太陽表虛兼少陰證,不想喝水或喜熱飲為太陰證,舌苔稍黃有少許熱像。桂枝湯去姜棗針對太陽表虛證,桂枝、芍藥調和營衛,芍藥、甘草又名芍藥甘草湯(又名去杖湯),治傷寒傷陰、筋脈失濡、腿腳攣急;加附片針對少陰寒溼證,乾薑散太陰寒溼、顧護太陰;白斂、薏苡仁性寒,可清熱、散結氣祛溼;加木瓜加強祛溼之效,牛膝補肝腎而引諸藥下行;肝主筋脈,酸棗仁取酸入肝,既可治療筋脈拘攣,又可安神除煩。

【按語】

本方是在《傷寒論》芍藥甘草湯的基礎上加上了桂枝加附子湯,其中附子、乾薑、甘草又叫四逆湯,三味藥可以開下焦痺著之邪,如果下焦溼熱重可以加入蒼朮、黃柏,等於加入四妙散,以加強袪溼熱之功。

【作者簡介】

張志偉,男,出生於1986年12月27日。

聯繫電話:13485608968  

工作地點: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農校街明仁堂藥房。

 

相關焦點

  • 江西郭根元醫生醫案:頸項強直,經方有妙招!
    治療效果:第三天電話隨訪,諸症緩解,頭可以後仰和左右轉頭,一周後來診,諸症全無。平臺所刊醫案僅供中醫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試藥。郭根元,男,中專學歷,從醫三十餘年,先後進修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山東省中醫院,天津市骨科專家醫院,擅長運用針刀、刃針治療頸肩腰腿痛、皮膚病、鼻炎、中藥穴位透皮等,2017年10月份接觸仲聖平臺參加十三期經方講座,感謝仲聖平臺的精心打造,很榮幸可以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交流經方的運用,請各位師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 經方醫案:口吐清水
    下肢稍甲錯,有襪痕。有時背部灼熱得睡不好,夢多。偏羸弱。開始用的是生薑甘草湯(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想著胃虛兼表兼虛熱,結果一副下去無效,我就知道不對證。再一思忖,甘草乾薑湯(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一副下去,見效,我知道這回對證了,連接用了四副藥,吐清水好了,臉上的泛紅灼熱疹子下去了,背上的灼熱也好了,大便通了,每天一次,且出現了大便滑洩甚至便溏,我想,這就是「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吧。諸症全消,當然還是怕冷怕風,服餌法慢慢調理。
  • 醫案|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癒頭暈目眩,腰酸下肢無力案一則
    這是經方的優勢,我就是學經方的。繼續說病,雖然證候表現突出,但其實她這個病不複雜,雖然有心腦血管疾病,但是目前控制穩定,血壓心率正常,沒有突出的器質性病變。所以就只是功能性疾病。除了頭暈外,她還有腰酸、下肢無力、腹脹、乏力、氣短還有便秘等症狀,虛實都有,屬於上實下虛之證,問其子女,無其他明顯誘因,只是前段時間出現腰部骨折,後來出院之後就出現這個症狀了。便後症狀減輕,但是乏力殊甚。
  • 【山東聊城孔乙嫻】一例咳嗽治療
    咳嗽醫案一則張建剛   男  35歲   初診日期2020年9月30日主訴:咳嗽月餘現病史
  • 宣明醫案:咳嗽胸痛
  • 經方當歸四逆湯加減,喝出了一條人命
    這是我2018年的一則醫案,今天小整理了一下,或許可以給很多著急懷孕卻始終懷不上的女性朋友們一些幫助。
  • 醫案:歸脾丸治療媽媽的眩暈
    分享一個治療媽媽眩暈的醫案。那還是十月份的事情。一天下午接到爸爸電話,說媽媽午睡起床後突發眩暈,程度上還能睜開眼睛,但是行動遲緩,幅度不能過大。想起《內經》十九病機裡面提到過「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因此在沒有辨證的情況下,直接電話遙控,讓爸爸先給媽媽弄點兒小柴胡湯喝起來。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媽媽夜裡嘔吐,後半夜睡不著。
  • 孔慧妍醫師:【經方治療心律不整實錄(二)】
