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宜賓女子貸款失敗卻背負貸款10年之久!竟是銀行工作人員在搞鬼……

2021-02-15 酒都播報

如果你向銀行申請貸款

卻沒有成功拿到錢

四年之後

卻收到了銀行寄來的還款通知書

而且還成了銀行徵信「失信人」

你會是什麼心情?

10年前,四川宜賓珙縣的王女士就遭遇了這莊「怪事」,直到10年後的2019年5月1日,當初受理王女士貸款申請的原珙縣某金融機構信貸員楊某健落網被刑拘,她心頭的一塊石頭才落地。王女士頭上戴了多年的「徵信失信人」帽子,也有望被摘掉。

嫌疑人楊某健歸案/珙縣警方供圖

家住宜賓珙縣巡場鎮某村的王女士是一位本分的農民,2009年7月,王女士來到巡場鎮某金融機構信貸部,工作人員楊某健接待了她。王女士告訴楊某健,自己想申辦一筆50000元的「農戶小額貸款」。

了解到王女士的情況後,楊某健要求王女士提交了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等相關證明材料複印件。因貸款項目需要申請、審批,程序比較複雜,王女士被楊某健要求回家等消息。

此後兩年中,王女士並沒有等來銀行放款的任何消息,她以為自己的申請沒有通過審核,也就不了了之。然而讓王女士倍感意外的是,4年後的2013年5月,她收到了該金融機構送達的「還款通知書」。

直到此時,王女士才知道自己的貸款申請早已獲得批准。只不過該筆貸款沒有交到自己手上,而是進了信貸員楊某健的荷包。

2013年9月,信貸員楊某健被所在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

事後辦理此案的公安民警告訴記者,當時所涉金融機構應該是知道了該筆貸款的真實情況,因此並未為難王女士。

但2013年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銀行方面仍未收回貸款,不得不再向「貸款人」王女士進行催收。

2014年10月24日,王女士來到珙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報案,民警接到報案後立即展開調查工作。

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楊某健是土生土長的珙縣本地人,17歲即進入王女士貸款的金融機構工作,案發時已經39歲,在該金融機構工作了整整22個年頭,是該單位的「老員工」。

錢去了哪裡?因楊某健早已潛逃,誰也說不清該筆貸款的最終去向,珙縣警方遂對楊某健上網追逃。

在此後長達近六年的時間裡,王女士沒有歸還該筆貸款及利息,該金融機構也沒有起訴王女士。只是因受該筆「逾期貸款」影響,王女士成了徵信「失信人」,她無法辦理銀行貸款、按揭買房買車等業務。

今年4月29日,珙縣公安局接到線報稱「犯罪嫌疑人楊某健在雲南省文山縣出現」。辦案民警立即驅車趕赴文山,並在當地警方的大力協助下將犯罪嫌疑人楊某健抓獲歸案。

楊某健到案後交待,自己在金融機構上班期間,還在從事建材等生意,因虧空無法填補,遂想到冒用客戶名義貸款的辦法彌補巨大的資金缺口。

據辦案民警介紹,自冒名貸款以來,長達近十年裡,楊某健沒有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經同級金融機構專業人士測算,該筆貸款僅拖欠某銀行(事發金融機構已更名為某銀行)利息就已達62000餘元,總涉案金額11萬餘元。

5月1日,犯罪嫌疑人楊某健被依法送押珙縣看守所執行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據悉,案件辦結之後,王女士可到銀行要求辦理相關手續,摘掉「徵信失信人」的帽子。

點亮小花花

轉發提醒更多的人!

