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高新區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24日有兩撥外地男子在桐蔭街與致遠路交叉口附近向沿街商鋪推銷螃蟹,她與同事先後購買了6箱,蒸熟後發現螃蟹只剩下了空殼,還散發著臭味。
1月25日上午,在高新區桐蔭街一沿街商鋪內,張女士搬出一箱她購買的螃蟹。螃蟹被厚厚的冰凍住,剪開螃蟹殼後,有的裡面有少量肉,有的沒肉。外包裝上面只寫著商品的名稱,沒有生產日期和產地。
從外表看,這些螃蟹個頭不小,但散發出淡淡的腥臭味。用開水燙後,裡面的「肉」很快融化,螃蟹成了空殼。
張女士說,24日下午,兩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進入商鋪推銷螃蟹,他們自稱是青島的供貨商,給濰坊某酒店送海鮮還剩下一些沒賣完,因為著急回家過年,現在低價賣。其中一男子表示,他的螃蟹一箱10斤,只賣150元,而市場價要80元/斤。
張女士出于謹慎,對螃蟹的質量提出質疑,但該男子立刻掰下一條螃蟹腿,用嘴咬開口子,蟹腿內露出「新鮮蟹肉」。隨後,張女士跟同事買下了5箱螃蟹,對方還附贈了一盒爬蝦。「過年需要招待客人,還可以送人,就多買了幾盒。」張女士說。
當天下午,又有一名男子上門推銷,外包裝與她剛買的螃蟹一樣,價格卻僅要100元一箱。張女士心中隱約感覺自己上當了,但還是買來一箱進行對比。
24日晚,張女士將剛買的螃蟹放進鍋裡蒸,煮熟後發現螃蟹變輕了許多。掰開蟹殼,裡面竟然流出一汪水,蟹黃也散成了汁水狀,蟹腮呈黑色,蟹殼上殘留的少許肉一碰就碎,而且還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張女士發現,每個蟹殼上都有一個針眼大的小洞,白天看上去白花花的蟹肉竟然都像是冰塊。
氣憤之餘,張女士將此事發到朋友圈,結果濰城、奎文和寒亭等地的朋友紛紛留言,稱他們也遭遇了同樣的事,遇到有人上門抱著箱子推銷螃蟹,結果煮後成了空殼。「有的是買來送禮的,幸虧沒送出去,不然虧了錢不說,還可能傷了感情。」張女士氣憤地說。
25日,張女士向當地派出所報了警,希望市民們別再上當。
對此,在城區南下河市場從事海鮮販賣生意的劉先生告訴記者,有些螃蟹因生長環境或生病的原因,雖然個頭大,但肉非常少,被稱為「空殼蟹」。有些商販不想扔掉「空殼蟹」,就會往螃蟹裡面注入液體,這樣能讓螃蟹更沉,而且看起來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