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寄生前夜 2》(12-16)

2021-02-15 indienova
1999:《寄生前夜 2》

《寄生前夜》以及當時一系列恐怖遊戲的誕生都與《生化危機》的流行脫不開干係,但只有少數走出了《生化危機》的巨大陰影,形成特色並且確立品牌。而《寄生前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寄生前夜》在故事上最早的原型是由日本著名科幻作家瀨名秀明創作的名作 Parasite Eve,在改編為電影之後為坂口博信看到了其中的潛力,由此提出了《寄生前夜》遊戲的製作概念。延續了史克威爾一貫的電影化 RPG 的特色,並且以此作為與《生化危機》的區分,《寄生前夜》首先延續了《最終幻想 7》的技術積累,並且進一步深化了鏡頭運用與人物呈現,與此同時,高質量的 CG 片段對於遊戲本體做出有益補充,為玩家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視覺享受,也為敘事的拓展深化提供了一定可能:3D 建模對於野村哲也的人設還原與遊戲劇本之中的人物塑造讓遊戲史上誕生了兩個人氣超高的女性角色,也讓作品對於原作的深入探討成為可能。

而真正使《寄生前夜》與《生化危機》區別開的更是戰鬥系統的獨樹一幟,遊戲很大程度上借鑑了《超時空之輪》:以 Action Points 為基礎而展開設計,除了移動之外的所有動作都與其變化有關,加之以類似《放浪冒險譚》的手動操作增加了動作遊戲的爽快,戰鬥脫離了傳統角色扮演遊戲之中的回合更迭而變得緊張刺激。在此基礎上,配合二周目的諸多挑戰,眾多性能各異的武器搭配以高度開放的改造系統更是促使玩家對於策略的研究逐級深入。但是,《寄生前夜》並不是簡單地將遊戲趨近於 RPG,而是作為一部改編作品徹底刪減了支線與探索,留給玩家純粹體驗。

