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瀘州市敘永縣敘永鎮安居村,周老伯和兒媳吃了自家種的瓠瓜後上吐下瀉,幸好就醫及時,經治療轉危為安。醫生提醒,發苦的瓠瓜有毒切莫食用。
21日上午,周老伯的老伴用自家種的瓠瓜做了一盆瓠瓜湯,嘗了一口後覺得好苦,便連忙將菜吐了出來;周老伯吃了一口也覺得苦,便把盆裡的瓠瓜湯倒掉了,但他勉強吃下了碗裡的苦瓠瓜;兒媳沒有在意,便多吃了幾口。進食後沒多久,周老伯和兒媳突然感覺身體極度不適,然後便開始嘔吐和腹瀉,症狀越來越重,家人感到不妙,趕緊將兩人送到了當地衛生院就診。
經醫生初步檢查,結合兩人中午的飲食,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經抑酸、護胃、抗感染、補液等對症治療,周老伯和兒媳的中毒症狀明顯緩解,脫離了危險。
據醫生介紹,瓠瓜分為苦瓠瓜和甜瓠瓜。苦瓠瓜含植物毒素鹼糖甙,炒熟後其毒性也不易分解,少量誤食即可引起中毒。一般苦瓠瓜的中毒症狀在進食後1-2個小時便會出現,輕者表現為口乾、頭昏、噁心、嘔吐、乏力、嗜睡等症狀,重者則會出現腹痛、腹瀉、脫水和血便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醫生提醒,苦瓠瓜和甜瓠瓜在形狀上很相似,是不易區分的。苦瓠瓜主要是味苦,現在市面上大多是甜瓠瓜,如果不放心,在選購瓠瓜時可先掐一點皮嘗一下,或在切瓠瓜時嘗嘗,若有苦味,就不要購買和食用。一旦發生食用苦瓠瓜後中毒,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治療。
編輯:付舒
文章轉自:看敘永APP
敘永後山:推進消費扶貧 「買買買」助力脫貧攻堅
敘永人,你的朋友圈有這些內容嗎?當心遭哦!
興隆涼傘坡雲海大氣磅礴,猶如仙境!
7月開始,瀘州困難家庭子女可以申報「金秋助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