    上文提要:  病人男,年約75,是醫案記錄中那位再生障礙貧血病人的爸爸(其實他們一家都是我的病人,萬幸的是,病人如此信任一家子來,到目前為止都治療得不錯)。《傷寒論》原文是這樣的:「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湯主之。」,也就是桂枝湯症,而有促脈胸滿的症,加上是虛症體質,就可以用了。(脈促也是一種心律不整,但不是嚴重的,胸滿在廣義來說,要表示的是靜脈血回流太快而心臟主動脈的血出去相對太慢,造成回流的血滯留在心臟一帶而產生的不適,通常除了有胸悶感外,心悸也是常有的症狀,有的是胸脹或胸痛感不一定,但在診斷時,對病人的陳述要活用就是了。
  • 醫案:治療寒包火的感冒
    今天我來寫篇醫案。文筆欠佳,請見諒!在我25歲以前,我從來沒有進過醫院,因為年輕,平時也沒什麼毛病,偶爾有個小感冒也是去藥房隨便買點藥吃,有時就是扛扛也就過去了。    但在我25歲那年冬天,我得了一場重感冒,頭痛得厲害、而且全身都痛,喉嚨也痛,又流清鼻涕,又覺得冷。當時就想著去藥房買感康,那時這個藥廣告打得多。
  • ​[醫案0011] 大柴胡湯加減
    [醫案0011] 大柴胡湯加減孫某某,女,38歲。
  • 醫案:用中醫小方治療肺部積水
    這位朋友用紫蘇葉+枇杷葉這種小方子來治療肺部有水飲,思路也是很清奇,所以特別刊登出來給大家做參考。中醫裡有水飲的概念,水飲停留,積而不化,下流腸間,名曰痰飲。旁流脅下為懸飲,淫溢四肢為溢飲,上停胸膈為支飲。因此作者奶奶的情況,其實屬於支飲的範疇。
  • 倪海廈:經方中排除肺積水的唯一處方
    他是被他的鄰居說了一年之後,才來找我的,他非常驚訝於中醫的快速治療,他問我是加入什麼中藥可以使他如此快速就可以把酒戒掉,我笑一笑說這是在我國黃帝內經中的處方,二味藥而已,我必須保密,以免被西藥廠拿去做出成藥來賣給民眾,今天之所以把他太太帶來給我診治,可見他已經對中醫產生信心了。
  • 醫案:治療自己的腰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經方大師胡希恕:講解結核病需如何用藥!
    那結核病要怎麼治療呢?且看著名經方大師胡希恕在治療結核病方面的經驗良方!結核性腸繫膜淋巴結炎、肺結核及淋巴結核等,用小柴胡湯、四逆散、黃連解毒丸及小陷胸湯屢得全效。對於肺結核,有用小柴胡湯與小陷胸湯合方的機會:小柴胡湯中有半夏,再加栝樓、黃連就是此合方。栝樓這味藥,寬胸解裡祛痰,也治咳嗽,小柴胡湯證中若兼有這些證候表現,小柴胡湯可以與小陷胸湯合方。
  • 醫案:「間質性肺炎」 的中醫治療
    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病史,在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肺炎,要求其住院治療,但是老人執意不願住院,非要找中醫治療。辨證:外感風寒,入肺化熱。處方:小青龍湯加減。——古道瘦馬醫案古道瘦馬按:如此高齡的老人,患此嚴重的病;假如進醫院治療,肯定是大量的抗生素用之,絕對會熄滅老人微存的一點陽氣,後果絕對是不可想像的。但是選擇了中醫治療,很快就轉危為安。中醫不是慢郎中,對於急重症一樣能處理解決,絕不亞於西醫。
  • 醫案:獨活寄生湯治風寒溼痺的功效
    兔子:我也寫一個藏在心裡多年的醫案。
  • 每日情報20170129:荊芥連翹湯治療化膿性感染的機制
    【荊芥連翹湯】(一貫堂方)當歸 芍藥 川芎 地黃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連翹 荊芥 防風 薄荷葉 枳殼 甘草各1.5克 白芷 桔梗
  • 經方治右耳疼一例
    水中火:        小柴胡湯治兩邊的病(如偏頭痛,耳朵一邊一個)較好。        因為兩個少陽經都是走兩側,所以兩側的病和少陽經有密切的關係。        膽有熱,熱沿著經絡往上走,熱性就膨脹,就出現耳鳴,耳聾,聽力下降,這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 【來稿選登】饒凱華《大柴陷湯治療小兒乳房早育案》
    第20191125期《經方》歡迎來稿/經方原方、患友圖片、診療精彩、案析精要的易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