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生】兩藥膳改善腸胃脹氣

2021-02-22 古典中醫

當腸胃脹氣或不舒服時,可食用以下兩款藥膳來調理改善:

  粉光參魚湯

  材料:蝨目魚1條、粉光參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6克、生薑5片、米酒10毫升。

  做法:蝨目魚洗淨、切小塊,放鍋裡,再把所有食材洗淨後放入鍋裡,加2000毫升水,置入電飯鍋中煮熟。

  功效:能改善吃不下飯、消化不良、腹部脹氣、大便溏瀉等情況,適合經常腸胃脹氣或不舒服的人食用。

  陳皮豬肉粥

  材料:瘦豬肉50克、陳皮6克、皮蛋1顆、蔥1根、白米1杯、少許食用油、少量鹽。

  做法:煮好白飯,鍋裡放少許食用油,加入瘦肉、蔥段後炒,加入適量水,等沸後加入陳皮約煮2分鐘,再加入白飯、瘦肉絲、皮蛋、蔥段等一起煮成粥,熟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可改善腸胃脹氣、打飽嗝、胃口差、消化不良等症狀,適合腸胃脹氣或不舒服者食用。

————————————————————

古典中醫:真正的中醫是什麼?我們應該秉承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上承四聖之道,以經典為師,以古典中醫理論為本,傳播和踐行綠色、自然、健康、治未病、天人合一的中醫生活理念!

分享醫道,品讀傳統和經典,一起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

也歡迎你走進我們,讓我們一起真正了解古典中醫的博大魅力!

另提示:我們不診病,請勿來信問診!

我們傳播醫道,希望你關心自己的身體,修行養生之道,不生病何來有病!

【深入交流】

如果你是鐵桿的古典中醫粉絲,可以加我的私人微信號:gudianzy

【如何分享到「朋友圈」】

² 查閱與分享: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古典中醫】微信?

