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泉明
在太湖之濱,有一個古老的村子,叫四都村。以前這裡因離太湖很近,周圍漁民都在此棲息,過往船隻也常借港避風停泊過夜。
村裡有一棵銀杏樹,已有八百多年樹齡了,堪稱吳江之最。這棵樹軀幹挺拔,濃蔭蔽日,高達三十多米,主幹直徑近三米,四、五個成年人才能將之合抱,傳說是北宋末年崇吳寺裡僧人根據抗金將領花榮之女百花公主的遺願栽種的。
百花公主原先不叫百花,是浙江鄉下的一個姑娘,長的如花似玉,嬌媚可愛,村裡人說她像戲中的公主。她從小生長在山裡,跟父親花榮練武、打獵,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無論是刀槍還是弓箭,樣樣精通。
後來,父親花榮從軍入伍,在戰鬥中屢立戰功,升為將軍。百花也在自己的家鄉,召集了一些飽受苦難的姐妹們組成了一支娘子軍,她們在山上不斷操練,聞名鄉裡。那正是春天,滿山遍野開滿了鮮花,姐妹們採了一百朵鮮花,編成了一頂美麗的百花冠,戴在她的頭上,從此,大家就叫她「百花公主」。許多姑娘媳婦,都路遠迢迢地趕來投奔她。
不久金兵再次入侵,宋軍大敗。花榮奉命防守鎮江,百花帶領娘子軍前來為父親助陣。,路過吳江時,聽說五代時就已修建的崇吳寺很有名,特意到廟裡燒香祈福,並許下諾言:打退金兵後,再來禮佛,還要在廟前栽一棵聖樹——銀杏。
百花到鎮江後,金兵很快攻了過來,花榮率領官兵們奮力抵抗,但敵眾我寡,形勢越來越嚴峻。尤其是北門的敵人越湧越多,不少宋兵驚慌失措,眼看城池即將被敵人攻破。在危急關頭,百花公主快步來到戰鼓旁,搶過鼓槌,奮力擊鼓,「咚咚咚」的鼓聲響徹雲霄,宋軍頓時士氣大振,個個奮勇當先,把敵人殺得鬼哭狼嚎。金兵又一次被擊退了。
到了夜裡,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百花帶領娘子軍悄悄地出城。女兵們個個頭扎紅稠,紅綢上綴滿小鏡子。娘子軍來到金兵營地,疲憊不堪的金兵睡得像死豬一樣。百花公主手持長槍,一馬當先,女兵們揮刀猛砍,還不時把點燃的火把扔向營帳,金營燃起了熊熊大火,金兵亂成一團。女兵頭上的小鏡子在火光中閃閃發光,襯著那頭上的紅稠。本來已經心驚膽戰的金兵,一看這般模樣的兵將,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他們大喊著:「神兵來了,神兵來了!」慌作一團。隨
即逃得一乾二淨。就這樣百花公主領著娘子軍把金兵趕過了長江。
戰後,百姓到處傳言,把百花說得神勇無比、智慧超人。最後越傳越神,說是玉皇大帝派遣百花公主下凡來幫助漢人打金兵的,公主能呼風喚雨,厲害的不得了。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金兵的耳朵裡,嚇的他們兩腿發軟。
百花從此跟隨父親抗金轉戰南北,打了不少勝仗,被當時人們稱讚。
後來,百花公主不幸得病去世,臨終前,她囑咐姐妹,一定要幫她完成在佛前所許的心願。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崇吳寺已無蹤影,但銀杏依舊枝繁葉茂。每當清風吹過,銀杏發出沙沙的聲響,似乎在向人們講述當年百花公主抗擊外敵入侵的英雄故事。這真是:人面不知何處去,銀杏記憶今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