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暑時間:7月22日 17:30:10,農曆六月十九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
度苦夏,除了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飲食調理,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
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不可食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3.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其適應症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中醫辨證屬陽虛為主,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的患者;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覆感冒的虛寒體質的患者。 此類患者常見症狀有:咳、喘反覆發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後症狀明顯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緊或滑。
在唐密的藥師法門節氣養生中,有特殊的法門,可以利用天之陽氣趕走體內寒氣:
大暑是一年最熱的時候,是最適合於冬病夏治,所以如果有一些是秋冬發病的那種病,比方說天氣一轉涼他就有哮喘,他就有肺氣腫,哮喘發起來都沒辦法躺下去睡覺,他要拿兩床被子墊起來,這個人只能坐在那裡睡覺,這種人吃什麼中藥西藥都不見效,那怎麼辦呢?在大暑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借這個火來把這個寒氣去掉,因為那個是寒氣入到身體的深處,用什麼藥物都難見效,你就要用好大暑這個節氣。
大暑是最熱的時候,天地之間是火,人體裡面也是火,用裡火外火這兩把火把寒氣趕走,這個就是最好的利用。你不能夠說有火的時候,剛好你用木頭燒起火來了,你就澆一把水把它澆滅掉,這個就很浪費對不對?能源浪費了,而且水潑上去之後滿屋子都是煙,你還沒辦法待在裡面,這個就是浪費了。所以大暑很熱的時候我們可以冬病夏治,冬天容易發作的那些慢性病,還有比方說風溼、麻痺等等都可以冬病夏治。
一切陽虛的人都可以用好大暑天的大火和心中的火,把體內的寒氣能夠去掉,當然就是早上一碗湯,晚上一粒藥這樣就可以了。早上一碗湯很簡單,就是生薑,你把生薑切細,用開水泡泡,溫的時候放一點蜂蜜兌著喝就可以了。晚上一粒藥就是金匱腎氣丸,金匱腎氣丸有時候也叫做桂附地黃丸,都是一種,買那種金匱腎氣丸,每天晚上臨睡前一小時就吃一粒,這樣就把大暑這個節氣的火好好地運用起來了,一點都沒有浪費,把體內的寒氣就趕跑掉了。
還有暑熱難擋,所以往往不開胃,胃口不好,就可以喝大麥茶。用大麥放在鐵鍋裡面炒,炒到微微的焦,然後用罐子裝起來,每一天你可以用開水反覆衝泡,又香又好喝還能養胃、開胃,當然也可以加水去把它煮沸再來喝也行。
本文來源網絡,藥師法門養生法出自大願法師《藥師法門健康養生隨許法》
請關注本館微店,
專業針灸艾灸用具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