一代的百萬銷量造就了續作的銷量悲劇。遊戲繼續了 Aya 的冒險故事,雖然保留了一些角色扮演要素,但是從整體來看更加類似於傳統的冒險遊戲。在開發團隊的大幅換血之後,除了空洞的技術展示,《寄生前夜 2》什麼都沒有剩下,對於戰鬥系統的簡化為站樁射擊更是削弱了系列的立身之本。儘管遊戲仍然保留了從前作繼承來的武器搭配與組裝,而這也一定程度地增加了多元玩法,但並沒有完全扭轉戰鬥單薄的糟糕體驗,而是讓人成為了一款平庸的仿作。至於接下來 2010 年的 PSP 平臺的《第三次生日》更是有點不知所云,成為了一款混合 IP 情懷的類似 TPS 的試水之作。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模擬城市 4 (北美) (1月12日)
    《魔導物語:大幼稚園兒》日版封面《寄生前夜 2》遊戲海報(UK)《寄生前夜 2》雜誌廣告《寄生前夜 2》攻略本廣告《鐵甲飛龍 Orta》雜誌廣告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 歷史上的今天:Flower (2月12日)
    從 flOw 到 Flower,情感體驗大幅提升,而從 Flower 到 Journey,多人遊戲的引入成為可能,現在,經過國內媒體的流量至上的渲染,我們都知道,Sky 將在收費模式上有所突破。如果我們回到 2009 年 Flower 登陸 PS3 的那刻,就會發現,這是一款前所未見的遊戲,玩家只是作為風而存在,操作其動向,以之追隨花的舞動。
  • 歷史上的今天:《蓋瑞的模組》(12-24)
    但它樸實的命名卻使得真實身份無法掩藏:它不過是利用 Source Engine 製作的 Half Life 2 的 Mod。開發者 Garry Newman 把它當做一件有趣但卻不值一提的玩具項目,儘管一直希望用它來做點什麼。
  • 歷史上的今天:《異域鎮魂曲》(12-14)
    1999:《異域鎮魂曲》誕生於 1999 年 12 月 14 日,《異域鎮魂曲》是談及美式角色扮演遊戲繞不開的一款作品,也是黑島作品之中第一款
  • 歷史上的今天:《異形天蠶變》(12-27)
    這名字說起來有些搞笑,為什麼,請看今天的歷史回顧。先說它的第一個別名:Ultimate Qix。這款遊戲是 1989 年發行的,今天是它在 TurboGrafx-16 上發行的日期。但是從這個名字能看出來,它跟那款名為 Qix 的遊戲顯然有著一些關係。
  • 歷史上的今天:音樂方塊,山脊賽車 (PSP) (12月12日)
    與《俄羅斯方塊》一樣,玩家需要旋轉和移動兩種顏色組成的 2 × 2 方格,並且將它們拼成同色構成,這樣當不斷移動的時間線經過它們時就可以達成消除效果,如果累積方塊超出頂部,那麼遊戲就會迎來結束。2004:《山脊賽車》(PSP)《山脊賽車(Ridge Racer)》在日本發行時名為 Ridge Racers,是由南夢宮的經典賽車競速遊戲了,今天這個版本是 2004 年 12 月 12 日在日本發售的 PSP 版,名字重新回到系列初始
  • 中國南海歷史上的今天:2月22日
    在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南海上發生了什麼?由我為您娓娓道來。
  • 歷史上的今天:第十三屆世界盃足球賽開幕
    在阿根廷隊同英格蘭隊的一場複賽中,馬拉度納的兩個進球為世界盃賽歷史所銘記:他先是藉助「上帝之手」把球送入英格蘭隊的大門,成為最有爭議的進球;而後他帶球連續晃過5名防守隊員,把球射入空門,這一入球被列為最精彩進球。經過52場角逐,6月30日阿根廷以3比2戰勝德國隊,第二次登上冠軍的領獎臺。52場比賽中共進球132個。馬拉度納獲本屆杯賽最佳運動員稱號。
  • 歷史上的今天:135期—第九屆亞運會閉幕
    好奇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如果好奇那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回顧一下吧~~~198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
  • 歷史上的今天:《夢幻之星在線》(12-21)
    2000:《夢幻之星在線》為了突出這款作品的在遊戲方式上的突破,世嘉甚至將「在線(Online)」二字不加分別地放在了遊戲的題目之中。
  • 歷史上的今天:《戰鼓啪嗒砰 2》(11-27)
    2008:《戰鼓啪嗒砰 2》《啪嗒砰》是 PSP 上的美好回憶,但凡提及,「啪嗒啪嗒啪嗒砰」的號令就會在耳畔響起,而其高度的原創性也展現了當時
  • 歷史上的今天:生化危機 4 (NGC, 北美) (1月11日)
    同期版本中 NGC 的動態光源最好,就算跟今天的 PS4 重製版以及 PC 終極 HD 版比,NGC 畫面雖然只有 480P,但依舊是材質紋理最好的一作(因為後來重製的都是紋理閹割版本)。所以這也有了老生化玩家口中「NGC 上的《生化 4》才是真《生化 4》」的說法。
  • 歷史上的今天:街頭塗鴉未來版 (北美) (2月25日)
    2002:Jet Set Radio Future 北美發售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既是懷舊回憶,也可能是遺珠發現之旅。
  • 歷史上的今天:《洞窟物語》(12-20)
  • 歷史上的今天:Grow Home (2月4日)
    它誕生於 2015 年的今天,由 Ubisoft Reflections 孕育。最初 Grow Home 是 Ubisoft 團隊內部項目,在測試之後贏得了大家認可,並且最終與玩家見面。在遊戲之中,B.U.D 需要種植植物來為星球提供足夠的氧氣。因為受到廣泛歡迎,2016 年,B.U.D 迎來了它的第二款作品 Grow Up,這一次他的任務是尋找隕石撞落的飛船 MOM 的碎片。
  • 歷史上的今天:勇氣默示錄 (北美) (2月7日)
    2014:勇氣默示錄《勇氣默示錄(Bravely Default)》是由 Square Enix 製作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它誕生於 2014 年,2
  • 歷史上的今天:敲冰塊 (1月30日)
    發售於 1985 年 1 月 30 日的本作的原名為 Ice Climber,指的就是 1P 和 2P 兩個角色 Popo (ポポ) 和 Nana (ナナ)。遊戲中玩家的目的其實是爬上山取回被禿鷹偷走的蔬菜。流程不用多說,利用大木槌和精巧的跳躍技巧登上八層是每一關的最低要求。最早的 FC 版本中一共有 32 個關卡,而任天堂 VS.
  • 歷史上的今天-墨西哥毒品戰爭
    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2月10日,墨西哥毒品戰爭是墨西哥從2006年12月11日開始至今,爭奪地盤的敵對販毒集團之間,以及它們與墨西哥政府之間正在進行、低強度的非對稱作戰。 墨西哥毒梟有著很多傳奇經歷,其中一位最大的毒梟華金·古斯曼·洛埃拉,綽號叫「矮子」他是世界頭號的通緝犯也是世界上勢力最強大的毒販。
  • 歷史上的今天:《安琪拉之歌》(12-07)
  • 【歷史上的今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瑞士的日內瓦成立
    158年前的今天,1863年2月9日(農曆1862年12月22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瑞士的日內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