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歸脾丸治療媽媽的眩暈

2021-02-22 懶兔子

兔子:你好。

分享一個治療媽媽眩暈的醫案。

那還是十月份的事情。一天下午接到爸爸電話,說媽媽午睡起床後突發眩暈,程度上還能睜開眼睛,但是行動遲緩,幅度不能過大。

想起《內經》十九病機裡面提到過「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因此在沒有辨證的情況下,直接電話遙控,讓爸爸先給媽媽弄點兒小柴胡湯喝起來。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媽媽夜裡嘔吐,後半夜睡不著。我趕緊回家,看了媽媽的舌象:舌體偏薄,舌質淡白,有齒痕,有苔不厚也不算薄,舌下靜脈黑粗。

看完之後得出幾個結論:1、舌頭整體偏薄並有齒痕,說明氣血虧虛。2、舌下靜脈粗黑,說明有淤血 。3、舌上的苔厚,說明有積食。同時媽媽有胸悶、心跳加速的情況。

然而用什麼藥呢,還是有點懵逼(隱隱覺得脾虛用補中益氣丸或者歸脾丸都可以)。由於自己的反應速度太慢,期間爸爸拖著老媽去了趟醫院,量出了高血壓(媽咪從來沒有過高血壓這個東東,她從來都是低血壓)。

於是醫生開了降壓藥回家服用,依然並沒有什麼用,症狀只重不輕(連續幾天夜裡12點以後睡不著覺,早上起來眩暈厲害,早上11點之後會稍微緩解)。

只好重新對症進行辨證:舌頭顯示的情況妥妥的脾虛;心煩胸悶,心動過速,而且媽媽常年低血壓,心火弱,此心氣虛;心脾兩虛用什麼藥,歸脾丸不二選。(此時已有80%的把握,在翻看兔子以往文章中有篇專門說了低血壓的問題中也提到了歸脾丸,OK,試藥!)

在用了降壓藥無果後,爸爸想再一次拖媽媽進醫院掛止暈針的時候,終於採納了我的建議——讓媽媽服用歸脾丸。結果當晚一覺到天亮,第二天早上起床能接電話,能動,還有點暈但是已經不眩了。

再一次深深的感覺到中藥只要對症,一天必然有效,第二天服用完,第三天早晨眩暈已經沒有了!

老了以後,年輕時再拌嘴再不合的夫妻,都成了相互攙扶去醫院的夥伴。所以能有個指的上的老伴兒,也是件挺幸運的事兒吧。

當然,要是有個能懂點兒中醫的兒女,那就是賺到了。

這個醫案很好,是因為它其實反應了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當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血壓只是症狀之一,並不是病因。因此單用降壓藥是沒有效果的。

為什麼心脾兩虛會導致眩暈?因為人之所以會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耳聰目明,是因為人體的清氣往上走,濁氣往下降。

如果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人就會出現頭腦昏沉,耳鳴目眩,反應遲鈍等症狀。

而主管清升濁降的部門,就是脾胃。脾胃是身體的中樞,脾氣帶著清氣從左邊升起,胃氣帶著濁氣從右邊下降。如果脾氣虛弱,升清無力,就會導致濁氣不降,壅滯在人體的上焦。

中醫的治療方法,不是眩暈就治頭,血壓高就降壓,睡不著覺就吃安眠藥,而是找到病因病機,從根論治。

歸脾丸是歸脾湯的中成藥,組方為:

黨參、白朮(炒)、黃芪(炙)、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甘草(炙)。

為補血劑,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之功效。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因此治療文中作者媽媽這類的眩暈症,療效很好。