來源丨紅星新聞

本刊編審丨甘志剛  主編丨雲風

責任編輯丨鍾雯

大家好,我是風哥,我在管理《酒都播報》微信公眾訂閱號,歡迎掃碼添加我為好友,可以隨時和我互動!隨時提供新聞線索!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信用不良無法申請貸款?女子偽造資信證明騙貸平安銀行260萬
    信用不良無法從銀行貸款,女子依靠虛構的資信證明並其偽造貸款用途從平安銀行騙貸260萬。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一審刑事判決書還原了這起騙貸案件的真相。文書顯示,2012年10月,該案被告人吳某因其本人信用不良,無法從銀行辦理貸款,於是夥同孫某某(已判決),以孫某某的名義,向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3777號的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提供了偽造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房產證
  • 榆林一地銀行職工違法發放貸款上百萬
    違法發放貸款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 加拿大皇家銀行取消對新移民的住房貸款限制,最高可貸款125萬加幣哦!
    為何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要取消對新移民貸款限制呢?皇家銀行的工作人員說,我們看到許多富有的新移民想買高端房地產,所以取消了房貸限制。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說,在溫哥華地區的抵押貸款領域,最活躍的是三家銀行–加拿大滙豐銀行(HSBC)、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和蒙特婁銀行(BMO),皇家銀行僅佔有8%的市場份額,顯然希望擴大這部分業務。
  • 從銀行貸款轉貸他人賺利息惹來官司!
    2019年4月24日,李某向某銀行申請貸款10萬元,借期9個月,年利率12%, 到期利息為9166.66元,並於當日將貸款10萬元轉至彭某帳戶。次日,李某再次向某銀行貸款20萬元,借期9個月,年利率12%,到期利息18333.34元,並於當日將貸款20萬元轉至彭某帳戶。雙方於25日籤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了借款說明、借款金額、借款期限以及借款利息。
  • 男子騙取定州農商銀行貸款130萬 一審獲刑1年半
    1月14日,裁判文書網披露定州市法院判決書,張某超通過信用社員工騙取貸款130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半。經審理查明,2011年7月至2012年,被告人張某超夥同王某(在逃)採取借用他人名義、變造身份證等手段,提供虛假貸款資料,虛構貸款用途,通過定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16年7月更名為河北定州農商銀行)東車寄信用社信貸員高某(已判決),騙取該信用社貸款120萬元,被告人張某超與王某各得60萬元。2013年9月,被告人張某超採取同樣手段,騙取該信用社貸款10萬元。
  • 最高法院:借款人與銀行員工惡意串通為騙取貸款所訂立的借款合同無效!
    (2020)最高法民申4709號,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江西金灶資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
  • 名下突然冒出1200萬貸款「晴天霹靂」?女子把浦發銀行懟上熱搜!結局大反轉驚呆網友...
    四川一居民在社交媒體上指稱「被貸款」1200萬一事,引發了廣泛關注。涉事機構浦發銀行也順帶成了關注點。7月26日,四川居民程小瓊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信息稱,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個人徵信記錄中出現了兩筆共計1200萬元的貸款記錄,貸款銀行為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其發布的具體內容為:最近去銀行辦事,隨機在銀行列印了個人徵信報告,卻意外發現我個人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於2011年及2012年有兩筆各600萬元的貸款,合計1200萬元。
  • 開封「誠信哥」變「失信人」拿著別人的身份證能貸款?
    自己身份證借給本家哥哥的好友李某後,他還親自籤字擔保,方便李某向銀行貸款。結果,李某一直未還貸款,由此,姚現力連同李某一起被當地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單。12月23日、2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曾連續兩次報導。那麼,個人身份證被別人借去貸款,銀行會順利放貸?不是本人持本人身份證貸款,銀行是否會為身份證上的「主人」把關?大河報·大河客戶端繼續追蹤。