搜索微信暱稱:古典中醫

或搜索微信號:gudianzhongyi

² 關注訂閱:點右上角->關注官方帳戶或添加微信號gudianzhongyi

————————————————————

相關焦點

  • 胡蘿蔔和它一起煮,養護腸胃、改善視力、增強記憶力,吃法更養生~
    冬天是進補的黃金期,進補能不能達到高效,關鍵是看脾胃受不受補。
  • 中尚養生藥膳湯
    立秋後,隨著天氣的漸漸變涼,中醫上認為到了秋季養生的時節。此時做好養生,不僅有利於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一些容易在秋冬兩季發作的疾病。秋季養生養肺潤肺很關鍵,中尚為大家幾款入冬養生湯。專業藥膳,口感一流,隨時隨地地喝湯。節省大量時間,接下來看看我們中尚幾款湯品吧!
  • 胃寒怕冷,腸胃不適?這款羊肉湯可健脾暖胃助消化
    關注十三行國醫館|每天收穫些健康微信號: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天氣寒冷,不僅手腳冷冰冰的,而且腸胃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肚子脹氣怎麼辦?醫生:4招幫助排出脹氣,第一種多數人在用
    醫生:4招幫助排出脹氣,第一種多數人在用肚子經常有脹氣的情況出現,而且一旦肚子脹氣會讓人特別難受,也會使自己沒有食慾,其實,生活中導致人們肚子脹氣的因素有很多,如:缺乏鍛鍊、進食太多難以消化的果糖等等,只有了解這些,才能更好的排出肚子中的脹氣讓肚子更輕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排出肚子脹氣的方法。
  • 孕早期肚子脹氣如何緩解
    1、少量多餐,要有效舒緩脹氣,必先從飲食入手。若孕婦感到胃脹氣的時候,還進食大量食物,就會增加腸胃消化的負擔,令脹氣情況更厲害。所以,孕婦不妨從一天吃三餐的習慣改至一天吃六至八餐,每餐份量減少的方式來進食。  2、改掉吃飯快的毛病,,一口飯還沒下肚另一口已經到嘴裡了,會讓大量的空氣和飯一起進入我們的胃腸道。
  • 春節吃太多,腸胃不適,送你食療小妙方!
    面對這些節後症候群,艾仲醫食療專家給你一些實用的食療小妙方。  山楂和陳皮都是消食利器,而大米粥又比較溫和,可以消除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製作時水添多一些,此粥熬煮時間較長,一方面使米軟爛易消化,另一方面更好地發揮山楂和陳皮的作用。        食療專家認為姜橘飲也不錯。將生薑切末,橘皮切絲,用水煮取汁。
  • 冬季養生在於潤燥,此湯可健脾益胃,潤燥生津!
    關注十三行國醫館|每天收穫些健康微信號: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冬季養生,重點在於滋陰潤燥,否則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唇裂、鼻幹出血等症狀
  • 10月15日(星期二)營養食療藥膳湯煲菜單已出,歡迎預訂
    御澤泰中醫館營養食療中心每周二、周五兩日將分別推出2種不同的藥膳湯煲,推出藥膳湯煲需提前2天預定,藥膳菜單將在本微信公眾號提前
  • 養生藥膳:黃芪五味子湯
    推薦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系副主任蔡美琴藥膳簡介:1、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最佳食用方式:餐前飲用材料:黃芪30克,五味子10克,浮小麥50克,水200毫升,冰糖少許製作方法:首先將黃芪、五味子、浮小麥加入水中浸泡半小時
  • 【藥膳】外行吃人參,內行吃黃芪,不僅便宜還養生
    食療藥膳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功,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黃芪又稱為小人參,它的作用與人參相似,擅長補氣。但是人參是大補元氣,作用迅猛,黃芪補的是中氣,相對溫和,效果不比人參差,故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並且「補而不膩」。
  • 【節氣•藥膳食療】冬至節氣,一碗益智仁粥幫您溫脾胃、暖腎陽
    在冬至,人體的陽氣還很弱,俗話說:「火力方微」,因此,此時的養生講究保護初生的陽氣。    益智仁還是食療佳品,《本草綱目》提到:由於益智仁能補益脾腎,古時人們飲食也喜歡搭配益智仁,起到「土中益火」的作用。
  • 過年吃的太多肚子脹氣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肚子脹氣的經歷,每次肚子脹氣都沒有食慾、感到肚子難受、打嗝等症狀,那你知道肚子脹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推薦6份立冬食療進補養生藥膳食譜
    提示:點擊上方↑"大眾衛生報"免費訂閱靠譜健康資訊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立冬節氣陰盛陽衰,慣吃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下邊就給大家提供 6種食療進補食譜。  原料:海參25克,枸杞子25克,鴿蛋15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海參切成條狀,把蔥、姜切成碎末備用。
  • 養生:健康過大年!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春節如何養生?那麼,春節如何養生?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1、春節養生: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節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2、春節養生:飲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
  • 脹氣、打嗝、反酸...可能是出現「積食」了!
    特別是吃了很多肉後,更是容易出現腹部脹氣、打嗝等情況,此時可能是身體「積食」了。 可能很多人以為:吃撐了才叫積食,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積食從大範圍來說,就是脾胃「堵住」了,進補不進去,脾胃又吸收不了。因為有胃部疾病的人群,平時就算只吃一點點東西,都會脹氣不好消化,容易拉肚子,而且人平時也是有氣無力的,面色比較暗黃。 積食傷身體到一定程度,脾胃都變得很虛,已經沒有足夠的動力消化正常的飲食了。
  • 孕婦脹氣了...怎麼辦?
    避免脹氣的第一步驟,要從飲食入手。專家認為,脹氣時,胃部已經很脹了,如果又吃下很多食物,就會造成胃部工作量過大而脹得更厲害。因此,可採取一天吃6~8餐的方式進食,不要一下吃太多食物。另外,也不要光吃流質的食物,因為流質食物對於腸胃來說,並不好消化,最好選擇半固體的食物,如奶酪等。2、多吃纖維素蔬菜、水果。
  • 孕婦肚子脹氣怎麼辦呢?
    孕期肚子脹氣難受怎麼辦?1、多餐少量避免脹氣的第一步驟,要從飲食入手。專家認為,脹氣時,胃部已經很脹了,如果又吃下很多食物,就會造成胃部工作量過大而脹得更厲害。因此,可採取一天吃 6-8餐的方式進食,不要一下吃太多食物。另外,也不要光吃流質的食物,因為流質食物對於腸胃來說,並不好消化,最好選擇半固體的食物,如奶酪等。
  • 育兒知識:寶寶腸脹氣怎麼辦?
    新生兒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腸道脹氣的現象。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家長們心急如焚,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