不過能引起眩暈的病因有很多種,比如痰溼、氣血虛、陰虛、陽虛等,不是所有的眩暈都能用歸脾丸治療,用前請仔細辨證。

再次感謝作者的分享,希望收到你們更多的醫案。投稿請至3240631414@qq.com,來稿一經選登就送懶兔子艾露薇時尚拎包哦,等你們。

想要獲得更多治療感冒發燒咳嗽的講解

可以直接訂閱我的微課程

相關焦點

  • 醫案:治療寒包火的感冒
    今天我來寫篇醫案。文筆欠佳,請見諒!在我25歲以前,我從來沒有進過醫院,因為年輕,平時也沒什麼毛病,偶爾有個小感冒也是去藥房隨便買點藥吃,有時就是扛扛也就過去了。    但在我25歲那年冬天,我得了一場重感冒,頭痛得厲害、而且全身都痛,喉嚨也痛,又流清鼻涕,又覺得冷。當時就想著去藥房買感康,那時這個藥廣告打得多。
  • 院士提醒:歸脾丸是中藥名方,這4大功效,的確讓人服氣!
    什麼是歸脾丸?看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可能跟治療脾胃有所關聯。因此,我會跟大家聊聊什麼是歸脾丸,歸脾丸的一些功效是什麼?
  • 醫案:一個簡單的小方子治療牙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案:特別簡單的針刺法,治療麥粒腫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生建議:歸脾丸吃對了,這6大功效,身體會一個個「說」給你
    歸脾丸的功效都有哪些呢?功效一、能夠輔助治療冠心病歸脾丸能夠輔助治療氣血兩虛所引起的冠心病,患者只要服用三十天左右就會緩解胸口悶痛心慌的症狀,提高了食慾,舌頭上的瘀點也會慢慢的消失,去醫院做心電圖檢查時明顯得到了改善。患者只要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9克,15天為一療程,一般兩個療程就能夠痊癒。
  • 醫案:一年多的腳趾破皮居然被治療脾胃的藥治好了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中藥名方:健脾丸、歸脾丸,吃對了身體會好處,醫生教你怎麼選
    但症狀一直沒有明顯的好轉,後來聽藥店銷售員的建議,換了歸脾丸服用,也好像沒有見到轉變,這是為什麼呢?歸脾丸和健脾丸,到底怎麼區別使用,才能發揮功效?歸脾丸和健脾丸雖然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是這兩者的藥物組成在治療症狀上都大不相同,即使兩者藥物都有補氣健脾胃的作用,但是兩者的作用效果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一方將另一方作為等同功效來使用的話,是達不到原來期待的效果。
  • 醫案:我用治療喉嚨痛的藥治好了屁股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歸脾丸:補脾血最好的藥
    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氣血都是從脾胃吸收食物的營養物質轉化來的,所以,要想養血,一定要調理好脾胃,這就是歸脾丸高明的地方。但是,更高的還在後面。方子叫「歸脾丸」,意思很明確,是對著脾去的,可是裡面還加入了龍眼肉、酸棗仁、當歸等養血的藥,尤其還有寧心安神的遠志,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就是心脾同治的方法,高手出招就是如此。
  • 醫案:治療自己的腰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案:一個方子治各種膽結石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案:「間質性肺炎」 的中醫治療
    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病史,在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肺炎,要求其住院治療,但是老人執意不願住院,非要找中醫治療。辨證:外感風寒,入肺化熱。處方:小青龍湯加減。——古道瘦馬醫案古道瘦馬按:如此高齡的老人,患此嚴重的病;假如進醫院治療,肯定是大量的抗生素用之,絕對會熄滅老人微存的一點陽氣,後果絕對是不可想像的。但是選擇了中醫治療,很快就轉危為安。中醫不是慢郎中,對於急重症一樣能處理解決,絕不亞於西醫。
  • 醫案:用中醫小方治療肺部積水
    這位朋友用紫蘇葉+枇杷葉這種小方子來治療肺部有水飲,思路也是很清奇,所以特別刊登出來給大家做參考。中醫裡有水飲的概念,水飲停留,積而不化,下流腸間,名曰痰飲。旁流脅下為懸飲,淫溢四肢為溢飲,上停胸膈為支飲。因此作者奶奶的情況,其實屬於支飲的範疇。
  • 醫案: 沒花一分錢 治好了自己的麥粒腫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經方醫案:白蘞薏苡湯治療下肢拘攣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風第四【醫案】初診:2017年8月26日。張某,女,74歲,朔州市人,下肢拘攣五六年,先後服用鈣片、中藥等三四年不見好轉,症見:汗出,怕冷,怕風,口乾,不想喝水或喜喝熱水,下肢發涼,腿拘攣以早晨起床時加重,活動後好轉,遇冷加重,失眠,舌質淡,舌苔白稍黃,脈沉弦。六經辨證為太陽太陰少陰證。
  • 古今醫案研讀:小姑娘左下腹痛,拉肚子的醫案,胃腸鏡沒有問題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 【山東聊城孔乙嫻】一例咳嗽治療
    咳嗽醫案一則張建剛   男  35歲   初診日期2020年9月30日主訴:咳嗽月餘現病史
  • 【張重華醫案】陰虛乳蛾
    歡迎大家評價醫案,分享您的中醫醫案,中醫六技、成功失敗都可,以期在閱讀體會中共同成長。  醫案 侯××,女,20歲。先用中醫治療,舌尖紅,質略暗,苔薄黃膩,脈細帶弦。投以養陰清虛熱,涼血活血之劑。 銀花、柴胡、當歸、黨參、丹參、川芎、知母、生甘草。2劑。 複診 服藥1劑後,次日下午體溫為37.2℃,舌尖紅,苔根黃膩,原方加茯苓、連翹。繼服1劑。體溫36.9℃。於局麻下順利作扁桃體摘除術。術後無出血和發熱,4天出院。
  • 醫案:安中散加味治療反酸口水多伴有輕微胃痛
    患者因為反酸口水多伴有輕微的胃痛,聽人介紹前來治療。病史:患者一個月前出現反酸,口水多,坐五分鐘都要吐一次清口水,伴有噁心,反胃,納差,偶爾噯氣,在多處治療,甚至在醫院也治療了一個月,出院後還是沒有多大效果。
  • 醫案:調理外甥的脾胃,治好了他的頻繁眨眼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