  • 這是你傾家蕩產也得不到的貸款…
    撒網式尋找有貸款需求的人士。不法分子往往謊稱是某正規貸款公司客服,通過不斷打電話、發信息、加好友或者網絡平臺彈窗等方式,以低利息、無抵押、審批簡單、放款快速為誘餌向受害人推銷網貸產品。受害人有貸款意願時,不法分子會發送連結或者二維碼,要求受害人下載、註冊網貸APP,申請貸款。
  • 「被貸款」4.9萬元,夫妻倆慌了
    原標題:「被貸款」4.9萬元,夫妻倆慌了   在外打工十年,返鄉後卻發現自己莫名貸了一筆款,還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近日,經山東省沂南縣檢察院依法監督,困擾王某夫婦的「貸款」糾紛終於圓滿解決。
  • 網絡貸款,平遙又有人上當受騙
    ,問她是否需要貸款,而梁女士也恰好資金周轉急需用錢,於是加了微信好友聊了起來。受害人 梁女士:他就給我介紹幾個平安惠普的那個,他有那個連線專員聯繫我呢,加上他以後就聊天的過程中,他就說是為了表明我將來有這個還款能力,他需要比如說我當時貸10
  • 一萬元貸款沒到手,膠州李先生被騙五萬元!
    在往銀行卡打錢的時候李先生收到一個簡訊息,信息上說李先生的卡號有異常請登陸APP查看,李先生登陸上APP後看見貸款合同上顯示銀行卡號有誤,李先生便聯繫郵儲信貸APP的客服,客服的工作人員稱李先生的銀行卡號被後臺修改的時候輸錯了,讓李先生下載一個連信APP,並和李先生說了一個連信號碼,說是給李先生代辦修改帳號的工作人員。
  • 新套路:空手套白狼的好買賣,黑戶貸款不用還?
    ,黑戶也沒有關係,他可以包裝一下我們的材料,然後去銀行申請一筆數額不小的貸款,假設貸款貸到100萬,自己就可以拿到20萬的好處費,貸得越多,手續費也越多!我們也不用還,反正就算是黑戶了,以後不用和銀行發生信貸關係就好了,銀行也拿你沒辦法。時間一長,這筆貸款就會變成銀行的呆帳或是壞帳,我們就可以成功地拿著這筆錢瀟灑了。 網友「時來運轉」還說,自己就是個小打工仔,工作不穩定,很想快速致富,又沒有門道,不知道群裡中介說的這種辦法靠不靠譜,如果變成黑戶貸款不用還,那聽起來真的是很讓人心動啊!
  • 套取銀行貸款再轉貸他人吃利息差,不僅合同無效,還可能涉嫌高利轉貸罪獲刑!
    同日,吳某向饒某指定的銀行帳戶轉帳40萬元。此後,饒某按借條約定向吳某支付了利息31.2萬元(計算至2016年4月29日),但後來再也未向吳某支付任何本金及利息。吳某在追償無果的情況下,向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饒某歸還本金及利息。經審理後,一審法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係受法律保護。吳某提交的借條原件以及轉帳憑證足以證明其與饒某之間存在借貸關係。
  • 警惕網上貸款騙局,平遙多人上當受騙!
    無論生活中、工作中、還是上學的你男女不限、老少皆宜可能都有一時囊中羞澀、急需用錢的時候如果此時有簡訊、
  • RBC銀行職員聯合地產經紀!慫恿客戶偽造文件騙銀行貸款..
    最近溫哥華就發生了這麼一起人性貪婪的房貸詐欺一位RBC職員聯合地產經紀聯合慫恿接待客戶偽造文件反過頭欺騙銀行得到貸款。。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庭日前接到一宗涉及246萬元房地產交易的民事訴訟,訴狀中指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一名職員,與列治文市一間地產中介公司Metro Edge Realty的經紀,建議客戶虛報和偽造在中國的資產
  • 貸款轉貸他人賺利息,借貸合同有效嗎?
    2019年4月24日,李某向某銀行申請貸款10萬,借期9個月,年利率12%,到期利息為9166.66元,並於當日將貸款10萬元轉至彭某帳戶。次日,李某再次向某銀行貸款20萬元,借期9個月,年利率12%,到期利息18333.34元,並於當日將貸款20萬元轉至彭某帳戶。雙方於25日籤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了借款說明、借款金額、借款期限以及借款利息。
  • 如何識別網絡貸款詐騙?牢記這些知識點!
    網絡貸款,在公司選擇上沒有足夠謹慎,往往會落入詐騙分子設計的圈套。
  • 清河縣一M級企業申請下來100萬元貸款!
    今年我們一共申請下來100萬元貸款,廠子裡機器又能正常運轉了。這份感激我們記在心裡!」清河縣卓冠絨毛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史延恩握住稅務幹部的手,口中不停地說著「謝謝」。受疫情影響,清河縣卓冠絨毛製品有限公司收入出現極大下滑。入秋後,眼看羊絨行業進入旺季,資金短缺問題卻嚴重影響了該廠的原料收購。
  • 身份證掛失後「被貸款」 警方:不用理會討債電話
    上個月,一家網絡貸款公司打來電話,稱其於去年12月底辦理貸款購買了一部蘋果手機。最近一周,貸款公司每天來電要錢,小胡不勝其煩:自己沒有貸款,對方憑什麼這樣騷擾。  小胡老家在恩施市建始縣,他告訴記者,去年7月4日發現丟了身份證,當時正在家裡度暑假,7月6日便前往當地派出所補辦了新身份證。「辦新身份證之前,派出所掛失了我那張遺失的身份證」。